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45)
2012 (65)
2013 (77)
2014 (65)
2015 (101)
2016 (57)
2017 (106)
上星期,我们去看了位老朋友。两夫妇都已经90高龄,是本市教育界名人, 本城这所大学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元老之一,教育系的知名教授。退休之后,为市区做了许多事,是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这老两口,没有孩子,领养的一儿,一女, 早就成家立业,搬去了别的城市。他们住老人院,相互关照着,相互扶持着。昨天,我们一敲门,老太太出来开门,光着脚。她说,我的那双最舒服的鞋子,今天穿起来有点困难,希望你别介意。 我当然不介意。 她丈夫马上去找了出来,弯下身子帮她穿上。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我家的这位当家人也是。他从小到60岁退休,都是被伺候的人。描述他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公文包都是别人帮助提的那种主儿一点都不夸张。凡是认识他,曾经共事过的同事们都知道。
退休之后来到这里,许多人为我捏了把汗。他能适应这里一切都得自己动手的生活吗? 这里没有家佣,没有所谓的下人帮助提箱子。他们的日子会怎么过?
出人意料之外,他彻底的放下架子,自己的事都自己做,从来不为难我。最近还变的越来越体贴,让我有点不适应。
举个例子,今年这里蚊子特别多,又不敢打农药。那些蚊子特别喜欢喝我的血。只要被一叮,马上红肿无比。他知道那些虫子,蚊子来自不善,还特别喜欢欺负我。早早的嘱咐我不要随便去后院,摘草莓,浇园子之类的活由他来负责。 开始以为他说说而已,但他真的说到做到了。每天早早的把草莓摘好,放在灶台上,让我清理,准备早餐。他的胳膊上被叮了好多伤,但不像我似的动不动就叫苦连天,他自己抹药,自己疗伤。
照片是我老两口去年在纽约
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丈夫是妻子人生中的最后一张存折。
所谓 “最后一个观众”,是指一个男人的一生不管怎样度过,真正看到你人生谢幕那一刻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妻子;所谓“最后一张存折”,指的是一个女性步入老年之后,尽管可以五世同堂,儿孙绕膝,但真正能够无怨无悔奉陪你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不是别人,只有你的丈夫。
纵观世间夫妻,无一不是因性而结合,因爱而发展,因情而长久。这个情,就是亲情与恩情。一对体貌反差很大的夫妻之所以能够白头偕老,一对学识上天差地远的夫妻之所以能够相伴终生,一对年轻时打打闹闹的夫妻、进入老年后却突然相敬如宾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有了多大发展,而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相濡以沫的日常生活中,储存下了多少“恩情”。
这种恩情,通常都不是来自夫妻幸运阶段的锦上添花,而是来自失意阶段的雪中送炭:或一方落难时的舍命相救,或一方患病期间的精心服侍,或惨淡日子中的无怨无悔,或众叛亲离时的不离不弃等等。这种感情,是任何物质利益和名利引诱都不能替代的。世间恩爱夫妻之所以把“恩”放在前面,把“爱”放在后面,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恩情”,早已远远超过了“爱情”的分量。
男女间夫妻一场,年轻时是性伙伴,中年时是事业助手,而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相处时间久了,各自身上潜在的父性和母性都会在无意中流露出来,渐渐演变成了对方“父母”的角色,像呵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呵护起了自己的生活伴侣,不管对方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足,也不管他们在年轻时犯下过多少不可原谅的错误,或者曾经给自己造成过多么大的伤害,都能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下来、宽容下来,为自己一生画上一个幸福的句号。
严格说来,这才是爱。虽然这种爱没有多少浪漫的成分,但由于它充满了亲情、恩德、友爱和互助,所以,即便没有多少爱情,也照样使婚姻变得温馨而快乐。
在常人的眼睛里,人生一世,有什么也别有病,没什么也别没钱;而在天目中,有什么也不如有个好伴侣,没什么也不能没个好晚年。
丈夫生命中的观众很多,妻子只是其中之一。而丈夫却是妻子生命中最后的拐杖,搬运工,修理工,司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