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卡拉扬指挥贝多芬交响全集

(2007-04-01 17:40:18) 下一个

卡拉扬指挥贝多芬交响全集SACD纪念版

(1963年录音;CD编号:DG 474 600-2)






















贝多芬第一,二交响曲(1963年录音/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SACD纪念版/CD1)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贝多芬第一,二交响曲


英雄的诞生

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C大调第一交响曲,作品第21号

二十九岁的贝多芬本人很像他的第一支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是1800年4月2日在维也纳霍夫堡剧院为了他自己而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当时叫做Akademie)作首次演出的。那时,贝多芬已具有他一生所具有的那种自信的特点,但这时,它离开浪漫主义传统的贝多芬为时尚早:他还不是那个不修边幅,怒眉阔视的巨人;他的服饰褴褛,满面胡须,举止古怪,不可一世——只是由于他的天才才被人容忍。1800年的贝多芬可以说仍然是个人世间的凡人,讲究风雅向往上流社会,那时的上流社会当然是贵族的、富有的社会。作为一位钢琴独奏家,他的声望登峰造极;维也纳的一些最显贵人物——贵族朋友、保护人、学生都敞开大门欢迎他的光临。在经济方面。他也是无忧无虑的,因为最有权势的奥地利贵族利赫诺斯基亲王答应他,在他未获得足以与他天才相称的官职以前,保证他的经济生活。请他作曲的人极多。几乎应接不暇,同时,他的作品收入为数也很可观。

正如同他要使自己符合当时的社会习俗一样,他的第一交响曲也遵循了已经确定的十八世纪交响曲式样。它采用常规的四个乐章。乐队编制是二支长笛、二支双簧管、二支单簧管、二支大管、二支圆号、二支小号、定音鼓和通常使用的弦乐组。这部交响曲不仅在情绪上是轻松、活泼的,在曲式与风格上也显示出对莫扎特和海顿的敬意。

然而,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是一种外衣。它戴的是十八世纪的假发。它用的是优雅的语言,按照人们所希冀于一部有教养的交响曲那样循规蹈矩。只有透过它的表层才能感到它的奔放的激情和充沛的活力,宽广的气息和冲力,这些都是有别于他的前人的。贝多芬同时代的人没有把他看错。保守派察觉到一位革命者,他们感到惊异是有理由的。

第一交响曲的开头部份是早几年写的。最后乐章的主题早在l796年就写出初稿。贝多芬最有影响的传记作家泰尔认为,初稿在1794—95的冬季已经开始,可能是应斯维顿男爵的建议而写,第一乐章就是呈献给他的。斯维顿是莫扎特和海顿的保护人。第三乐章的主题和贝多芬写的一些德国舞曲中的第二首完全相同。这些舞曲是他为著名的维也纳舞会剧院而写的跳舞音乐。但这些舞曲的写作日期不详。

===============================================

I.Adagiomoltoallegroconbrio

第一乐章:很慢的柔板,有活力的快板

===============================================

开头有一段仿效海顿的缓慢的引子,但在清晰而具有古典音响的第一主题进入之前有一些游移的、进行不明确的和弦:

对比性的副题是优美的短小片段,它很快地从双簧管过渡到长笛,接着又到小提琴上去。简短的展开部几乎完全用第一主题写成。开头的素材在再现部中出现时更为有力和富有变化。

===============================================

II.Andantecantabileconmoto

第二乐章:稍快如歌的行板

===============================================

抒情的慢板乐章是围绕着一个在开头几小节中听到过的很简单的主题构成的,它用奏鸣曲快板曲式展开和扩张:当它在本乐章末尾的再现部出现时,主部主题加上了更多的装饰。

===============================================

III.Allegromoltoevivace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

贝多芬用较古老的小步舞曲来称呼这一乐章。但从主题乐句的急促的行进来看,它不是传统的小步舞曲,它是奔放的十九世纪诙谐曲。

===============================================

IV.Adagio,allegromoltoevivace

第四乐章:缓板,活泼的快板

===============================================

末乐章的开头跟我们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一段简单的音阶缓慢地在小提琴上向上爬去,每次反复都向上多演奏一个音。突然间,它迫不及待地冲到末乐章的舞蹈性主题中去:

往后,在音乐中出现的机智和笑声和海顿所写的任何作品一样,具有强烈的传染力。曲式用的是海顿创造的那种最简单不过的奏鸣曲一回旋曲曲式,但他在其中注入了取之不竭的丰富想像力。贝多芬在这一时期所作的尝试还远远不及海顿在后期交响曲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大胆,但在贝多芬的风格里,总有些东西使他那时代的保守派感到困惑、震惊和愤怒。

为什么多少年来,保守的听众听到他们不熟悉的音乐总感到是对他们个人的冒犯,是作曲家故意安排的一种当众恶意中伤?这的确是个迷。但是,他们的反应确是如此。

一位德国评论家在贝多芬第一交响曲首次演出后写道:“这是一个青年人的厚颜无耻的胡言乱语。”十年后,一位巴黎音乐家还写道,这部交响曲的“令人惊讶的成功”是“对音乐艺术的威胁”。他又说,“有人认为,大量地使用粗俗的不谐和音以及使所有乐器发出吵闹的音响就可以造成某种效果。可悲的是,只有耳朵受到刺伤。心灵上却是无动于衷”。



