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

My dream of this life is to bring my company to public.
带领公司上市。
个人资料
正文

非 常 科 龙 (二) 证券高人的点拨

(2006-07-12 17:20:14) 下一个

非 常 科 龙

作者:郑相

()证券高人的点拨

第三天,教授给我来了个电话,我向教授汇报了我正在积极准备去顺德。教授说他想了几天,他觉得我在去顺德之前,找证券界请教请教,可能会使我去顺德的调研的方向更清晰些,他说证券这一行水很深,先听他们的关于顾案的见解,应该是有帮助,而且可能也有他们自己的行规,可能能给你打开新的思路。这个利益集团应该是高度机密的,保密是他们的生命,因此,不能对顺德之行,期望太高了。也许先从证券界了解了解情况,可能会有新发现。教授又说“昨天,我有一在北京某证券公司法律部工作了6年的学生来看我,我与他谈到顾案,他也很感兴趣,他说可以帮助你找一些这个行业的专家,让你与他们谈谈,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我这个学生姓周,我已把你的电话给了他,他可能这几天会找你。”

果然,二天后周先生打电话给我,周先生在电话上说:“我老师让我给你找一位证券界的专家,我这几天找一些人,有的肯定是可以称得上专家的,我找这样的人,聊天喝茶都没有问题,但听说要与你这位大记者一起聊天喝茶,就没有人愿意了,而且你又是想了解顾案,此案谁都知道水很深,你就从今年323日,证券会开顾听证会,而不让顾参加。你就能感到这件事是多么不寻常了,开顾的听证会,又不让顾参加,世界证券界这是第一例,证监会肯定有鬼,这个行业中,许多人都知道是范福春在整顾,这样就没有人敢见你了,证券界谁都知道范是一霸,心狠手辣,躲都来不及,谁也不愿惹他。你再等我几天时间,我再找找,”我赶紧道谢,说有时间等,请周先生慢慢找。

几天后,周先生又打电话给我,告诉我,这回真的有一位专家愿意与我谈谈,不过要约法三章,第一,不能知道他名字;第二,见面要由他定时间地点;第三,见面要单独一人前往;当然也不能录音录像,手机不仅要关掉,而且要把电池拿下来。

尽管周先生的话让我感到如临大敌,但我还非常痛快的答应了,周先生还说这位专家以前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自营部的头,大家称呼陈总,办公地点就在深圳,因此对广东的事比较了解,你见面后,不要多问,以免影响你的谈话的气氛。

以后几天,我一直非常亢奋,一直焦虑地等待着与周先生所介绍的陈总见面。而这种类似于地下党接头的方法,更增加了这次见面的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就更加大了我的亢奋,尽管这种亢奋中,偶尔也夹带一丝恐惧和惊慌。

终于有一天,周先生打电话给我,约我下午两点半,到一五星级酒店的1102房见那位陈总,我准时赶到那个酒店,当我如约敲门进房之后,我见到了陈总。陈总身着对襟布衫,足蹬一双圆口布鞋,我真的非常惊奇。陈总到很客气,帮我沏了一杯上好的龙井茶,杯子是酒店的,但茶显然不是酒店的袋茶,而是陈总自带的茶。宾主坐下之后,我迫不急待地向陈总请教,出于礼貌的原因,我首先向他能不顾危险同意见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他马上接过我的话,说道:“不要客气,我既然同意来见你,当然有我的理由,证券界谁都知道,是范福春在整顾,所以没有人敢淌这趟浑水,我愿冒风险来见你,主要因为我和我的几位朋友,对顾雏军之遭遇抱不平,希望未来能还事件之真相,害人者能被绳之以法。”

我马上表示,我们是有志一同,我和教授也是不能容忍这颠倒黑白的污蔑,穷凶极恶的迫害,肆无忌惮的滥用权力。我们都是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希望最终能向社会公布真相,把这个利益集团绳之以法。

陈总说:“那么,我们就抓紧时间吧,我先把我们知道的一些情况告诉你,你可以记录,但不能录音,倒不是怕什么,而是我们是证券中人,怕打蛇不能,反被蛇咬。”

