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应该怎样过
-2005.3.20于IEHK办公室
一眨眼,这里已经是春天了,根据德国的日历今天是立春,可能跟国内不太一样,倒是记得按国内的农历算是年前打春的。这几天气温有10多度,天气很好,偶尔飘着朦朦细雨,真的很适合旅游。
上个月想约教授谈谈,可是一直没机会,周五(也就是前天)晚教授来找我了,很意外。他是想问我中国导师的email,后来得知他05年11月去中国开会,并且打算访问我们实验室。他问我进展怎样?我说,确实是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了问题我不知道该去问谁?因为没有试验、没有具体的项目,所以和德国人几乎没有交往。再比如,我可不可以参加去工厂的实习或者科研项目……他把我的问题都记下来了。其实这些问题上个月和副所长谈过了,只是至今没有回信。
他又问,现在对周围的环境是不是都了解了、倒过哪些地方?我说还没有去过哪里。他指着窗外,说“你看,外面的天气多好啊!要让自己过一个美丽愉快的周末!周末不要在实验室看这些专业书。给自己列一个计划,比如什么时候去哪里旅游,天气好就去旅游,不好就去博物馆参观”。他又拿笔给我写了一些地名,告诉我那里都有什么特色和名胜,还告诉我去哪里买票。
我说,那这就是我的周末作业吧,他说你说的问题也是我的周末作业。教授人非常好,好得让我难以接受。那么大的一个教授,和我这么一个小卒交谈,不仅仅是读书还有如何生活,感觉有如父母。其实,实验室中这么多人,只有教授的德语是我听得最明白的,因为他总是能够想到我是外国人,所以说话会特意放慢速度,并且说得非常清晰。其他的德国人,说话都是很快的,而且我第一句没听懂,他们马上说英语,现在的我英语还不如德语呢!当然这全是我自身的问题,读到博士了,还不会说英语,在老德眼里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我自己也觉得很是汗颜啊。
每次和教授谈完话,我都会想起我的父母和我国内的几位导师。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儿行千里母担忧,爸爸妈妈非常想念我,每次打电话,都是注意安全啊、注意饮食啊、别累着啊。可是他们自己却勤俭一辈子,已年过半百却仍在辛苦工作,吃穿住都是非常之简单。
国内的几位导师也都是学问大得很、架子小得很的人,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我想应该称作是“身教大于言教”吧,我个人从中受益菲浅。尤其是导师那种让人难以形容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节假日、周末对他们有其名无其实。因为他们是导师,因此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路上遇到都要前鼓足勇气再冲过去打招呼或者赶紧绕行。当有大事情要找到导师时,才发现原来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都是表面对我们要求严格、心里却时时替我们着想的。
教授说得很有道理,要张驰有道。只是英语德语比别人都有差距,课题的进展也很慢,因此很难给自己放假去旅游,不过事实上周末的工作斜率也确实是很低。叔叔也告诉我,要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心情,心情好自然一切都好!虽然我会遇到困难,但是家人会在后面义无反顾地支持我!
人啊,真的是越大,烦恼越多。一个同学说,她很怀念从前去我宿舍吃面条的日子。我又何尝不是呢!从前能在宿舍吃一碗自己煮的面团,就觉得生活是这么快乐!
我的几位很要好的朋友,年龄比我大的或者比我小的,现在却是这样对我说:
“你已经30岁了,你还能再有几个30岁呢?所以呢,不能只工作,想旅游就去旅游,想买衣服就去买,想吃什么也不要犹豫,不要攒钱,不要节省,免得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没有机会再去享受这一切,即使你再有钱”。
我明白,他们说得是对的,只是我很难做到。30年来已经习惯的东西或者说是个性,能在一夜之间就转变过来么?
日子仍在继续,日复一日,没有什么变化,平静得就像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没多大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