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好莱坞史诗级大片《特洛伊》的上映,又把人们带回了三千年前古爱琴海域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其实这场战争无论规模还是意义在整个人类史里都不算十分重大,但是由于它被古希腊行吟诗人荷马写成了史诗《伊利亚特》,更由于其浪漫的起因,离奇的结束,所以反而成为了古代最为人们熟悉的一场战争。
老风看完影片,不得不佩服导演沃尔夫冈的勇气。这样的题材,全世界是没有几个人敢动的,而即使动起来,也决无勇气这么大刀阔斧地删改原著。很多热爱荷马原作,热爱希腊神话的观众对此颇为不满,但在老风看来,这恰恰是影片的闪光点。说实在的,刚经历过魔戒的轮轮冲击,观众的口味已经被调得很高,短期内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新影片很难再在场面上有所突破(除非有雄厚资金支持不计后果地狂烧钞票,可是现在的投资商哪个不先考虑的是回报呢)。事实也是如此,尽管该片的电脑战争场面模拟也做得很不错,但却几乎没有给人留下太深刻的感觉。是的,照搬原著最安全,但是那样只显得导演太机械无能。导演的水平正体现在对原著的独特演绎上。也许沃尔夫冈会因此遭到指责和嘲笑,但是老风还是得向他敬个礼--只要你记得原著里有上百个神界和人界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几乎每个人物都有长长的故事,而战争整整持续了十年就行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改得很好,相反其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此,老风的神侃不会仅仅围绕他的改编。好了,废话不多说了,还是让电影沉重的画外音响起,让历史的卷轴缓缓打开,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古老年代吧!
特洛伊
十九世纪最大也最动人心弦的考古发现,当属德国考古学家亨利希·谢里曼于1873年在土耳其发现古代特洛伊城遗址了。众所周知,《伊利亚特》是个神话故事(这里补充一下,伊利亚特正是特洛伊的别称),那里所有的情节都是按众神之间的冲突发展的,而人类不过是众神棋盘上的棋子而已,即便是第一神勇的阿基里斯(当然,俺其实还很想看看阿基里斯和另一希腊超级猛男赫拉克力斯之间谁厉害些,呵呵,这就难为盲荷马了)。但是谢里曼居然从这样一个故事中真地找到并挖掘了特洛伊,而其依据就是故事中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环境描述,其执著和敏锐也真是非常人可敌,而其给人的震撼程度,大概相当于咱老中捧着《山海经》寻宝还真发现了金山银山一样。
现在的特洛伊遗址位于欧亚交界处土耳其境内,靠近达达尼尔海峡。后来发现当时谢里曼发现的那个特洛伊其实并不是荷马描述的那个。在那片遗址上共可分出九层,对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洛伊,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公元四世纪左右。其中特洛伊II对应谢里曼认为的特洛伊,而特洛伊VII则最可能对应《伊里亚特》里描述的年代,之后亚历山大和古罗马人也先后到达过这里并建了城。
虽然特洛伊真地被挖掘出来了,但那场三千年前的战争的真实性如今仍然被质疑,因为在时间上它于特洛伊VII的毁灭有一百年左右差距,城的规模也似乎小了点。但是历史上由于特洛伊的连接欧亚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它的确经历过无数次战争的洗劫,毁灭然后再重建多次,但最终还是被遗弃了。如果不是谢里曼那近似疯狂的偏执,也许它现在还埋在漫漫沙土里。
特洛伊遗址
如今的特洛伊遗址已经成为了土耳其的观光景点,并于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特洛伊木马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谢里曼挖掘出的宝藏(他认为那属于荷马史诗中提到的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其实那属于更早的特洛伊王朝)包括王冠、手镯、项链、酒杯、碗、盘等,数量非常惊人。谢里曼向土耳其政府方面隐瞒了这批宝物,准备献给他最崇拜的国度--希腊,可是希腊迫于土耳其压力拒绝了他的献礼。谢里曼无奈只好把宝物放到其家乡德国,可想而知,这所谓的普里阿摩斯宝藏没能逃过二战的浩劫,最近才有消息说它们掌握在苏联人(当然现在是俄罗斯人)手里。而真正的普里阿摩斯宝藏到底在那呢?这恐怕也是现代考古学家还在拼命挖掘特洛伊附近区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上面谈的是荷马史诗里特洛伊战争的神话起因,也因此可以调侃一些。但历史不容胡说,为了一个女人的归属显然不会在当时发动战争,而且即使现在也不会。如今倒是听说为了某几个男人发动战争,如拉登,如萨达姆,如米洛舍维奇---虽然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借口。
那么特洛伊战争的真实起因究竟是什么呢?