顾名思义,《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第一交响曲》真正问酪丫?鞘?暌院蟮?800年,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其实在“边听边入门”系列中的那篇《辉煌交响之路的第一步——解析贝多芬第一交响曲》一文中,我们已经对这部作品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一辈所特有的音调,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海顿交响曲传统”的作品。那么我们就从这一点入手,来看看贝多芬与两位交响曲创作领域的前辈——莫扎特以及海顿,有着怎样的联系,因为我觉得这是《第一交响曲》艺术风格背后隐藏的故事。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生活在充满音乐艺术的浓郁氛围中,而且贝多芬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在当时莫扎特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音乐神童,贝多芬的父亲也就立志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这样的人物。11岁的时候,贝多芬从学校辍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旅程。随后他跟随父亲和一些颇具水准的乐师学习乐器演奏以及音乐理论,逐渐展现出了才华。当时欧洲真正的艺术中心是奥地利的维也纳,所以贝多芬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和帮助,在自己17岁那年第一次来到维也纳,试图在那里继续提升自己的音乐功底。当时维也纳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因为那里荟萃了以莫扎特、海顿为主的一大批有才情的音乐大师。到达维也纳不久,贝多芬就见到了长他14岁的音乐巨匠莫扎特,会面的地点是在莫扎特的家中,据说那是一次有很多人出席的聚会。贝多芬显得非常拘束,因为他对莫扎特怀着一种非常崇敬的态度。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展示一下自己独特的才华。贝多芬让莫扎特指定一个音乐主题,他来进行颇有难度、也更见功底的即兴创作独奏。莫扎特应允了这个要求,结果贝多芬略加思索就按照大师给出的要求,完整而流畅的创作并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旋律,以至于莫扎特十分欣喜,对在场的众人预言——贝多芬将是未来的杰出音乐大师!这就是这两位历史上最负盛名作曲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可以说,在以后的日子里,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莫扎特,甚至自诩为——迄今最崇拜莫扎特的人。由于母亲病危,贝多芬在到达维也纳之后不久不得不重新回到波恩,并且永远告别了母亲。但他终究觉得当时的波恩过于封闭,要想达到自己的音乐理想,必须去维也纳。所以,1792年他第二次来到了音乐之都,在那里开始长达数年之久的学习和积累,并且得以拜海顿为师。海顿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一生创作过100多部交响曲。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海顿非常看重贝多芬的才华,并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培养的后起之秀,但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教授贝多芬太多的实际知识。即便如此,贝多芬日后依然把海顿尊为自己在维也纳时期最重要的师长,海顿的作品和理念给了贝多芬很多灵感。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作曲家,贝多芬作为他们的后辈乃至学生,从他们两位的作品中汲取了非常丰富的养分,这些前辈赋予的精粹也正集中表现在《第一交响曲》当中。虽然这是贝多芬在交响乐创作领域的处女作,但是这并不说明这部作品尚不够水准。事实上,贝多芬创作《第一交响曲》的时候已经三十而立,自己在维也纳学习已经有八年,并且已经在当地立足稳固,从一名出色的演奏家逐渐转型为作曲家,甚至已经有了比较出名的原创音乐作品。在十八世纪末期,他所创作的《“悲怆”钢琴奏鸣曲》以及前两部钢琴协奏曲已经普遍受到维也纳听众的好评与接受,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于1798-1799年,1800年首演的《第一交响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乐团素质有限,这部作品的首演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其旋律中表现出来的乐思,还是让人感受到了来自贝多芬的与众不同.对于《第一交响曲》的评价,古往今来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其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东西,有些评论家甚至感觉有些许节奏正是莫扎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第一交响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但是我们不能粗浅的把这种类似或者雷同归结为这部作品的缺陷或者不成功,而应当理解为真正伟大的贝多芬那个时候还处于摸索、探寻的阶段。而且在《第一交响曲》的某些旋律段中,贝多芬依然展现出了自己不同凡响的一面,只是这种独创的态度显得还不够开放,而过于拘谨。所以我以前说过,欣赏这部作品是一件颇具兴味的事情,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听来通俗易懂,但与贝多芬以后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着较大的区别。通过这样的对比,正可以显现出其在创作上的风格转变。

英雄的谎言

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第36号.

I. Adagio molto, allegro con brio

第一乐章:很慢的柔板,有活力的快板

开始是一个缓慢的引子,它在贝多芬时代听起来比现在更富于浪漫色彩和神秘性.接着是活泼的第一乐章,它是由一个刚劲有力,喧闹活跃的短小主题构成:副题是由木管奏出的更富于歌唱性的音乐。贝多芬把这两个主题截成易于处理的节奏片段;乐章的整个中间部分就是由这些片段写成的。开头的主题作了传统性的再现之后.有一个用上面的主题写出的短小而喜气洋洋的结尾。

II. Larghetto

第二乐章:小广板

第二乐章是传统的如歌慢板。宽广而流动的旋律先在弦乐组奏出,后由木管乐器作出回响。整个乐章充满着旋律,其中有不少比开头的主题更有感染力,更为轻巧。

III. Allegro

第三乐章:

谐谑曲,快板。主体仿佛成了神话中的舞蹈场面,中段有优雅的木管三重奏.这首精巧的谐谑曲充满着出入意料的力度和节奏变化,这种情况在贝多芬的成长过程中愈来愈显著。中段,或三声中部的开头像是彬彬有礼.精致优雅的十八世纪为木管写作的三重奏,后来却意想不到地在全乐队中爆发出强烈的音响,或是突然变得静寂无声。

IV. Allegro molto

快板,柏辽兹称他为第二谐谑曲,充满了活泼与欢乐

末乐章开始时在乐队中有一个令人惊异的筋斗;这个末乐章使贝多芬同时代的人迷惑不解。这个筋斗多次出现,在这兴高采烈的乐章中像是回旋曲——奏呜曲中的叠句。这个筋斗的头两个音和最后两个音也作为宏伟的主题片断在乐队的各种乐器之间翻来复去地出现,充沛的动力不断地增强,直到最后一小节。

对当时的保守派来说.这乐章中所有的能量和动力该是多么地令人费解。莱比锡的一位评论家特别强调这一点。他把第二交响曲形容成“一头粗野的怪物,一头被刺伤了的龙,不肯死去,甚至在流尽最后一滴血时(末乐章),还怒不可遏,仍用尾巴狂暴地抽打,在最后的痛苦挣扎中僵死。”



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D大调,OP.36,1801年开始创作,1802年完成于维也纳。1802年,贝多芬预感他将要完全失去听觉,这部作品是贝多芬与命运的搏斗中完成的。这部作品也被称为“英雄的谎言”。有一位莱比锡的著名评论家这样描述这部作品:“一头粗野的怪物,一条被刺伤了的龙,不肯死去,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时(末乐章)还怒不可遏,用尾巴狂怒的抽打,直至在痛苦的挣扎中僵死”。作品于1803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首演。

