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萧鼓
《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夕阳箫鼓》的曲名,早见之于清姚燮(1805─1864年)《今乐考证》。而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现今所见者,是其弟子咸丰庚申年即1860年的传抄本);其它一些乐谱中也有记载,如清代嘉庆己卯年即1819年《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道光壬寅年即1842年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琵琶谱;光绪乙亥年即1875年吴婉卿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光绪戊戌年即1898年《陈子敬琵琶谱抄本》;以及1929年沈浩初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
《陈子敬琵琶谱抄本》中之《夕阳箫鼓》一曲,已列有“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七个小标题。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1920年由郑觐文创立)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此曲之小标题与李芳园所拟有所不同,是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迥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乃归舟、尾声”。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更臻完善,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
乐曲共分十段:
第一段:“江楼钟鼓”,以琵琶模拟江楼的鼓声,叙述著暮色的降临,箫、筝奏出波音,描绘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初暮景色,然后乐队奏出舒展、优美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
第二段:“月上东山”,使主题旋律高四度的展衍,旋律向上引发,音乐稍显明亮,表达了一种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
第三段:“风迥曲水”,曲调逐层下旋后又回升(此段经常被省略);
第四段:“花影层台”,出现四个快疾繁节的乐句,用琵琶的华彩乐句表现江风习习,水中花影摇曳的景象;
第五段:“水深云际”,音乐先在低音区回旋,接著八度跳越,并运用颤音和泛音奏出飘逸的音响,表达了水天一色的意境;
第六段:“渔歌唱晚”,箫与琵琶奏出歌唱性旋律,展现的是一段渔歌的旋律,柔美的箫声如悠扬的渔歌自远处飞来,表现了渔民悠然自得的形象,显示超脱凡世悠闲自得的意景。接著是稍快而有力的乐队合奏,气氛热烈,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
的喜悦之情;
第七段:“洄澜拍岸”,进入了全曲的第一次高潮。琵琶用扫、轮法奏出强烈的乐声之后,乐队全奏,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波浪击岸的景象;
第八段:“桡鸣远濑”:刻画群舟再归途中,摇撸声与水流声相互掺杂、映衬的意境;
第九段:“□**乃归舟”,音乐呈反复式递升,古筝和琵琶音模仿出江上的浪花和摇撸声为之作陪衬。速度的由慢而快、力度的由弱至强,将乐曲逐步推向高潮,表现了波浪层涌、橹声由远渐近的意境;
第十段:“尾声”,节奏舒缓,表现船渐渐远去、江天一片宁静的夜色,意境在远处逐渐消失,江上恢复宁静的气氛,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全曲各段,都有一个共同的段尾部旋律作为贯穿、统一全曲的音调。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充分运用大乐队拥有丰富的乐器色彩,巧加编配,乐器时增时
减,使乐队音响富有高、低、浓、淡、厚、薄的变化,层次分明;在音乐表现方面,既发扬古典音韵优雅的格调,又使音乐充满内在的激情,颇具情韵,富有生气。
**此字我的电脑打不出来:“唉”字去口,右边加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