现代史学研究表明特洛伊战争发生的那个年代对应的是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580-前1200),那时还不是古希腊文明的鼎盛期。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古希腊成就其实来自其后的荷马时代,古风,古典和希腊化时代,其中希腊化时代对世界的影响最大。
所谓迈锡尼文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文明,事实上它是包括迈锡尼,派洛斯等许多早期城市文明的总称,相当于咱中国的夏商,是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时期。这段时期迈锡尼人使用的是线形文字B,但他们留下来的文献中并未记载当时的社会政治和军事生活,这样我们就无法直接获得有关特洛伊战争的记载。
不过,考古发现显示迈锡尼文明是一个比较霸道的文明,正是他们由于争夺海上霸权而消灭了克里特文明,而在迈锡尼文明后期,政权更迭极为频繁,执政者穷兵黩武,生产力严重下降,而此时新的海上民族的崛起更使迈锡尼与埃及和西亚的海上贸易遭到沉重打击,其中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爱琴海东岸的特洛伊最为富裕强大,因此掠夺特洛伊的财富,牢牢控制爱琴海航运线可能才是促使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城邦进攻特洛伊的真正原因。
史诗里说战争持续了十年,其实这一点很值得商榷。那时候城池规模并不大,而面对数万人长达十年的围困很难想象特洛伊之给养是怎么实现的。要知道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对迦太基城的围困只用了不到两年,以顽强著称的迦太基人就崩溃了,而那都是一千年后的事情,战事和城池规模已经增大很多。最可能的解释就是大家心照不宣达成协议搞屯田,特洛伊人继续种地,希腊人则出海打鱼,互通有无,吃饱了继续打(若真如此,就真是应了那话,吃撑了)。
当然,那时还是青铜器时代,大型攻城机械几乎没有,更别提精确打击的导弹轰炸了。面对坚墙石壁,希腊人也确实束手无策。如果不是奥德赛的木马计成功了,大家可能都得饿死--如果不就地改行当农民的话。
特洛伊被攻下了,但长期占领不是希腊人的目的,那时的战胜者的风格是屠城。特洛伊化作了焦土,而胜利后的迈锡尼人也没能笑到最后,他们的城邦不久就遭到多里亚人的进攻。这个打击十分致命,导致其文明突然消亡。也许正因此,古希腊人在大约公元前1200年(大致对应迈锡尼文明的消亡期)以后就停止使用线形文字B了。
这以后一直到大约公元前750年左右,希腊人才又从腓尼基人那里接受字母系统。而在其间的四五百年中,希腊人是没有书面语言的:传说故事都是口头流传。这段时期对应希腊的中世纪时期,因为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倒退,然而荷马的伟大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塞》正是诞生于此,所以它又叫做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至今仍让人侧目。《伊里亚特》是一个悲剧,里面有许多人神冲突中的无奈,如阿伽门农祭女,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之死,阿基里斯的不可躲避的命运等等。这些后来都成了西方人文艺术特别是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而莱辛,叔本华,黑格尔,尼采等也凭此找到或稳固了饭碗,老风也就不在这里不懂装懂地贩卖那些绕来绕去的美学套话,还是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时具体的战争场面吧。
我们现在对古希腊战争的了解来自号称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所著的《希波战争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但这都是公元前四五百年左右的事,与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相距七八百年左右。七八百年的差距以现代的发展速度能造成天壤之别,但考虑到古代发展速度的缓慢,再配以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战争状况,大致还是能想见特洛伊时代的战争特点。
