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儒学沃土
(2006-06-12 21:40:33)
下一个
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列的闻名遐迩的建筑。据考证,明清时代,徽州一共有数千座牌坊,直到现在,仍存有104座,牌坊的意义有点类似西方的纪念碑,它用来旌表那些用传统价值观所判定的优秀人物。透过一座座貌似凯旋门的牌坊,能够透视徽州人的内心世界,洞彻他们的精神目标,从又一个侧面,清楚地认识徽州文化。
在东距歙县县城12华里的堂樾村的大道上,屹立着明清时代的七座牌坊。他们都属于居住于堂樾村的鲍氏,三座建于明代,四座建于清代,无非表彰父慈、子孝、妻节,其中有两座是为女人而立的节字坊。歙县妇女节烈之风特甚,据《民国歙志》记载,明清两代仅堂樾鲍氏家族就有节妇烈女59人,在堂樾村,甚至建有一座国内绝无仅有的规模比男祠还要宏伟的女祠,女祠取名“清懿堂”,取“品行清白,懿德美好”的意思。祠堂中,将堂樾鲍氏节妇烈女按世系顺序排列,让族中女性四时祭祀并奉为楷模。
徽州,不仅是财富的聚焦地,而且有坚定信奉儒学准则、身体力行的群体,因为徽州正是程朱理学的故土。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他生长在福建武夷山区,5岁时跟随父亲回到徽州,一直到14岁才重回武夷山。
这是歙县的紫阳书院,当年,朱熹的父亲就在这里读书。婺源县的文公山,原名叫“九老芙蓉尖”,在山林深处,至今仍完好的保存着朱熹第四世祖朱维甫妻程氏之墓,墓碑上的字是朱熹题写的,南宋淳熙三年,时年47岁的朱熹,率族人登山扫墓,亲手栽下象征24孝的24棵杉树苗,呈阴阳八卦形,借此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大孝之心。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沧桑,尚存16棵,这16棵参天大树,如今已被誉为江南杉王群。朱熹的祖墓有好几处,而惟独此处的这些参天大树,是朱熹留下的有生命的遗物。
朱熹在琢磨和探索自然的规律之后,真诚而旗帜鲜明的将一些社会的伦理,定义为“天道”、“天理”,人们应该“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在更大程度上与徽州的民风是极其合拍的,也符合徽州人的人生标准和心态。朱熹曾两度回徽州省亲,在徽州讲学,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在徽州走红了600多年,对徽州文化以及社会习气产生了很大影响。徽州人喜欢读书,徽商“贾而好儒”讲诚信的风气,都可以说是来自朱熹理学的重大影响,但是,这种道德标准的过分使用,必然造成了人心和情感的萎缩和坚硬,在徽州,对于义理的近乎变态的迷信,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残酷的非人道标准,这样的结果,使大批“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献身。当一种思想变为一种绝对的标准,用来强制执行时,实际上,已经意味着真理已经踅身而走了。
这是位于屯溪隆阜的戴震故居,在喧嚣的城市边上,它显得冷清静谧,不带尘烟。(戴震纪念馆馆长 李明说)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考据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一生,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
戴震,字东原,徽州休宁人,自幼生长在家乡,作为中国近古的一个大思想家,他的一生很是落魄,直到51岁时,经《四库全书》总纂纪昀的推荐,入《四库全书》馆为专职纂修。53岁那年,又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职务,不久,因积劳成疾,戴震死在任上,灵柩由夫人率子运回家乡,葬于屯溪城郊8公里处的休宁县商山乡孝敬村山头。在墓碑上横镌“隆阜戴氏”,中主刻“皇清特赐进士出身 文林郎 林院庶吉士 考东原府君 妣朱氏孺人合墓”,碑文是戴震的弟子,段玉裁的女婿,清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所题书。墓地周围,山清水秀,阡陌连绵,墓后层峦叠嶂,苍松滴翠。如今,为了方便游人参观,当地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出工出钱,修了一条通往墓地的山路。
作为徽州骄子的朱熹和戴震,各自的时代里代表着时代思想的高峰。(李明说)在天理和人欲这一方面,朱熹呢,他是主张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天理和人欲呢,也就是社会道德伦理和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戴震主张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社会道德伦理不能分开。
他们之间的思想交锋,与其看作是一种思想的分歧,还不如看作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而且他们的思想还有大同之处,都是希望人们有来自义利与理欲恰如其分的幸福。从朱熹到戴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历史的趋势,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