《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算不上一首英雄性的作品。即使如此,它还是被称为“英雄的谎言”(a heroiclie)。因为,虽然贝多芬自己经历着极其痛苦的生活,他仍然能写出那样优美、机智、情感充溢的篇章。这部交响曲在1801年开始创作,但主要是在1802年的夏天和早秋期间,他住在维也纳近郊的小村庄“海利根斯塔脱”时写作,约在10月份在该地完成的,这时,他刚刚给他的兄弟们写了一封不为外人所知的悲惨信件,它就是“海利根斯塔遗言”。

见多芬的耳朵渐渐聋了。几年前他已感到这种耳鸣的症状,但一直等到1802年的夏天他才感到他可能完全失去听觉,耳聋的厄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但在贝多芬看来,一位音乐家得了耳聋这一顽疾是可笑的,见不得人的。最初,他尽力掩盖这个事实。他写道: “我将全力以赴地去和命运搏斗,虽然有朝一日我不免成为上帝的最不幸的儿女”。

贝多芬的医生劝他在1802年夏天离开吵闹的维也纳,以保护他的听力。一个他喜欢常去的作曲之地是乡间的海利根斯塔脱。于是,他就在一所偏僻的农家住下,这所房子位于村外的一块高地上;他可从窗外通过旷野,远远地看到多瑙河和多瑙河彼岸地平线上的喀尔巴阡山脉。

贝多芬在这田园环境中创作他的优美的第二交响曲时,他断定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在等待着他:听觉的彻底消失。仅仅重听还是一个可以忍受的不幸,至少他认为,可以当他是思想不集中。但现在是绝对的静寂向他逼近,使他和世界隔绝,和朋友隔绝,和音乐的声音隔绝。

贝多芬喜欢在海利根斯塔脱的森林里作长时间的散步.他的学生李斯曾说过:“一次,在他漫步时,我请他听一位牧人在森林里用接骨木制成的笛子吹奏美好的音乐,半小时过去.贝多芬什么也没有听见.虽然我不断地安慰他,告诉他我也再没有昕到什么声音(这是骗他的),他变得异常沉默,闷闷不乐。偶尔,他看起来好像是很高兴的,但总是表现出夸大的强作欢笑;但即使这种情况也是少见的。”

也许就是贝多芬突然遇到的这一偶然事件使他意识到未来的考验,使他担到写这篇“海利根斯塔脱遗言”:

“你们这些人总认为或宣称我对人怀有敌意,固执,或愤世嫉俗,”他写道,“你们是多么错怪了我啊,你们不了解为什么我看起来是这个样子,此中是有难言之隐的。我很早就被迫与世隔绝,在孤独中生存;有时,我也想克服这一切,但都被双重厄运击败了。我的听力很差,我又不能去对人说,‘说响点,喊,因为我是一个聋子’。我怎么能够承认我这个应该比别人敏锐得多的听觉器官得了病。我确实不能这样做.因此,请你们原谅我,当我很愿意和你们在一起时,我却退缩了。我的不幸使我倍感痛苦,因为我会被人误解;对我来说,我得不到与友人的欢聚,听不到健谈妙语,不能互诉衷肠;我只能应付一些日常最简单的需要。如果我胆敢参与社交活动,我就得像流放者那样地生活。如果我走近人,我总感到非常恐惧.怕我这种情况被人发现。半年来.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情在乡间渡过的。我到这里来是遵医嘱,尽量少用听觉。去乡间是符合我的愿望的.但有时我也想和人们接触,也就参加到他们的行列里去。但当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而我却听不见;或者,他听到牧人在歌唱,而我也听不见时,我感到多么羞辱。这些事把我带到绝望的边缘,我几乎不再想活下去,是艺术,只是艺术.才挽救了我的生命,因为在我没有创造出我感到是天意要我创造的一切之前,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因此我忍受着这悲惨的命运。”

但他仍然和朋友们在一起吃喝,玩乐和弹琴。一直等到他死后,“海利根斯塔脱遗言”才透露了他是怎样渡过那表面上看起来是宁静的一个夏季。

这部交响曲的首次演出是在次年4日5日,在维一也纳剧院举行,这就是那次著名的音乐会(Akademie)。那次的节目非常丰富,有三首在世界上首次公演的乐曲:c小调钢琴协奏曲(贝多芬任独奏),他的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他新创作的第二交响曲。此外还有他的已被人熟知的第一交响曲和一些次要的作品。由于节目太长,那些次要的作品被刪除了。虽然节目很长,贝多芬还是获得了他坚信可以获得的巨大成功。他一向对自己十分自信,因此他把某些座位的票价增加了一倍,有的两倍。据说。这次音乐会使他净赚了不少钱(一千八百弗罗林)。

交响曲分四个乐章,乐队编制是二支长笛,二支单簧管,二支大管.二只圆号,一只小号,定音鼓,以及常规的弦乐组。



第一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二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贝多芬第三,四交响曲(1963年录音/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SACD纪念版/CD2)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贝多芬第三,四交响曲


英雄的宣言 拿破仑一直是贝多芬景仰不渝的英雄,即使贝多芬曾经对拿破仑的作为不满,但拿破仑永远是《英雄交响曲》里真正的主角。在古典音乐爱好者中,贝多芬这个愤青,自然也是我们心目中无法替代的伟大的英雄。

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3号交响曲《英雄》完成于1804年,这首曲子原本是贝多芬要献给他心中极为崇敬的英雄——拿破仑,但后来拿破仑露出贪权本色自立为帝,与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背道而驰,这件事让贝多芬既愤怒又失望,他一面咒骂拿破仑一面把已经题上“献给拿破仑”的乐谱封面撕掉(没错,把令他生气的东西撕掉正是贝多芬的风格,这次他没有把总谱扯烂就算是客气了的,不愧为愤青~!),然后换了一个看来顺眼许多的标题“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英雄交响曲》”

虽然第3号交响曲有一个如此响亮的封号,但它仍属“绝对音乐”范畴,也就是说可以不必太在意标题给予我们的提示,聆听这首交响曲时只要去欣赏音乐的纯粹形式之美就可以了,别管什么英雄或狗熊,就让最单纯的音乐直接告诉你它要说什么,这是比较轻松的方式。不过当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就会明白贝多芬心中鲜明的“英雄形象”究竟为何了。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乐曲最开始两声威风的管弦乐合奏,以及另一个大提琴呈现的主旋律是些乐章的主要动机,这个乐章便是由这两个简单的素材逐渐铺展完成。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乐章,虽然曲中偶尔浮现一些阴暗的情绪,但昂扬果断的处理方式马上又展露乐观明亮的气息。