我赶紧说:“是的,是的,您说,我记”,我赶紧掏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陈总喝一口茶,开始说:“中国家电公司很多是销售额很大的公司,而且广告很多,所以知名度都很高,但实际上,中国证券界早就不看好家电行业了,尽管家电行业销售额巨大,现金流不少,但恶性竞争,利润率极低,格力、美的、TCL、康佳、海尔、长虹、海信都是如此,好年景时,净利润率也不过2%,很少能超过3%,遇到原材料涨价等特发因素,则全行业亏损,即使一、两个企业报赢利,也是做假帐的结果。大家产品雷同,各种营销概念五花八门,每年都推出好多个新名词,无非是骗外行的消费者罢了。这个行业真看不出有什么出路。所以我当年规定,我们的自营部不许做家电股,谁做处理谁。2003年底,我手下有一大将找我,请求做科龙股票,此君是李博士,平时人很聪明,这回犯糊涂了,我当场把他骂了一顿,李博士不服气,希望我能给他几天时间,他会拿数据来说服我,我说我等着。几天后,李博士真的拿了一大堆资料来找我,我们俩争论了一个小时,最后他说服了我,我同意他做科龙股。

李博士的观点是:对一个家电公司来说,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过程中,不管他的领导人多聪明,他都会有很多失误,因而都会产生很多坏帐,李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家电公司他从来都没有撇过坏帐的话,那么该公司的不良资产相当于它当年销售额的50%~100%,即对于一个一百亿年销售额的家电公司,它逐年积累的不良资产和坏帐的总和应该是在50100亿左右。我马上反驳李博士,如果你的理论是对的,而中国的财务规则,1999年以前是不允许撇帐,因为这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999年以后,修改后财政规则才允许撇帐,而99年以后到2003年底除了康佳和科龙撇过坏帐,其余的家电公司都没有撇过坏帐,那表明他们坏帐都是很多的,这就表明我以前规定自营部不许做家电股是非常正确的。

李博士承认这是对的,但博士强调,现在的科龙不一样了,李博士说,科龙2000年亏损8个亿,2001年亏损15亿,共计亏损23亿,科龙在20002001年平均销售额为40亿左右,这两年的亏损数大约为年销售额的60%,而科龙为H股公司,按照会计国际规则,H股公司是要按国际会计师准则执行,而且科龙用国际会计师审订,对撇帐执行得是比较严格的。

科龙以前每年也是要撇坏帐的,可见,在顾雏军接手后,顾是差不多把科龙的坏帐撇干净了,即使不是完全干净,坏帐也是所剩不多了。

我又反驳说,即使科龙坏帐撇干净,那也不表明它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公司,毕竟顾也改变不了家电行业利润很薄的状况啊。

李博士说有四条理由应该作为长线投资来抄科龙股。

第一,顾接手科龙之后,空调成本降了40%以上,冰箱成本下降了30%以上,虽然不知道顾是怎么降成本的,但成本降到这个程度,应该是很了不起的,李博士认为科龙的成本在同行中是很大的优势的,有几个数据可以证明,科龙的出口,2001年是0.6亿美元,2002年是1.1亿美元,顾接手后,出口增长了70%20031~3季度,出口比上年同期是翻一翻,可以推论,2003年全年出口仍也能翻番,由于现在出口都是做OEM的,都是为国外厂家定牌生产的。因此,产品价格几乎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顾雏军当然不会做亏本买卖。

因此出口能这样迅速增长,那就是以证明科龙成本的控制是同行中最好的。

第二,科龙在顾雏军入主之后,无论是冰箱还是空调都是在宣传高效,从来不做那些五花八门的,弄得人眼花燎乱的名词游戏,李博士称赞顾雏军很大气,不搞歪门邪道,有成大事者的气度。李博士对这一点很佩服,很崇拜。做产品的人,就是要从核心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尽搞一些骗人的概念把戏,成不了大气候。科龙的双高效空调,一台一匹空调,价格2700元,而一台普通的一匹空调价格1300元,当然科龙双高效空调能效比为4.5,比普通空调的能效比2.2,也高了一倍,价格也高了一倍。而通过双高效空调,顾雏军把科龙品牌提高得很快。现在科龙这个品牌是一个高档品牌。这一手也很严谨,很有国外大公司的风彩。顾在国外十年是学到了一些真东西的。李博士开玩笑地说,看来顾雏军把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得很好!顾的双高效空调的战略一下来把科龙这架战斗机拉到所有同行的上面。如果他将来再向下冲下来,就势不可挡了。

