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学校的学制是从学前班(kindergarten)开始的。去年八月,语言和社交发育相对滞后的小儿子弟弟该上学前班了。经过长考,我和先生决定放弃辖区内全加州考分排名前十名的小学,改送他去学区里一个不以考分为教学目标的抽签才能取得入学资格的小学。在做这个决定前,我同弟弟将来的学前班老师Vicki有过两次接触:第一次是去年上半年学校的“下学年度招生说明会”。Vicki代表学前班老师们介绍学前班的教学概况,印像很深的是她回答家长的问题时讲的一句话:只要你愿意把你的孩子交给我,我就有办法教好她(他)。第二次接触是我们抽签拿到入学名额后,同校长就弟弟是否适合这个学校辨论。Vicki旁听了我们的激辨后同意我的“结论”:即然大家都不确定弟弟是否适合这个学校,为何不让他试试再下结论呢?
再过两周,弟弟就要从Vicki的学前班毕业了。下学年弟弟会继续留在这个小学读一年级。尽管我们还在继续思考到底哪个学校是最适合的学校,一年来我们至少验证了现在的学校是使弟弟感到最开心的学校,Vicki是目前为止弟弟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几周我们得知Vicki被学区评为年度老师)。
根据学校的校规,每家的学生家长每周要在班里做四个小时的助教,每个助教要接受九次,每次三小时的“职前培训”, 每月各班要开一次家长会。通过近一年的助教和其他义工活动,我真正实现了同弟弟一起上学的愿望,同弟弟的世界更接近了,也亲省感知了什么是“最好的学前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