第二乐章:很慢的慢板。这是一首葬礼进行曲,在嘹亮的铜管与庄严的鼓声中,贝多芬在这里为死去的英雄送葬,大提琴阴郁的哭声千回百转,那是极度沉痛又极度哀伤的感受,是心死之前不甘的挣扎与激烈的抗辩。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葬礼之后,贝多芬马上安排了一个诙谐乐章,活泼轻快的曲调把第二乐章的阴沉一扫而空,与命运搏斗的局势似乎有了明朗的转机,一股追逐猎物般兴奋的快感洋溢全曲,充满超越极限后的悠然自适。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终乐章引用了一段通俗的乡村舞曲“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之谱成了七个变奏,在温柔尊贵的旋律过后,精神昂扬地迎接欢乐的节尾……一段凯旋而归的胜利之歌。

饱受耳聋威胁的贝多芬不只一次想让生命做个了结,历经绝望“遗书”事件后,贝多芬便写了《英雄交响曲》,那是将绝望升华的见证。一个耳聋又多灾多难的音乐家没有自杀已经是奇迹了,贝多芬竟然还能好好地活着然后把他与命运抗争的历程写下来,这首曲子在精神上歌颂的不正是英雄战胜自己的内涵吗?而在形式与内容上,它更是18世纪古典主义交响曲登峰造极之作,并从此将交响曲带往浪漫主义更自由,更具个人感情的另一番天地。

英雄的爱恋

如果说,《第一交响曲》体现了贝多芬无与伦比的天分、对前辈传统的良好继承;《第二交响曲》表现出作曲家内心不屈不挠的个人奋斗历程;《第三英雄交响曲》将贝多芬崇尚自由、信仰革命的高尚精神洋溢的淋漓尽致,那么《第四交响曲》则是一曲大师对生命、对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赞美的颂歌。为什么深受病痛折磨,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的贝多芬,突然会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的贝多芬正在恋爱!

很多朋友都知道,贝多芬终究没有找到终生伴侣,但是他的爱情生活却又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而略带悲剧色彩。有人说,艺术家往往都是浪漫而多情的,没错!贝多芬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然而贝多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说表面印象却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很多文献资料都这样形容作曲家的外貌——杂乱的头发、宽大的额头、凶蛮的目光、并不美观的鼻子。这些描述足以表现出贝多芬并不是那种容易引起少女爱慕的“白马王子”,甚至有人形容他为“狮子脸”。同时在生活上,他也不拘小节,说的不好听一点,简直有一点邋遢。但即便如此,很多女子还是无法抗拒来自贝多芬身上的那种英雄气质和艺术修养,而和贝多芬谈着或长或短的恋爱,但是这种关系最后都没有终生保持下去。

贝多芬对于爱情是执著的。对于自己钟情的人,他总是倾其所能,近乎疯狂的去追求。他心目中的爱侣应该是青春纯洁、端庄秀美、品德高尚又极具修养的女子。可以说,贝多芬在爱情上近乎是完美主义者!这也是他没能找到终生伴侣的一大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可能也来自他的耳疾。贝多芬喜爱追求过的女子很多,有些是贵族的小姐,有些则是自己的学生,也有女作家。在诸多次恋爱中,曾经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的一段感情,双方曾经订婚过,但是最终婚约被毁。此前,他热恋过特雷泽的姐姐朱丽叶,而后又与特雷泽的妹妹约瑟芬发生了爱情,可悲的是依然没有结果。与这一家三姐妹的恋爱,可以说是贝多芬爱情悲剧的典型——因为门第、因为金钱,因为一些世俗的观念,美满的婚姻不能成为现实。其实失败又何止这些,贝多芬用心去恋爱,用文字、用旋律来赞美自己心中的最爱、赞美美好的爱情,但最终总是因为世俗的偏见乃至陈旧的观念,而遭到失败。虽然贝多芬相貌并不英俊,举止算不上潇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真诚、他的才华,他的善良打动过很多女子的心。最终很多女子没有和贝多芬结为夫妻,却和他保持了很长的友谊。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感情受挫的次数越来越多,贝多芬逐渐失望了,他对于是不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爱人感到迷茫和悲伤。而能够最好的表达作曲家当时这种心态的文献被保留下来,后人誉之为《致永恒的情人》。这其实是三封没有发出的信件,一直到贝多芬去世后才被发现。没有收件人的姓名、也没有邮寄的地址、具体写于哪一年竟也无从考证。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不可能把那三封长长的、饱含真挚情谊的信为大家一一奉上,但需要指出的是,《致永恒的情人》具体是写给哪个情人的,研究学者的猜疑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三封信表达出贝多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现状的悲叹。记得前些年,曾经有过一部讲述贝多芬爱情生活的电影,名字就叫做《永恒的情人》,大家如果有兴趣、有时间不妨去欣赏一下,应该会比看我上面这些枯燥文字有意思的多。

费了一番口舌为您讲述了贝多芬的感情世界,因为《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恋爱时节中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体现,而其主题就正是赞美生命和爱情。时间定格在1806年,当时贝多芬的恋人正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那应该是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阴。特雷泽曾与贝多芬订婚,而且感情维系了4年左右,可以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稳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创作热情特别高,才思敏捷。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此后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也是迅速的落笔,迅速的完成,而被誉为“塑造贝多芬情人形象”的一部作品。

随后,贝多芬开始酝酿《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撰写似乎非常顺利,但是作曲家在这里却停止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转而去写一部全新的交响曲。当时贝多芬的感情生活浪漫温馨,状态之好在他一生中也是十分少见的,所以从落笔到完成,几乎一气呵成,顺利流畅,而且旋律中充满了生命、青春的气息——这正是《第四交响曲》!其实如果按照贝多芬既定的创作思路,其交响曲作品的顺序应该是《第四“命运”交响曲》,而后才是充满生机的《第五交响曲》,但事实上恰恰相反。