第三,科龙收购了吉林的吉诺尔,上海的几条冰箱线,杭州的西冷冰箱厂,顾雏军的格林柯尔又收购了美菱,看来,顾在冰箱产能上已有垄断的能力。冰箱的新线投资很大,而顾收购的旧线都很便宜,每台冰箱的设备拆旧,顾就可能比同行少几十元。而这几十元就是以把同行打垮了。顾的这一手是非常非常高明的。后来顾被中央电视台选为2003年度的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就是因为冰箱业的产能收购很高明,也很漂亮的原因。李博士认为,日本人控制了全球的照像机的生产。而顾开始了冰箱产业控制的趋势。顾整合冰箱产业这一手就是以使他成为中国家电的不朽的人物。这也开创了科龙长久的基业。李博士认为这是他要做科龙长线的理由。

第四,李博士认为,按照他的公式,很多家电公司的实际净资产都是负的,很简单,很多公司的净资产都远小于其年销售额,按他的公式撇帐之后,肯定是负资产。而这样大家就会拼命扩大销售额,以增加现金流,由于所有银行的贷款都有资产负债率的要求,销售额越大,所需流动资金就越多,资产负债率就越高,他就越不敢撇帐,不良资产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效益,反而会拖累公司效益,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是只好崩盘的,2006年以后,会有很多家电企业崩盘,顾精于收购公司,当很多家电企业崩盘时,顾会有很多机会的。李博士认为顾是有王者之气的,未来中国家电之王当属于顾。坏帐总是要撇的,而且是越早撇越好,早撇早轻装上阵,科龙撇得最早,而且撇得很干净。今后可以笑看别家崩盘了,顾在这里已得先手,相信他会以科龙为大本营,成为旗舰,收购一系列家电公司,而最终称王。

基于这四大理由,李博士坚持要做科龙股票,我被李博士说服了,同意李博士做科龙股。直到郎顾之争发生。我和李博士都决定出货退出。由于退得早,我们还是赚了钱的,但李博士说非常可惜了这支股票。

直到听说证券会对科龙立案调查,我和李博士都对顾很惋惜,认为顾可能由于收购的速度太快了,挪用了科龙的资金,而被证监会抓到了,但后来看到顾的举报信,我们才知道顾是倒在证券界最黑暗的势力之下,后来毕马威被科龙董事会公告的报告报出来,我和李博士不由得对顾更加崇敬了,顾这几年收购了很多公司,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居然没有挪用科龙的资金,而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而顾却没有挪用科龙的资金,顾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顾在国外确实是得到了真传,在中国证券行业这么自律的人是没有的,顾案真是一个冤案,正如顾的说的那样,匹夫无罪,怀璧之罪了。

顾雏军被捕后,李博士很内疚,李博士认为正是他这几年经常甚至不分场合地为顾雏军鼓吹,终于使证券界最黑暗也是最凶残的一帮人叮上了科龙,而最终导致怀璧之人坐牢,格林柯尔集团崩盘。

不过,我不同意李博士的看法,我劝过李博士,要他不要内疚,因为整顾和科龙的,肯定不是证券公司干的。证券公司即使想要科龙,也是一定要连顾和他的团队一起要的,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证券公司是不敢玩一个过百亿销售额的家电公司的,整顾的手法,更象一家家电公司和证券界恶势力勾结在一起的联合行为,只有家电公司不在乎科龙管理团队的被捕,因为他们自己就有家电企业的管理团队,相反,把前管理层逮捕起来,更方便进入企业的接管。而家电企业对于科龙的状态是很了解的,他们有自己的情报。所以我劝李博士不要内疚,估计他以往随口说的话,不会是顾被捕,以及格林柯尔集团崩盘的罪魁祸首。

陈总确实是专家,陈总这些话,真是醍醐灌顶,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不失时机的问道:“你说顾案是一家电公司与证券界的恶势力相互勾结的结果,请教老师,你是否知道是哪一家家电公司啊?”