在西方最早关于战争的文字记载里,已经出现了法老王图特摩斯三世驱驾战车并组织变化左右翼阵形攻击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叛军的描述。而那时是公元前1469 年,所以可以合理推测特洛伊战争中双方已经拥有战车。战车具有较高机动性,配以轮轴上的大卷刀,是早期战争中相当具有杀伤力的武器。但是在当时的落后物质条件下还没法大规模采用战车,所以那时战车多办是作为王权的象征,或是标枪兵弓箭兵的运输平台。即使在咱中国,战车的大量使用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何况希腊半岛不产马,山地也不适合战车,更何况跨海作战也无法运载大数目的战车。所以,特洛伊之战希腊方其主体应当是步兵,当然他们本身也是水手。而骑兵的最早出现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涉及到骑术,马鞍,马烙铁等技术的发明,所以那时不会有大规模骑兵。这几点电影里都有所考虑,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那里虽然有人骑马,不过却是光背骑的。
关于兵器,大家都知道青铜(铜锡或铜铅合金)虽然比铜硬,但也不能跟后来的铁和钢比,经不起太多砍砸,容易弯曲。铁器的出现最早是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亚美尼亚地区,而冶铁技术在地中海地区的普及则是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正好对应特洛伊战争。因此我们不能断定是否铁剑已经应用到这场战争,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此外,标枪和弓箭作为人类的原始武器,也自然加入了这场战争。投石器也是冷兵器时代较有威慑力的武器,不过显然不适合跨海作战,所以似乎没有出现在特洛伊战争。而且西方大型投石器的出现应当是在人类对机械原理有了较深理解之后才出现的,那显然得等阿基米德出生再说了。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资源和地理原因,古希腊特别重视步兵。大地中海地区是人类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因此到古希腊时已经积累了不少战争经验,阵形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希腊方阵(Phalanx)就是西方冷兵器时代十分优秀的阵形,其后赫赫有名的马其顿方阵和罗马方阵等都是从其演化出来的。
古希腊方阵
希腊方阵由八人至十二人并列成排、全副武装的方阵士兵组成,每个士兵配有盾牌、盔甲、胫甲、长矛和短剑。战时长矛向前行军,必要时进行冲刺,因而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抗冲击力,在冷兵器时代其正面防守系数几乎最大,而其长矛阵容的震慑力也是无与伦比的。
方阵的缺点是对士兵的体能和纪律性要求极为严格,其侧翼异常薄弱,而且不适合多地形作战。方阵之间的对拚必须在平地上进行,否则光行军就会让方阵乱套。那时的战争基本上是意志与蛮力的较量,但由于方阵有效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所以也算战争艺术的一次飞跃。这样的对决显然不会仅仅是主帅间的拚杀,但是如果主帅的溃败会严重影响士气,因此会在极大程度上决定战争胜负,亚历山大征波斯与大流士军队的厮杀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在地球的另一处--东方的中国,其战争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不但出现了多种阵法(这些阵法明显优于方阵),而且还出现了战争哲学和成熟的战争艺术,以及孙膑,孙武,管仲,乐毅这样的伟大军事家。东西方由于地理的隔绝,没能尽早进行军事上的交流,人类之幸,抑或不幸?
当然,那时希腊的海军是当时中国无法比拟的。早在迈锡尼时期,希腊海军就相当强悍,曾远袭克里特岛。而希波战争中的萨拉米海战更是让希腊海军傲视天下。希腊的战船是对腓尼基海船的改进,大都是两层或三层的平地船,便于登陆。船上备有风帆,但主要靠水手划桨,所以机动灵活,船首还装有撞角,可以破坏敌船机动力。
很显然,特洛伊虽然也是当时海上强国,但是自认无法抗击希腊海军,于是采取了闭城的守势。这个决定显然很明智,因为当时城池的坚固度与攻方的攻城力不成比例,也就造成了战争的旷日持久。
《伊里亚特》一开始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十年,而重点描写的也就是最后几天。也许是连众神都对这场他们导演的人间游戏(对人类可是浩劫)厌倦了,于是奥德赛发明了木马计,看破天机的拉奥孔被处死,特洛伊被攻陷,人民被屠杀或掠为奴,财富被一抢而空,城池和文明被挥之一炬, 但是暂时得胜的迈锡尼人并没比特洛伊人更运气,等待他们的同样是被风暴,被异族摧毁的命运......
英雄的史诗还在被吟唱,那战争背后的罪恶却被隐藏......