在这部轻快、明朗的交响曲中,充满着很多诗意情趣和微妙的细节,它的最富于独创性的形象,是同交响曲中两个抒情性幻想的柔板〈Adagio〉相联系的--第一乐章的慢引子和第二乐章,而它那风俗性的动机,包括第一乐章、小步舞曲和终曲,则接近于十八世纪的交响曲。如果把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按其各自其有的特点和风格分门别类的话,《第四交响曲》和随后创作的《第八交响曲》都是属于描绘欢乐的体验、满足的生活、幸福和爱情的音乐体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保存了他一生中这些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

第一乐章 柔板,活泼的快板。Adagio-Allegrovivace一个带点凶兆的缓慢引子引出最轻松愉快的快板,接着独奏大管、双簧管、长笛有精彩的旋律对话,在紧接着是柏辽兹描述的越来越强的发展:“期间的和声色彩先是模糊而犹豫不决,在转调和弦的云雾完全驱散时,它才重新闯出来,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条河流,平静的流水突然会消失,它离开河床是为了让浪花变成四溅的瀑布咆哮着直泻而下。”

第二乐章 柔板。Adagio美好的旋律的宁静流动与轻摇的伴奏,柏辽兹这样形容:“他的旋律是天使般的纯洁和不可抗拒的柔情蜜意,只是奇妙的艺术加工痕迹完全消失。”

第三乐章 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谐谑曲是万花筒般的色彩印象的展现。

第四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从小提琴的无穷动旋转开始,最后是整个乐队的旋转,如野蜂飞舞,也如神话中小精灵的舞






第三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四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贝多芬第五,六交响曲(1963年录音/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SACD纪念版/CD3)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贝多芬五,六交响曲




英雄的抗争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一样,同属于英雄性艺术的最崇高作品,贝多芬开始创作第五交响曲是在第四交响曲之前,完成了第四交响曲之后。他在这部作品中所提出的主题与英雄交响曲一样,那就是英雄斗争的意义和目的。所不同的是第五交响曲描写的是英雄除自己以外联合人民,共同去斗争,共同完成神圣的使命。“从黑暗走向光明,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中心思想。第五交响曲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它结构严谨,手法精练,形象准确生动,层次清晰,各乐章有内涵的联系整部作品气宇轩昂,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从第三交响曲到第六交响曲的创作,贝多芬在承袭古典音乐先师的基础上,进行了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使庞大的交响乐队服务于一个独立的思想主题,也可以说是贝多芬奠定了近代交响乐的先锋作用。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其中第三、四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

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

自由的变奏曲。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

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去,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

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 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英雄的平凡

音乐名城维也纳郊外,遍布着森林、田野、溪涧、农舍…这里,景色秀美,风光。情人,仿佛特意为艺术家们拓出了一块自由创作的安定绿洲。当时,贝多芬在埃林耿希太脱小镇居住。他经常到郊野度过一个个美好的日子。他酷爱大自然。在备忘录中,他曾记下过自己的心情:“我的心潮因美妙大自然而澎湃……”。

  正是在美妙的大自然的启迪与感召下,贝多芬从1806年开始构思一部交响曲,并在1807年开始动笔,和《第五(命运)交响曲》同在1808年间完成。

  这部诞生在大自然怀抱中的交响曲——《第六交响曲》,作曲家写上了“田园”的际题,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自己标题的交响曲。

  贝多芬称这部作品是“对农村生活的回忆”,并说:“只要对农村生活有一点体会,就不必借助于许多标题而能想象得出作者的意图。”在第一小提琴的分谱上和节目单上,作曲家还写明:“《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它是感情的表达多于音乐的描写”用以强调这部作品是大自然在人们心灵中的交响。这部清新明朗的交响曲由五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从第三到第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

  小提琴轻巧地奏出一支淳朴的民歌风格的乐句,把人们带到郁绿葱芳的林野上。曲调轻松飘逸,逼真地表现出作曲家在大自然中悠然神往的愉悦心情。这个主题为整个乐章奠定了明朗乐观的基调。

  在第二主题中,贝多芬以更为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自己置身于田园之中的愉快感受。这个主题作为第一主题的补充,分为两个部份。

  第一部份,由柔和的弦乐奏出,平稳闲适,具有德国民歌风格:

  第二部份,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犹若汹汹流注的清泉,自如和谐地回响着:

  第一乐章以第一主题中富于生机的音调作为基础,加以展开,没有强烈的情绪对比和戏剧性的发展。作曲家主要以色彩性的移调手法,通过调性对照,展现出斑斓多姿的田园风光。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听过这个乐章后,描写出这样的画图:“牧羊人开始在原野上出现了,态度悠闲,吹着牧笛”,“可爱的乐句令人欢情,有如芬芳的晨风;成群的飞禽从头上飞鸣而过,空气时时因薄雾而呈湿润;大片的云块把太阳挡住了,但顷刻之间,云块吹散了,林木泉水之间又突然充满了阳光。这便是我听着这个乐章的感觉。”

  第二乐章“在小溪旁”。

  接着,柏辽兹谈到《田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作曲家创作这个可爱的柔板乐章时,一定躺在草地上。仰首观夭,听着风声”,“他注视着闪烁的微波,倾听着细浪拍岸的哺哺私语”。

  一乐章开始,俩只加上弱音器的大提琴奏出三连音音型。并同圆号延续的长音交融,构出瀑流不息的伴奏背景。人们仿佛看到清澄的水波,轻缓起伏,潺潺作响。

  这时,小提琴奏出一个断续的音调,象是作曲家在溪边漫步,片断思绪,缕缕涌来:

  当音乐进行到第二主题时,这个断续音调变得流畅舒展,充满抒情意味,象是一时滞流的溪水寻到通畅的道路,象是疑惑的思绪变得清朗明晰。

  多二主题由大管深沉地吟咏而出:

  尾声中,贝多芬用长笛唱出夜莺的歌声,双簧管吹出鹌鹑的啼鸣,单簧管发出杜鹃的叫声龙个奇妙的鸟声“三重唱”,充满动人的诗情。

  有人责备作曲家采用了自然主义的模仿手法,并不可取。但是,人们可曾知道,早在贝多芬写作《田园》交响曲的五年以前,他已经双耳皆聋。

  罗曼?罗兰说:“贝多芬实在并没有模仿鸟叫,他什么都一听不见,就只好在精神上重新创造一个在他已经灭亡了的世界。要听见它们的唯一的方法,是使它们在他的心里歌唱。”