陈总不加思索的马上接着说:“我和李博士一起分析过,基本上能知道是哪一家公司。”

首先从刘兴强说起,刘兴强此人在证券界名声很坏,一向以胆大妄为,老奸巨滑而又心狠手辣而著称,刘兴强当广东证券监管局(包括它的前身广东监管办)的头头已经十多年了,此人身价肯定不下五千万。甚至可能过亿。如果那一家公司给刘兴强几千万,比如三千万、五千万,刘是不会接这个活的。谁都知道科龙是一个H股公司,如果对科龙立案调查,弄不好是很难在香港下台的,香港的H股市场也不是刘兴强可以控制的。坦率地讲,范福春也是不敢轻易对一个H股公司动手的,到目前为止,科龙是唯一一家H股公司被中国证券会立案调查的,而此案范福春不下水,是搞不定的,首先科龙的立案调查,仅凭刘兴强那封2.76亿美元担保的诬告信,没有范福春的把持,控制和捣鬼,那么对科龙的主要调查是根本通不过主席办公会的。而要让刘兴强、范福春下手立案调查一H股公司,刘兴强没有1个亿,范没有5千万是搞不动的。加上其它费用,也就是说这家家电公司不出两个亿人民币是不可能搞得动的。

另一方面,这家公司要给刘兴强一个亿,这家公司必须是与刘兴强有多年过命的交情,不然你即使给1个亿给刘兴强,刘兴强也是不敢要的。因此,那就排除了外省的家电公司,比如,海尔、海信、小天鹅、长虹这几家公司。应该在刘兴强管辖的上市公司里找。当然康佳也就可以排除,因为康佳归深圳证券监管局管辖,不归刘兴强管。同时,康佳是一国营公司,出2个亿贿赂是没有办法走帐的。格力虽然归刘兴强管辖,但格力也是一国营公司,这笔巨款也是没法走帐的。TCL是归刘兴强管辖,但TCL是整体上市的公司,因此TCL公司全部是上市公司,因此也存在没法走帐的问题。创维的自身都不保,当然不会有精力整人了,格兰仕不是上市公司,因此很难相信,格兰仕的老板会与刘兴强有多深的交情。因此,实际上只有一家公司最有可能,这就是美的集团,美的股份是上市公司,美的集团是私人公司,而且美的集团有一定的规模,出二三个亿的贿款都不成问题。美的与科龙同域,对科龙应该是非常了解的,也就是说科龙的优秀状态美的很清楚。特别科龙到2004年,上交税收几乎增加了200%,这一点最能体现科龙飞跃发展的优良状况,而同域税收都是相互比着的。你不比,政府官员也是要比的,所以美的对科龙总体状况是非常了解的。

另外,刘兴强与美的老板何厚键的关系很好,他们是多年的铁杆朋友,圈内的人都知道,刘兴强经常周末去和何厚键打高尔夫球,周末就住在顺德,有一次广东证管局的一个小组要到美的去做例行巡检,车都走到半路上了,刘兴强硬是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并且把他们大骂一顿,这在广东证管局是众所周知的,这不是什么秘密。另外,广东证管局一位朋友告诉我,刘兴强的胞弟刘兴龙有一家贸易公司,每年都与美的有几个亿的生意往来,由此可见,刘兴强与何厚键的交情是非常之深的,因此,刘和何有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感情基础和互信基础。

这次顾雏军的举报信在网上公开之后,广东证管局的所有的人都认定是刘兴强拿了美的巨额贿金后而精心策划的一场限制科龙及整死顾雏军的阴谋勾当。”

真是石破惊天,我和教授感到一团迷雾的东西,陈总的一席话,说得很透彻,几乎是很难与辩论。分析得一点漏洞也没有,我情不自禁地对陈总说:“老师,您的这一番分析,真是有根有据,又非常合付逻辑,我觉得您的本身都是非常非常聪明的人,您们对顾雏军的推崇,是不是英雄敬英雄呢。”

