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29年,废除科举,徽州开创了新学。不仅建立了初等教育,也开创了中等教育。尤其是民国之初,中等师范,初级中学应运而生。到20世纪末,徽州几所老资格的中学,已经度过八十岁生日。这些老学校优美的教学环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当然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中潜在的教育力量,无形地影响着徽州的莘莘学子,那就是徽州一脉相传的教育传统。
在休宁中学的校史馆里,高悬着一块匾额,上面有四个大字“斯文正脉”。这是休宁还古书院的遗物。休宁中学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胡晋接先生亲自题款,把它当作校训保护下来。在胡校长的苦心经营下,学校曾获得“安徽学府”的美誉,蜚声海内外。
黟县中学有一座碧阳书院,碧阳书院始建于明嘉靖42年,也就是公元1563年。老教师们说,这里原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书院只是其中一小块。在这方石碑上,镌刻了当年建造这座书院的意旨和规条。书院右侧的宠教祠,以及镌刻在墙桓门额上的“源头活水”四个字,都表达了徽州人尊师重教的大众心理。表达了徽州人对于家乡弟子的希冀。
歙县中学的校门口矗立着一座牌坊,这是乾隆年间建造的甲第坊。历代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解元的名字都镌刻在上面。这些曾经的光耀自然与书院有关。而校园另一端的林荫处,就是赫赫有名的古紫阳书院的遗志。朱熹的父亲曾在这里读书学习,校内的明伦堂,还有着乾隆御书的“百世经师”和康熙御书的“学达性天”两块匾额。这些保存完好的文物,都显示了这个地方不同寻常的光辉业绩。
歙县雄村竹山书院的建造同样起源于徽商。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富甲天下,但却有着浓重的儒家情怀。在辗转病榻,弥留人间之际,曹堇饴再三嘱咐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当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阁,修书院。由曹景廷、曹景宸兄弟捐资建造的竹山书院终于建成了。族人立下规矩,中举的人,可以在院被种植桂花一株以示嘉勉。从建成到现在,园内桂树已有几十株。平日里郁郁葱葱,到初秋之时满庭桂花香飘数十里。这香气无形中也成了激发子弟的一种动力。“文昌阁”飞檐画栋,八面玲珑。阁高三层,每层每角都悬有铜铃,微风吹动铃音回响不绝于耳。竹山书院在此之后果然出了不少人才,这当中最有名的,当首推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尚书。曹文埴曾官至户部尚书,而曹振镛则官至军机大臣。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代,雄村曹姓学子中举者就多大52人之多,其中还有状元1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村落,就因为有着书院,英才辈出,人
文荟粹了。
当然在徽州竹山书院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明清两带徽属六县共有书院54所。这是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桂枝书院的遗址。据考证,桂枝书院建于宋景德4年,也就是公元1007年,是安徽省建立最早的书院。桂枝书院曾为胡氏宗族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儒学人才。据统计,出现过20多位著书立说的人,有40多人中举人中进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著名学者胡适,从小也在这个书院里苦度过。
书院,作为府学,县学以外的私立教育机构。它最耀眼的作用就是向科举输送考生。一旦金榜题名,那将是人生命运的大转折。矗立在歙县大街上的八角牌坊,就是为了旌表大学士许国而建的。许国就是科举出身的佼佼者,后来当上了皇帝的老师。这同样也是两座古旧牌坊,他们位于旌德县江村。这是一对父子进士牌坊。
这两座牌坊建于明代,是为了旌表江氏48代江汉和49代江文敏父子而兴建的。横梁一面书“青云直上”,另一面书“金榜传芳”,都代表着徽州教育史上的一段辉煌。在徽州,“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或者“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类的科举故事不胜枚举。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徽州,书院与地方文化,以及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书院所代表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地方的社会风气。同时这种教育本身还给徽州带来了很大的文化积累。不仅仅是人才,更重要的是为这个地方积淀着底气,为这个灵秀之地,培养着一种人文力量以及地域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