  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合”。。

  在维也纳居住期间,贝多芬常与一个由七位农民组成的小小乐队聚会。他欣赏农民乐师的演奏,学唱、记录奥地利农村中的歌曲与舞曲;同时,也为这个农村乐队谱曲。这种亲切的交往,使他获得了创作的灵感。

  这个活泼的三拍子舞曲,先由小提琴奏出,并在音乐愈益加强中,描绘出乡民热烈欢舞的场面。

  接着,双簧管吹出一段牧歌风旋律,大管用单调的F和C两个长音来应和。柏辽兹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蹲在酒桶上的德国老农民,用一件破旧的乐器吹着这个老调子。

  舞蹈愈发炽烈。节伯改变。第二主题踏着两拍子的节奏,象是“穿着木鞋子的山地居民的来到”。

  这时,舞蹈行列更加壮大。音乐转入火热的急板。人们唱着、跳着、欢叫着,又从两拍子的粗犷的舞蹈转入三拍子的火热的旋转中。长长的卷发从村妇的头上散开,披在肩上。山村居民陶醉在狂喜的情绪里。鼓掌声、喊叫声混杂在一起,达到炽热的顶点。

  突然,远处传来声声雷鸣,把狂烈的“乡民欢乐的集会”打断了,人们惶乱地散去……

  第四乐章“暴风雨”。

  乌云挟携着雷鸣电闪飞掠过阴暗的太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在深暗的低音区,分别在一个节拍中纳入参差不齐的四个音符和五个音符,它们不协调地相互撞击,发出狂风的咆哮怒号。

  短笛的尖利呼啸,象是瞬间照亮阴云的闪电。劈开了浓云密布的低沉的天空。

  接着,定音效奏出轰响的雷声。

  这时,庞大的半音阶从管弦乐队的至高点直泻而下,跌落到弦乐的深深的低音区。在疾风霹雳中,交响舞台上张开急骤倾泻的雨幕,进发出风雨交加的巨流!

  雄浑有力的音乐表现出大自然的无限伟力。

  贝多芬笔下绘出的,已不是一幅“暴风雨”的音画,而是惊心动魄的暴风雨本身!

  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在隐约浮现的光线中,牧歌声把最后一声微弱的雷鸣淹没了……

  第五乐章“暴风雨后的愉快感奋情绪”。

  雨过天晴。山野明净。牧笛声声。温柔恬静的音乐,表达出雨水滋润大地的欣欣向荣气象和农民们喜悦愉快的心情。贝多芬在他的笔记中曾经写道:“自然神论,卢梭精神,因崇敬大自然的威严而来的狂喜。但是没有虚假的夸张。人的幸福和内心安宁的感觉。”

  这里,“感情的表达多于音乐的描写”。牧歌风的第一主题,与其说描绘了林野雨后的清新气象,不如说表达出作曲家在经历一场心灵暴风雨之后所感受到的“内心安宁”。

  这支牧歌风主题使终曲乐章,也使整部交响曲保持了愉快、乐观,以及幸福、宁静的情绪:

  牧歌袅袅远逝之后,活泼的第二主题,带着C大调明亮的色泽,跳跃在弦乐器上,显示出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内在力量。

  最后,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在追思昔日美好时光和憧憬未来和平生活的气氛中,小提琴奏着悠悠福音,闭上了《第六(田园)交响曲》的大门。

  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1804—1876)《在旅游者的书信》中,表述出贝多芬这部杰作在人们心灵中留下的深刻感触与印象:a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不仅是比绘画中最美的风景更为令人神往、更为广阔地向想象展示出奇观,而且是展示出整个人间天堂:在那里灵魂飞绕,不停地观察着并留下在它接近时展现在面前一望无际的地平线、景色,在那里有雷声隆隆,在那里有鸟儿歌唱,在那里有风雨乍至、大作、继而平息,在那里阳光吸吮树叶上的雨露,在那里云雀震起淋湿的翅膀,在那是受了震惊的心平静下来,在那里挤压的胸膛舒展开怀,在那里灵与肉复活、与大自然混为一体、沉浸于迷人的宁静中。……







第五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六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贝多芬第七,八交响曲(1963年录音/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SACD纪念版/CD4)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贝多芬第七,八交响曲



英雄的狂欢

烂醉如泥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在完成第五与第六交响曲后,受到拿破仑大军进攻维也纳的影响,他在精神上颇受打击,恰巧接下来他又遭逢失恋的痛苦,于是这段期间成了贝多芬创作上的低潮期。所幸的贝多芬消沉了一阵后又恢复了旺盛的生命力,对于世事的体认也更加成熟圆满。在1812年完成的第七交响曲,便洋溢着欢乐的光彩,全曲一气呵成,充满力量,仿佛诉说贝多芬坚定的信念。

贝七不象第三《英雄》,第五《命运》和第六《田园》那样有显著的标题,所以较鲜为人知。但是这首交响曲结构均匀完整,充满了力与美,更有人主张应把它放在9大交响曲之首呢。

第一乐章:A大调甚快板,充满节奏性的主题惯穿全曲,发展部有一段假惺惺的沉思,但随即现出原形,又展开一阵激昂的狂奔。

第二乐章:a小调小快板,阴暗的小调是庄严的送葬进行曲,一股渴慕与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哀哀曲调摧人泪下。

第三乐章:F大调急板,是一首喜气洋洋的诙谐曲,中间穿插了缓和的民谣曲调,旋律明朗浪漫,显得十分活泼愉快。

第四乐章:A大调灿烂的快板,在这个乐章,所有的喜悦几乎要满溢而出,大家欢欣鼓舞喝个烂醉。有人称第一与第四乐章是“烂醉的音乐”,也有人干脆将贝七冠上“巴卡斯”交响曲的封号,那是因为巴卡斯正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呢!