陈总说:“我和李博士真的是很推崇顾雏军,特别是最近他与海信签完了科龙股权过户协议之后。第一,我听深圳银行的朋友说,格林柯尔的所有贷款都用广东格林柯尔担保的,这位朋友还说所有的银行都查封了广东格林柯尔拥有的科龙股权,这次的成交款为6.8亿,听网上说顺德区政府再借2.2亿给广东格林柯尔,以便于解封股权,以使海信过户,可见顾向所有银行借款总和不超过9个亿,不然是一定要走拍卖程序的。格林柯尔集团收购了这么多公司,其银行的总贷款是不足9个亿,看来格林柯尔的资产质量真是太好了。在证券界,老板坐牢,而公司不破产的,顾是头一个,真是了不起的人物。

另外,既然顾能还上所有银行贷款,为何还抓他坐牢,这就足以可见其中有鬼了。”

我赶紧把我整理的教授的观点给陈总看,我告诉陈总,教授认为这个利益集团抓顾是为了封口,而且教授怀疑有一职业犯罪集团在操纵这一场冤案。

陈总看得很认真,看完后重重的喝了一口茶,从口袋掏出烟来,抽出一支,放在鼻子下边闻一闻,又放到了桌子上,我耐心看着陈总思考,等待陈总惊人的评论,终于陈总开口道“我完全同意教授关于逮捕顾及其同事是为了封口之说,按照证券行业的习惯,只要能把钱还上,还抓人是太奇怪了,因此,教授关于封口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很可能就是事实的真相,证券公安使用侦听手机的手段是很正常的,通常被立案调查的公司,同时都会进行手机侦听的,从2005年初开始,证券会为了加大打击证券犯罪的力度,特别规定,一但立案调查,同时就进行电话侦听和监听。因此,关于封口之说,是非常可能的。最后,教授关于职业犯罪集团之说,我有保留。”

我非常诚恳地请陈总指教,陈总说:“证券界的利益团体,不象社会上的黑社会那样,老大后面每天有保镖、马仔,你干什么,他干什么,有严格的分口,纪律严格,下对上,毕恭毕敬。

证券行业不是这样,比如这次这个利益集团的组成,就可能这样的,何厚键要刘兴强帮他恶意收购科龙,刘感到没有范福春,他搞不动,那他就会找范,然后感到没有公安抓顾,也最终搞不动,那么他就去再找当地官员,也许当地官员是何厚键找的,钱是何厚键付给刘兴龙的。刘兴龙负责再分配钱给各个成员,这样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如果顾案结束了,他们之间仍然是朋友,但各忙各的了。证券界的利益集团通常就是这样的。

不过教授说得有道理,从这个集团调动公安这些有效力,可以相信,这个利益集团各成员之间,以前是有过相关勾当的,是一起干过见不得人的事的,至少他们两两之间以前是一起干过肮脏事的,比如刘和何是一起干过脏事的,刘和范又是一起干过肮脏事的,何和另外一人(不妨叫A)也是一起干过脏事的,A可能和另外一人(B)也是一起干过脏事的,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互相非常信任,而且效率很高的犯罪集团,这次范刘何的利益集团就具有这个特征。就象社会上所说的那样,两贪官也好,一个贪官和一行贿人也好,通常他们都是先去一次卡OK,泡桑拿,直到有一天,他的终于一起嫖小姐了,那他们就可以互相信任了,进而就进行钱权交易了。

证券界之间,嫖妓是不算什么的,也是不怕你说出来的,证券界之间如果以前没有百万级的金钱交易是淡不上相互信任的,只有他们之间有过几百万的金钱交易,他们才会互相信任,也就是说何与刘、刘与范、何与AAB都会有几百万的钱权交易的历史,否则他们是不敢贸然搞这么大的案子。

看来,教授不仅对法律很高明,而且对社会上各种犯罪方式,包括证券犯罪方式也是很了解的。”

我马上得寸进尺的说:“老师,你是否愿意见见教授,大家一起研究研究呢?”

陈总马上说:“这次还是先算了吧,以后看情况后再说吧。您明天上午9点钟再来一趟可以吗?我今天把教授的观念再细想想,再跟李博士通个电话,听听他的观点和看法。”

我当然没问题了,我说我明天准时来,然后就与陈总告别了,出了酒店,我打电话给教授,问教授今晚能否有空接见我,我想把陈总的观点向他做个汇报,听听他的指教,教授很高兴,说我可以在晚上8点去他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