希腊化时代的杰作《拉奥孔》,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制作,1506年在罗马出土。拉奥孔是特洛伊祭司,因道破木马秘密而被雅典娜遣巨蟒杀死。
影片特洛伊
前面已经把特洛伊战争的历史背景讲完了, 这回正式开侃电影《特洛伊》。不过很不幸,老风已经忘了很多情节了,而且没动力写了(可见写作,特别是网络写作中一鼓作气的重要性)。还好是自己的狗尾,也就胡乱续了。很多都是调侃,要是得罪了哪位大星星的饭司,请一定和俺达成谅解。
影片一开始很不同反响,那古老的地图,那沉重的战鼓,直接让人们跨越了三千年历史的鸿沟。两支穿的破破烂烂的队伍在某滩地上对垒。镜头切换到一方主帅,咦,这肥头大耳,满脸横肉的样不就是咱三国里那董卓吗?呵呵,他正是迈锡尼王阿迦门农。阿迦门农的形象在剧中被严重丑化,不过老风也没啥心疼的。事实上小说里这阿迦门农就不是好东西,先是战前还打猎乱玩得罪了神仙,后来又忍得把女儿拿出来献祭,后来还跟阿基里斯争女奴,总之就没个领导样。那边是个老朽部族领袖,阿迦门农跑过去和他商量了半天这仗怎么个打法,最后两人一致同意按古老习俗让双方最猛的武士比武来决定战争胜负,免去无辜生命的死伤。这里证明三千年前的古希腊人已经很有人文思想了,后来正是基于此伊拉克战争中有人提议让萨达姆和小不死决斗,可是小不死没答应,于是导致了大量伤亡,由此可见现代人类在人本主义上的严重倒退。
那边部落里缓缓走出位巨无霸,高出常人两头,震撼那。结果那边阿迦门农成竹在胸的样子,一撇嘴,“阿基里斯!”没人应。清清嗓,“阿基里斯”,还没人应。这下老阿慌了,“阿基里斯呢?......什么,没来?”阿迦门农差点晕过去。
小阿在忙什么呢?在暖玉温香抱满怀呢!镜头流畅的扫过小阿健美的身体,定格在脸部。谁,原来是万人迷布莱特皮特!!听说小皮为了此片练了两年健美,这次是逮到机会就露肌肉疙瘩!阿基里斯在俺的想象里那是身高丈二,金盔银枪,盖过那人中吕布,虽然小皮的形象离此甚远,不过放眼好莱坞,长大点的就不美,俊点的就奶油,唉,就凑合凑合吧!况且小皮在《燃情岁月》中的凛凛杀气在本片里还是发挥的不错的。
听到急报,小皮,不,小阿提剑飞身上马,这个流星赶月,很酷的飞到阵地前,没有表情的问到:“是哪个要找死?”那边那巨无霸一看对手比自己矮两头,很得意的学着NBA大碗那样举臂让观众给加油,准备开打。小阿却不答话,直接来个百米持剑提盾负重跑。巨无霸挥手就是一标枪,那速度手法是肯定破奥运纪录的,不过没一点准头,巨无霸这下急了,这回瞄准了又是一标枪,这要被扎中是头大象也废了。可惜被小阿一下就用盾格飞(呆会还要谈到这盾,高科技啊)。小阿的百米肯定不过十秒,转眼就杀到巨无霸面前,这个呆子才准备挥剑砍劈,这时候,(慢动作开放),小阿凌--空--跃--起,侧--身--斜--砍,伴随一声鹰啸,巨无霸轰然倒地。这正是小阿的必杀技:老鹰杀小鸡!是小阿从生活经验中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击得手,小阿头也不回,大吼一声:还有哪个不要命了?那边就全趴下了。
这个开头比较形象的刻画了两个主人公--勇士和独裁者,也为以后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镜头又一转,斯巴达宫殿,风情旖旎。国王墨涅拉俄斯正在大宴宾客。怎么这演员又很眼熟?想啊想,原来是“勇敢的心”里华莱士的大将,那个扔大石头的农夫,这回翻身作了主人,不过也很自然的让大家理解了海伦为什么要私奔。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出现了,赫,原来是“魔戒“里的精灵射手,小帅哥奥兰多的声誉为导演扭转帕里斯在人们心目中流传千年的讨厌形象做出了重大贡献。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西方史上最超强美女(注意:不是史上最大免费邮箱)---海伦出现了,然而-----国没有倾,城没有倾,连电影院也没有倾,只有不少嘘声。这是一个德国美女(导演也是德国的),其实长得还可以了,至少身材不错。不过海伦的气质,那是只能从传说中想象的,大家又只好凑合了。