瓦格纳曾在1849年针对第七交响曲提出一段评论:“这首交响曲是舞蹈的神化,以最高的形式欢舞,是带着理想化音乐色彩的神圣运动......又爱又大胆,既严肃又放逸,时而沉思时而欢喜,最后摄人心魄达到狂乱的境界,以接吻或拥抱作为结束”

英雄的幽默

贝多芬第八交响曲,F大调,OP.93,开始创作于1811年,完成于1812年10月。1812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似乎《第七交响曲》重新带给了贝多芬自信和灵感,继5月份创作出了《第七交响曲》之后,1812年的10月,作曲家又完成了《第八交响曲》的创作。贝多芬采用了明快的F大调,而在他其他交响作品中同样采用F大调的还有《第六“田园”交响曲》,可见其风格也应该是清丽、自然、快乐的。在篇幅上,《第八交响曲》是九部作品中比较短小精悍的,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却也含有十分独到的特点。第一乐章一上来就容易让人联想到《田园》,虽然旋律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如此的近似——明亮、轻盈而带有朝气蓬勃的向上精神。第二乐章是整部作品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章,虽然它短小的可以称得上是贝多芬所有交响曲乐章中篇幅最小的乐章之一(第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同样短小),但是和它的篇幅特点所一致,这个乐章轻盈而欢快,并且带有十分明显的复古色彩。第三乐章依然是精悍的,小步舞曲风格,带有鲜明的宫廷气质。有人说在这个乐章中,贝多芬故意写出了几段“走板”片断,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卖几个破绽”,为的是把小步舞曲这种音乐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因为那几段“走板”听上去的效果好像就是乡村乐手因为技巧不熟练而弹奏失误所引发的,十分有趣吧。终曲乐章在逐渐加强的主旋律中向听众奔涌而来,这是一个急速的快板。这里把《第八交响曲》倡导的“快乐主义”发扬到了极致,这里没有《英雄》中的豪迈音符、也没有《命运》中的磅礴气势,这里拥有的只是蕴含着属于平凡的快乐感情。其实《第八交响曲》到处洋溢着一种复古,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早期莫扎特、海顿交响作品中蕴含的古典韵味,缺少了贝多芬一贯以来突出的个性旋律,并且很多乐评人评价这是贝多芬的倒退。但是很多人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让人愉快的优秀交响曲,其间充满了智巧、幽默的成分。要知道在当时贝多芬依然生活的并不快乐,生活的重压、家庭的矛盾充斥着作曲家的每一天。或许正是因为面临这些压力和郁闷,贝多芬才想从音乐中找到快乐,因为原本快乐也应该属于音乐!

1、活泼、朝气蓬勃的快板

以短小的主题开始,已开始好像回到洛可可式的雅致,接着又与古典公式开起玩笑,每前进一步,都是音乐的变化。

2、小快板。

主题是谐谑性的卡农曲调,这里木管乐器作为轻微反复的和弦,为小提琴与低音提琴对话伴奏,有一种高雅与悠闲的天真。

3.小步舞曲速度,主题出现前有6次宫廷舞步中的踏脚动机,中段抒情的三重奏令人想起莫扎特与海顿。

4.活泼的快板,舞曲性,和声上充满强烈的曲折对比,一直保持着活泼、幽默的特性。这部作品表现幽默与轻柔的微笑。




第七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八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1963年录音/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SACD纪念版/CD5)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面对这样一张唱片,
我该说什么呢?
什么文字语言此时此刻又有什么用呢?
让我这么说吧:

这是群峻之巅;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能发出的最伟大的声音;
这是全人类的精神瑰宝;
她是永恒的钻石,她将光照千秋万代!

不必强迫自己;
不必愧于在她面前承认自己的智慧不足;
不必附庸风雅地对她发出言不由衷的赞美;
只需聆听。
只需领受。

因为拥有了她,
你就拥有了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无价之宝;
因为懂得了她,
你就手执着开启人类精神宝库的金钥匙!

虔诚地等待吧,朋友们。
那一天会到来的。



英雄的升华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开始于1817年,历时近七年的时间,完成于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于维也纳。最初贝多芬计划在柏林首演,后经维也纳众多的朋友坚决请求,才改在维也纳。首演当晚音乐厅里座无虚席,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盛会,贝多芬的往年好友兹梅斯卡尔,正卧病在床,他要求别人用担架将他抬到剧场以恭奉盛会……。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听众沸腾了,欢呼、兴奋、不能自己,许多人流下了热泪。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背向听众,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受感动,频频致意。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这早已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到场只准三次鼓掌欢呼的标准,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我国著名学者丰子恺先生称之为:“世间最伟大的杰品”。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人类的进化、形成,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彻底解放自身,达到一个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总和。 全曲共为四个乐章,在作品中,贝多芬为能更明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向全人类说话,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称之为“合唱交响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 第一乐章:音乐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稳约感到有一种力量的燥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平稳、低沉、朦胧、渐渐发展到明朗、刚劲、节奏鲜明和震撼人心。表现出在远古时代的自然界,生命从无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不可抗拒。这个过程也包含着人类的形成、生存和发展,与异常险恶的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搏斗,在斗争中,人类变得更加强大。人类的出现是神圣的、必然的,必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第一乐章的内涵恰似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浓缩版。 第二乐章:表现人类在战胜了众多的艰难困苦之后的蓬勃发展。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蓬勃发展是在战胜了自然界之后。而人类社会在自身的发展中又不断地出现新的矛盾。人类与自身存在的丑恶的东西的斗争又变的渐渐突出,这种与自身的斗争不同于与自然界的斗争,具有更多的复杂性。贝多芬坚信人类最终会战胜自身丑恶的东西。第二乐章是以光明必胜的坚定信念而结束。 第三乐章是表现人们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远虑之中,同时也沉浸在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之中。对为人类的进步、发展、解放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先辈们报以真诚的追忆和思念。在这思考与追忆、回顾与总结之中,人们展望未来,互相鼓励、凝聚着新的力量、准备为迎接新的斗争、为全人类得到彻底解放、得到神圣的欢乐和幸福,而进行最有意义的拼搏。第三乐章结束前的音乐已预示着暴风雨般的变革即将到来。 第四乐章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人类经过长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变革势如破竹,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变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音乐紧跟着片断重复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但都被代表人类渴望自由欢乐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说:不要这些陈旧的东西,要创新,要前进。经过紧张而充分的准备之后。终于千呼万唤地出现了《欢乐颂》主题,象征着人类经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欢乐颂》主题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着渐渐发展扩大到弦乐器和整个乐队,并且力度和节奏越来越强,形成巨大洪流,势不可挡,人们在通往自由欢乐的大路上迅猛前进。《欢乐颂》主题变奏之后,再次出现急风暴雨般的声响。但这次引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领唱:“啊!朋友们,不要唱旧的调子,让我们畅快、欢乐地唱起来吧。”于是“欢乐颂”在领唱的带动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乐队。欢乐颂歌词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席勒的诗句,贝多芬采用来表现了他的理想。在这儿我们必须了解,在《欢乐颂》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贝多芬与席勒的不同,席勒认为欢乐是变成兄弟的前提,而贝多芬则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欢乐的前提,人们必须努力争取,才能获得解放,欢乐不是上帝的赠品,而是靠人们去奋斗,欢乐属于解放了的人们自己。 合唱的加入使整个音乐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思想、情感升华了,一切丑恶的东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无地自容。人类经过自己艰苦的奋斗,终于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和欢乐并终于进入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资本论〉所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作者)最后合唱与乐队的演奏愈来愈火热,速度越来越快,乐曲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欢腾气氛中结束。






