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第10集:民间光华

(2006-06-14 01:55:38) 下一个
        安徽省休宁县的万安镇,是徽州罗盘的故乡,不要小看这些罗盘,它就是最初的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初罗盘是用于航海以及地理风水的测试上,在明代徽商兴盛的时期,曾诞生过大批海商,航行在东南沿海一带。因为徽商的发展,航海业以及建筑业的兴盛,徽州民间罗盘的制作也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这家罗盘店的祖先在明代就以及从事罗盘的制作了,然后时代相传,到现在已是第七代了,这样继承和发扬祖业,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徽州民间似乎很多。他们散落于青山绿水中,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但他们丰富的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民间文化决定了徽州文化在整体上不单一浅薄,更像是一座埋藏着无限矿藏的宝库,博大精深,深不可测。

  祁门县新安乡株林存余庆堂宗祠,祠的内部就是一座完整的室内剧场,祠的一端是高出地面两米的镜框式舞台,舞台的两侧是封闭的副台,表演区的后面有化妆室,观众厅分为前低后高的两层,高层仿佛是楼座,两侧还有类似西式剧场的包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藻井式彩绘,天花板妆饰把剧场装扮成花戏楼。

  这座砖木结构的戏台建于清同治年间,中西合壁的建筑样式,自然与祁门商人的见识有关。清光绪以前,“祁红”在东南亚、在日本已经走红,祈商“贩茶浔沪”、“远客粤东”人数众多,于是把镜框式舞台、侧翼包厢、封闭式剧场这样洋讲究,搬进了深山老林的村落中。于是徽州在静谧地向前发展时,总是时不时地在某一个旮旯里响起快乐的清唱和锣鼓声。


  古戏台在“一府六县”的城乡里,还能见到不只一处。古徽州是中国的戏曲之乡,徽戏流行于安庆和这里。乾隆年间,徽商把家乡的徽班带到了扬州,户部尚书徽州人曹文埴数次亲自操办了乾隆皇帝南巡。乾隆对于徽商迎驾的徽班和徽园喜爱有加,当乾隆八十大寿时,四大徽班抓住了发展的好时机,从扬州北上进京贺寿演出不仅红极一时,还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大徽班进京就是从扬州进京的,不是从徽州进京的,以徽州的戏曲为基础,徽州人把它培育起来的。所以皇帝下江南,徽商一次一次的接驾,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就看过徽剧。

  同治年间,皖南的正规徽商和业余的“鬼火班”依然很活跃,“同庆”、“阳春”、“庆升”、“彩庆”是四大名班,百姓称它们为京外四大徽班。“庆升班”就是曹文埴的儿子军机大臣曹振镛的家班子。更值得称道的是祁门县还保存着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目莲戏。在2002年黄山市民间艺术文化周上,祁门县代表队就曾演出目莲戏《起猖》。明朝祁门人郑之珍编撰了目莲戏的剧本《目莲救母劝善戏文》。

  台上演出的是最有刺激的“跑五猖”的场面,人鬼同台喷火烧冥钱。祁门县栗木村依然保存着目莲戏的剧本、戏箱,这些演员都是村民,使他们引以只好的是如今还能上演这出古老戏剧中最惊心动魄的场面。徽州还保留着明清乃至唐宋之前的很多遗风和古俗,这表现在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各个方面。形式有歌谣俚语、竞技游艺,以及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

  在这些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徽州民风富有情趣的一面。得胜鼓长期流传在徽州的民间,起源于古代战争的击鼓助威,欢庆胜利,后来渐渐的发展成为在祭祀、庙会时的习俗。每逢一些庆典活动都要打起鼓跳起舞来。跳钟馗是舞的一种,徽州民间端午时往往都借助于“跳钟馗”来驱邪祈福。徽州的民间艺术还有手龙舞、花轿、布龙、游太阳、十番锣鼓等等。这些民间艺术都是徽州民众真性情的流露,暗藏着古代徽州民众的生活理想,有着一种超越道德伦理正统文化之上的音容笑貌。

  徽州就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在正统文化之外,在青山绿水之中,还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东西像流水一样生动活泼,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绩溪县伏岭下这里原本也是徽戏之乡,清道光年间这里就有徽戏童子班,沿袭了一百多年,如今徽戏没有人会唱了,但人们常聚在一起唱唱京剧和黄梅戏,渴望找回戏乡的欢乐。这些民间文化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审美功能就像是夹杂在主旋律里面的欢乐笑语,它增添了这个块乐土的灵秀,使得徽州有着更广意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