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安徽花鼓灯

(2006-06-10 14:55:21) 下一个

        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艺术中有着广泛影响,是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被誉为“东方芭蕾”!

一、花鼓灯舞蹈

        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主要由舞、歌、锣鼓演奏组成。是安徽省流传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

        花鼓灯主要流传于蚌埠市、淮南市、怀远县、凤台县、颍上县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的二十多个县、市(颍上县、凤台县、怀远县、淮南市、蚌埠市、阜阳市、阜南县、蒙城县、涡阳县、寿县、霍邱县、六安市、长丰县、五河县、利辛县、固镇县、宿州市、濉溪县、定远县、凤阳县),约三万平方公里面积,七百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是全省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参与活动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是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花鼓灯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资料可作肯定的说明。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民间传说,宋朝河南省陈州一带,遭受灾荒,民不聊生。包公放粮赈济,百姓为感恩德,以“玩鼓灯”的形式欢庆,相沿至今。宋代以来,以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简单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构成了花鼓灯艺术的主要内容。花鼓灯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俗特征。兴盛时期,花鼓灯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怀远、凤台和颖上三大地方流派,涌现了《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完整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蚌埠市怀远县的3.28涂山庙会,迄今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怀远县常坟镇、蚌埠市郊区秦集镇冯咀村的正月十五灯会均有百年历史。

二、花鼓灯的构成

        花鼓灯的角色。花鼓灯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兰花”旧时一般都是男扮女装,使用的道具为手巾和折扇。“鼓架子”按分工不同,又分“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伞把子”。

       花鼓灯的舞蹈。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和兰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一些著名艺人都因有自己的绝招而博得观众的爱戴。

       花鼓灯的套路。长期的艺术实践,使花鼓灯的演出形成了较固定的传统套路。演出一般分为上三路(指“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中三路(指对唱和后场小戏部分)和下三路(指舞蹈表演部分)。套路大体是,先是开场锣,接下依次是“文伞把子”或“丑鼓”出场、“武伞把子”上场、大花场、小花场表演、最后是 “盘鼓”或后场小戏表演。

       花鼓灯歌。演唱是花鼓灯艺术的组成部分。花鼓灯歌的曲调有的善于抒情,有的长于叙事,多在大花场、小花场中间由鼓架子或兰花独唱,可长可短,即兴性强。

        花鼓灯锣鼓。锣鼓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紧凑,感染力强。根据花鼓灯舞蹈的演出、情绪需要构成其独特的艺术性。即可以作为舞蹈的伴奏音乐,也可以独立演奏。锣鼓节奏形式多变、欢快高亢、健美而有力度,演奏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边走边打边舞的艺术特点。




三、花鼓灯的艺术流派

        花鼓灯艺术风格,总的来说是:热烈、奔放、敏捷、灵巧、优美、细腻,具有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美学特征,体现了汉族民间歌舞的特点。

        花鼓灯因其历史悠久,流行地区较广,参加活动的人数众多,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流派。其中,“兰花”有十多个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冯派、陈派和郑派;鼓架子主要以石金礼和钥洪云为代表。

        冯派,代表人物是冯国佩,艺名小金莲。他动作大方,潇洒大方,他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俊俏妩媚,脉脉情深。他继承了花鼓灯艺术的精华,又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以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为核心的冯派艺术。他所创造的“野鸡溜”“斜塔”“拐弯”等舞蹈动作,具有热烈奔放、表现力强的特点。

         陈派,代表人物是陈敬芝,艺名一条线。他表演细腻,动作盈盈秀丽,以颤颠的动作特点和优美多变的手巾花扇形成了“颤、颠、抖”的风格特点,在花鼓灯艺术流派中独树一帜。

        郑派,代表人物是郑九如,艺名小白鞋。他的舞蹈最大特点是动作舒展、洒脱、敏捷,干净利落,节奏性强。他善于塑造温柔、典雅、热情、潇洒的闺秀形象,他对花鼓灯动作的选材、设计、组合,都服务于塑造这一形象,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石金礼, 艺名石猴子。其舞蹈步法灵活多变,表演风趣,各种筋头技巧飘而稳,形成了表演上的特有风格。

        钥洪云,艺名钥小水子,其鼓架子筋斗技巧奇绝多变,架式舒展洒脱,动作稳健大方。

        常春利(已故),艺名老蛤蟆,著名鼓手。演奏功底扎实,技法节奏变化多端,又熟悉花鼓灯舞蹈表演,与演员配合巧妙和谐,具有催人欲舞的力量。



四、花鼓灯艺术的社会影响

        花鼓灯源自民间,具有强烈的自娱性和表演性,既是供他人欣赏、娱乐的艺术品种,也是表演者个人最充分的情感的宣泄和艺术享受。在灯场上往往是表演者如痴如狂,围观者如醉如迷,尽兴而归,流连往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怀远县和蚌埠郊区农民祖祖辈辈、男女老少都玩灯,乡乡村村都有灯班,素有“千班锣鼓百班灯”之称。每逢佳节农闲之时,人们通宵达旦地玩灯,所谓“玩灯玩到两头红”即由此而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花鼓灯艺术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注。民间艺人如冯国佩、陈敬芝、郑九如等开始传艺给文艺工作者。1951年,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到蚌埠学习花鼓灯艺术,同期,蚌埠市花鼓灯民间老艺人冯国佩晋京传艺。1953年,花鼓灯参加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引起轰动。之后,广州、西安、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专业团体纷纷请艺人前去教学,有的派人来安徽学习。1958年,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吴晓邦率天马舞蹈工作室来蚌埠市怀远县采风,对花鼓灯舞蹈的收集、整理和创作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北京舞院等艺术院校将花鼓灯列为中国民间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几十年来,在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花鼓灯艺术作品,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