第九合唱交响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排练录音(1963年录音/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SACD纪念版)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排练录音




柏林爱乐乐团介绍

1882年,当时约50团员由于不满标斯(Benjamin Bilse)独裁而离开其乐团,建立柏林爱乐乐团。建团初期乐团出现几次经济危机。 1887年沃尔夫(Hermann Wolff )接手管理乐团,经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随后更邀请到当时最著名的指挥冯彪罗(Hans vonBülow )担任艺术总监。仅五年时间冯彪罗使乐团形成本身的演奏风格。乐团也相继邀请到很多著名指挥家担任客座指挥,包括列维(HermannLevi),李赫特(Hans Richter),莫图(Felix Mottl),温加特纳(Felix vonWeingartner),舒克(Ernst von Schuch),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葛里格(EdvardGrieg),马勒(Gustav Mahler),里查.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菲沙(Hans Pfitzner)等。 柏林爱乐认为他们长期代表世界交响乐最高水平的重要原因是乐团每个时期都有世界最出色的指挥家领导。冯彪罗之后,接掌柏林爱乐的艺术总监都是当时世界出色的指挥:尼基许、富尔特文格勒、卡拉扬、阿巴多。 真正将柏林爱乐带上世界一流水平的是尼基许(Arthur Nikisch),1895年他接替冯彪罗。尼基许的指挥特色是忠实原谱,动作精准,没有多余手势。他是布鲁克纳(Burckner)的支持者,经常指挥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作品,在指挥任内他很大程度扩宽了乐团的演出曲目。例如大量的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白辽士(Berlioz)、李斯特(Liszt)的作品,另外当时的“现代”作品,例如马勒(Mahler),史特劳斯(RichardStrauss)的作品乐团都有很多机会演出。当时与乐团合作的演奏家包括科托(Alfred Cortot)、卡萨尔斯(Pablo Casals)等老一辈大师。 尼基许领导乐团27年,逝世后由富尔特文格勒(WhilelmFurtwangler)接任。富尔特文格勒的指挥风格在当时是比较独特的,例如他的指挥手势、即兴风格。富尔特文格勒比较专注于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的作品,例如他指挥的很多贝多芬、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交响乐作品到现在仍然是最佳的演绎之一,但同时乐团仍不时演奏轩得密斯(Hindemith),普罗科菲耶夫(Prokofiev),史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以及勋伯格(Schoenberg)等现代作品。总体上他对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同样擅长,堪称20世纪上半叶指挥艺术的代表人物。 此后富尔特文格勒一直和柏林爱乐紧密合作,即使在二站期间,富尔特文格勒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德国,有指他这段时间为纳粹文化服务,战后受到盟军调查,他的所有指挥职务也不得不临时解除。但是柏林爱乐的演出活动并未受战争或富尔特文格勒的离开而受到太大影像。在纳粹时期的演出一直到1945年4月,柏林投降后不久1945年5月末即恢复演出。当时由波查德(LeoBorchard)临时掌管乐团,因战争而造成的团员流失也不多。不久波查德意外被杀,乐团找来一个不知名的且缺乏经验的音乐院毕业生切利比达克(SergiuCelibidache)任首席指挥,在此期间切利比达克指挥柏林爱乐在德国演出,他的能力得到乐团内外的肯定。1947年富尔特文格勒回到柏林爱乐工作(1952年恢复艺术总监职务,切利比达克任客座指挥)。1954年柏林爱乐战后首次访美前夕,富尔特文格勒突然逝世,卡拉扬(Herbert VonKarajan)代替他指挥乐团访美并于1955年获任艺术总监。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三十多年,他要求演出精确,另外注重乐团音色的完美,在这些方面乐团确实比富尔特文格勒时期强了不少,乐团的整体水准也有所提升。卡拉扬和他的前辈一样擅长德奥系传统曲目,但同时大大扩宽了乐团的演出曲目,由巴洛克时代到现代作品都大量被演奏。卡拉扬热衷于录音,他指挥的很大部分录音都是和柏林爱乐合作的,这些录音数量之多曲目之广也是一个奇迹,总体而言这些录音水准都相当高。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长期合作使乐团成为世界最出色的乐团,卡拉扬本人也成为当时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指挥家。在二十世纪80年代,部分乐团成员认为卡拉扬过于专制,指挥和团员之间开始产生矛盾,1989年卡拉扬逝世前几个月辞去乐团的职位。 1989年,阿巴多(ClaudioAbbado)被选为新一任艺术总监。他接任后乐团保持世界一流乐团的水准,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演出机会增多,开始在爱乐大厅演出歌剧。但是不可否认,阿巴多除了擅长指挥马勒外,他指挥传统德奥作品不如前两任总监,柏林爱乐在世界的地位不如昔日卡拉扬时代,录音数量也大大减少。1998年阿巴多宣布2002年会离开乐团。1999年乐团选出年青的英国指挥拉图(SimonRattle)2002年接任艺术总监。拉图年青且富有创新精神,大家都期待他将柏林爱乐带到另一个高峰。

乐团历任主要指挥:
1888-1894 冯彪罗,艺术总监
1895-1922 尼基许,艺术总监
1923-1954 富尔特文格勒,艺术总监
1945-1947 切利比达克,终生指挥(1947-1952,客座指挥)
1955-1989 卡拉扬,艺术总监
1989-2002 阿巴多,艺术总监




01 02 03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