这个海伦颇具现代理念,上来就脱。帕里斯为之迷狂,两人如同天雷勾动地火(不然没法解释关系发展之迅速),爱情的火焰烧毁了帕里斯的理智,于是,海伦出现在第二天特洛伊王子返乡的船上。
震惊的特洛伊大王子赫克托发现秘密时为时已晚,他又疼爱这个小弟弟,只得同意带海伦回国。其实他知道,希腊和特洛伊的战争就是早晚的事。老国王普里阿摩斯看到海伦的美貌,对小儿子的妄举进行了直接肯定:“为爱情的战争才是伟大的!”你瞧瞧人家这超前意识,绝对是应该进入爱情史册的。
那边震怒的墨涅拉俄斯找到大哥阿迦门农请求复仇,阿迦门农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但是他需要阿基里斯的支持,因为阿基里斯是他的战争机器。但是阿基里斯民主意识超前,不愿为他卖命。阿迦门农只好找奥德修斯(就是荷马另一部史诗“奥德赛”的主角,著名智多星)帮忙。奥德修斯其实自己也不愿意去,有啥好处? 但是得罪阿迦门农这个大碗的事他可不愿意干,飞马去劝小阿。小阿正和表弟在练剑,这剑法在俺们老中眼里可能留不下印象,不过那爱琴海岸的明丽可真让人向往。小阿从女神母亲忒提斯的预言里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是渴望成为万古英雄的豪情让他毅然决定和奥德修斯一起参战。于是“倒伊”联盟正式于三千年前成立,当然这个伊是特洛伊,盟主就是当仁不让的阿迦门农。
开打了!千舟竞发在阳光灿烂的爱琴海上,搞不懂的还以为是奥运帆板,皮划艇开赛,这是老风看到过的最浪漫的战争景象。
小阿带着几个家将和几十个家丁冲在最前面。这是由于小阿的船是世界著名造船师设计,十分符合流体力学规律和现代审美理念,整个就是冲锋舟的造型。诺曼底登陆就要开始了,不过机枪大炮改成了弓箭,标枪。小阿带着家丁最先冲上岸,自然遭到了特洛伊人的强烈抵抗。这时候小阿掌握的高科技发挥了巨大优势,他手中的盾是用有机聚合物特制而成,外涂防火防水合金薄膜,轻巧坚韧,刀枪不入,还能自动旋转,十几个盾合到一起就成了巨大的龟壳,让特洛伊的弓箭无可奈何。最后他们牛刀小试,夺下了城外阿波罗神庙,还剁掉了阿波罗像的脑袋。这一战,赫克托领教了阿基里斯的神勇,深知两人不在一个量级上。
天真蓝啊!当小阿纵身掷出标枪的时候。多么淋漓尽致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那时阿伽门农可能还没登陆呢!
战争成了小阿的表演场,老阿心里很不爽。特别是听说小阿抓了个绝色女奴(其实是特洛伊小公主),这个大色狼更是准备蠢蠢欲动。
小公主骨子傲,不卖阿帅哥的仗,就算他卖弄肌肉也不管用,没想到这正对了小阿的胃口,顺从的他见的可太多了。于是小阿突然改变策略,成了一个哲人,深沉的告诉小公主:神嫉妒我们,因为我们生命有限!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小公主最喜欢有知识有见解的人了,听到这等宏论自然倾心崇拜,立刻缴械,以下儿童不宜了一会。讲个插曲,听说国内放映把这段删了,其实也就是小阿露了个后面。国内这种只许洲官放火的现象不知啥时才能改善,这里很无效地抗议一下。
阿伽门农抢了小公主,阿基里斯提了剑就要造反,被众人劝下,但是就此发誓不再为倒伊联盟效力。老阿以为特洛伊好欺负,也就没理他。
后面老风记的可能顺序有点乱。第二天双方正式陆上开打,最开始是帕里斯毅然想通过和墨涅拉俄斯决斗来决定战争胜负,不过花花公子帕里斯哪是大老粗墨涅拉俄斯对手,几下就被砍翻,帕里斯反悔了(可能还惦念海伦),不想被砍死,往回跑。墨涅拉俄斯要报夺妻之辱,哪肯罢休,冲了上去。赫克托为了救弟弟,一刀砍了墨涅拉俄斯。这里特洛伊人又理亏了一次。
兄弟被杀,阿伽门农这回可气疯了。双方一阵冲杀。不分胜负,鸣金收兵。电脑模拟,场面宏大,不过稍逊魔戒。
晚上赫克托派人偷袭希腊阵营,火球放的甚有气势。希腊方损失惨痛。
