一天的精灵,伍尔芙
(2004-11-19 07:45:51)
下一个
一天的精灵,伍尔芙
“一个女人的一生,就在那一天内,整整一生在一天内变短。”1901年,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正在里士满的家里进行《戴罗薇夫人》的写作,她对这部小说结尾的安排执笔不定,对主人翁的命运难下定论,以至于自己的精神也随之深陷其中……
弗吉尼亚·伍尔芙患有“抑郁症”,除了自己的丈夫,谁也不喜欢她,甚至是她的厨娘和姐姐,她也不喜欢别人,甚至是丈夫的关爱,她深陷于自己的创作中。她在幽静的、寒冷的暗处寻找壁炉,不需要别人的喧哗,由此在她的意识里创造了《一间自己的屋子》,“壁炉的火光摇晃着满室闪动,而电灯光则垂照在某个起居室的隐秘处,照在它的安乐椅、它的报纸、它的瓷器,它的镶嵌精美桌子以及一个女人的形体上‑‑‑‑‑‑这个女人正精确地斟量所用茶叶的准确匙数”,我仿佛看见一双充满油墨香味的手正在轻拈物质之花。意识纷纷地坠落。碎片轻轻的飘拂。幸福地享受一天的物质生活。
事实证明,弗吉尼亚·伍尔芙是幸福的,有着深爱她的丈夫,每天她写作到很晚,她的丈夫为了她温暖地入睡,在床上用被子捂着身子,替她暖和冰凉的床。可她总在想,不停地想。纷繁的意识终于汇聚成了河流。那个灯塔就在河流中,不停地向她召唤,一次一次地使她的呼吸凝重。《到灯塔去》几乎也是我们的向往。光明的精神领域。灵魂通风的窗口。
有谁仔细看过伍尔芙的画像?丰满的额头,修长的脖子,温和正在沉思的眼睛,真正的一个优雅宁静的女子。她每完成一篇文章,等待第一个读者——她的丈夫的“审判”,而这种心情是极其忐忑不安的,正在这样的惶恐中她严格要求她的文字,将美丽非凡的意识之花编织成沉沉的生命之篮。那样的世界平和而安详——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她意识的河流里春意盎然。
而她的美丽还在于她的广博涉猎,她在她的日记详尽地评价了文学大师的作品,写了那么多,是因为她读了那么多。
这就是弗吉尼亚·伍尔芙每天所做的事。
但她的思想总不能摆脱致命的纠缠,她无法控制意识之流的日夜冲击。终于,在多次自杀未遂后,于一个黑夜,她将她的衣袋里装满了小石子,再次将生命投进冰凉的湖水,完成了青葱生命最自由的游弋。
所有关于她的记忆,是一个青葱生命的寂静燃烧,而我们围着她伸出双手取暖,火不萎生命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