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点纲领性想法,如果你不懂 “上戏” 是什麽意思就 不要勉 强自己看下去. 下面的段落可能是一个系列,也可能系列不下去.这些小花絮不过是 “艺海”逸趣, 自己是在做 一些发掘整理的工作, 怕过几年没人提起, 连自己都忘了. 取乐 而以,当事人旁观人 千万不要当真.更不是<名伶往事>也别费心给禁了.有话好商量,文字的东西总是可以更动编辑的,实在不满意就删节掉落干段落也就是了.
1
最近长城平台在加拿大落地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平台 必须要用一种数码盒才能收看,虽然一直就有好几个这种数字盒却从来没认真用过它.这几日偶尔瞟一瞟国内舞台真是惊讶,一帮帅哥靓女师爷师姐的火树银花激情澎湃,比当年更是红火几分(但主持人大多还是脸足脑不足,这是后话).另有一则小新闻激起我的万种闲愁,一腔酸气. 北京电影学院又招生了,几千人蜂拥而来,连周边的小生意人都个个笑得跟明星似得.电视台采访了一个从安徽来的怀揣明星梦的少女.少女一家人包月住在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一番憧憬几多伤感.
其实艺术学院招生不是近几年才热的,早就在热了,只是还没热到这种尽人皆知的程度.那年我的一个同室贾咪(以下各人等均不用真名以免日后尴尬.)如今在影视编剧界也算炙手可热的人物.那个<茉莉花开>就是出自他手.
那年他19岁不到,留个寸头,有点小虎牙,穿件浅黑色的两边开衩的法国式西服,开始见面总是不先说话,一幅城府很深的模样.但不久到了麻将桌上,就经常把饭票押上,犹犹豫豫地想再耍几把得天真.就是这君在入学报到前到中学老师那里辞行,老师觉得很是多余.
安慰他: “没考上川大中文系,考上上戏也比上大专好”.
这是当时四川省会中学老师的认识.社会上普遍不懂中戏,上戏,北电,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是怎麽回事.入学之后还经常会被人问起学得是哪个地方戏种.问得多了就来懒得解释:京剧沪剧黄梅戏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