次日开战,赫克托愈战愈勇,力斩希腊第二勇士阿贾克斯(使开山锤那位巨猩金刚)。希腊人开始溃败,这时突然小阿出现了,改特洛伊人像潮水般退却了。赫克托硬着头皮出战,不料竟一剑砍死了小阿,这怎么可能?原来这是个冒牌,是小阿的表弟,最好的伙伴。他向往建立表哥一样的英勇绩业,可惜英雄榜上排名有限。
大家都傻眼了,战斗忽然停止了。因为大家知道将会有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果然,真正的小阿狂怒了,为了伙伴的死。有人据此说小阿有同性恋倾向,唉,要这么说咱刘关张也免不了嫌疑。关老二被杀,刘老大发了八十万兵呢,比这吓人多了。
小阿单身驾车,单挑赫克托。赫克托自知出去就是死,但他还是交待了后事为荣誉出战了。这时赫克托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相信赢得不少观众的眼泪。这也正是影片的一个卖点,而艾里克·巴纳的表演使得赫克托比阿基里斯显得更像英雄。必胜只是因为能力超强,勇气和荣誉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打斗,因为阿基里斯是号称刀枪不入的。但是赫克托还是抵挡了二三十回合,甚至挡过了小阿的数次鹰击必杀技。这场打斗是电影的又一卖点。
然而命运是无法抗拒的,赫克托最终被阿基里斯一剑刺死,并被小阿侮辱性地托尸绕城三圈。
晚上老王普里阿摩斯偷偷潜入阿基里斯的营房,对他晓之以情。这一段动用了好莱坞特有的煽情方式,老特洛伊王的表演无可挑剔。小阿为了表明他的人道主义立场,同意归还赫克托尸体还有小公主,并提议双方休战十四天。这期间智者奥德修斯想出了木马记。
赫克托被国葬,特洛伊的前途飘摇不定。
十四天后,剧情节奏这里突然开始加快,特洛伊人出城却寻不见对手,只找到一个巨大的木马,于是拖之进城。这个场面很壮观,就是不明白城门为啥要修那么高。人民开始狂欢,丝毫没感觉到地狱之门被缓缓打开。
入夜,奥德修斯等从木马内钻出,开启了城门,希腊人接到暗号从隐伏处冲向城内,残酷的屠城开始了。杀戮,抢劫,焚烧......小阿出现了,他要救出小公主,看看爱情的感召力有多大!小公主也没在吃素,她手刃了色狼阿迦门农,等待情郎来拯救自己。然而等到小阿在火光熊熊的宫中找到她时,帕里斯却不合时宜的英勇起来,一箭射中阿基里斯的脚锺--那传说中英雄唯一的致命处。
英雄倒下了,所有以武力著称的勇士至此全部长眠在特洛伊。奥德修斯这样智勇双全的领导者从此成为战场的主导者。
特洛伊灭亡了,战争的挑起者帕里斯却携着海伦全身而退,一起逃走的还有赫克托的遗孀和儿子。而这个儿子,据传说就是后来罗马人的祖先。
历史的车轮,在周而复始地运转着.......
该片投资据说有两亿,号称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但是票房好像不如人意。明星汇集,不过并未达到日月同晖的效果。影片最大的争议是对原著的篡改,不过把神剔除出历史这种勇气是可嘉的,导演把一部巨著压缩得十分紧凑,但是比起老祖宗荷马的戏剧表现力还是稍有逊色。影片除了阿迦门农,没有其他反角,主要表现的是人性的冲突,不存在黑于白,正与邪,上帝与魔鬼这样的简单基督教思维,这也是难能可贵的,若只在内涵上相比,魔戒只是一个童话。在煽情上,不如“勇敢的心”那样缠绵。服装和视觉效果做的很棒,特洛伊宫殿很富丽堂皇,城池也颇为雄伟,就光冲这点也值得一看。化妆遭到批判,有人说海伦的左眼睫毛在某场戏上没上粉,晕那,这一定是个女观众。
詹姆斯华纳担任音乐编导,的确不同凡响。可惜的是由于主题不够明确,成就没法跟“燃情岁月”,“泰坦尼克”,和“勇敢的心”比。千万别江郎才尽啊!
好莱坞已经快吃完了历史,最近又要推出《亚历山大》。老风看了预告片,演员选得不好,至少不是俺心目中的形象。效果到底如何,请大家拭目以待。不过说真的,好莱坞的手段其实大家都已经十分麻木了,所以别期望太高。
《完》
FG 2004-9-17 WXC-TEA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