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是应许之地还是海市蜃楼? 影评<革命路> by acme

(2009-03-03 11:31:35) 下一个

------ 评电影 < 革命路 Revolutionary Road>
by Acme

这部电影就像红楼梦里的那面风月宝鉴 , 看正面是一样 , 看背面是另一样 .

看正面 , 这部电影展现一对婚姻不合的夫妻 , 看背面它描写的是人们不甘心被琐屑的生活吞噬企图 “ 越狱 ” 的故事 . 看正面这部电影貌似表现一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夫妻空虚 , 争吵 , 各自婚外偷情 , 最后妻死家散 , 看背面这部电影描写的是现代大工业化生产的社会下 , 人 , 这个万物之灵长 , 被整齐划一 (institutionalized) 个性被泯灭 , 其中没有完全丧失灵性和憧憬的个别分子如何倍受煎熬 , 最终被戕害 , 更残忍的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手 .

电影描写的是住在康涅狄格州的 Wheeler 夫妇 , 他们有两个孩子 , 一个漂亮的房子 .

一般的人只看到女主人公 April Wheeler 是这个小家庭里不甘心于琐碎的现实生活的那个 “ 革命 ” 的驱动力 , 而把她的丈夫 Frank 看成那个阻碍力量 . 其实正是他第一次给 April 勾画了那种充满灵性的生活 , Frank 从一开始就担当了 April 精神上的启发者 . Frank 对 April 描述巴黎 “People are alive there (in Paris). Not like here…. I want to feel things, really feel them. How.is that for an ambition?”(那里的人是真正有活力的, 不像这里. 我想地感知世界, 真正地感知世界. 这样的野心怎么样?) 这段话在我看来是电影的 “ 文眼 ”. 这正是 April 最初被 Frank 吸引的原因 , 是他们俩爱情的基础 . 所以他们是同道中人 . 繁重琐碎的生活 , 令人厌恶却要勉强维持的职业 , 频频爆发的夫妻争吵压得两个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 他们开始想象搬到巴黎一切就都会不同了 , 巴黎成了两个人心中的应许之地 (Promised Land).

生活对女人是艰难的 , 对男人也不容易 . 女人日复一日埋在琐碎的繁重的家务之中 , 消磨着青春和热情 . 男人为了家庭的责任 , 日复一日的去上班 , 一天十几个小时干着自己没有激情的工作 ( 更不要说这个年代女人同时也要上班 ). 影片前部分 Frank 去上班的情节给我印象深刻 . 所有的男人穿着类似的西装 , 戴着类似的礼帽 , 由各自的家汇聚到火车站台 . 无数的男人坐上火车前往工作的城市 , 类似地看着报纸 , 在同一个车站下车 , 分散到城市的四面八方 , 为了谋生糊口去消耗这一天的生命 , 天天都如此 . 这个画面让我联想到一个有名的默片 影片反映大工业化生产的社会对人的异化 . 里面有一个镜头 , 人们排着队如行尸走肉一样进入那黑洞洞的所在 ---- 上班 . 另一边的人排着对如行尸走肉一般从那黑洞洞的所在出来 --- 下班 . 实在是沉闷压抑至极 , 却又形象至极 .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不是每天天蒙蒙亮就开车或乘车去上班 , 天黑黑的时候开车或乘车回来 . 有多少人甚至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 工作的时候 , 在公司我们要适应 professional 的所谓企业文化 , 那就是成为一部高效运转的大机器里的一个有效率的部分 , 任何个人化的情绪 ( 爱 , 恨 , 伤心 , 失落 , 清高 …) 都会妨碍这个大机器的运转 , 是不被鼓励的 , 我们没法作为人活出我们的真性情 . 而下了班呢 , 照顾完孩子 , 处理完家务 , 通常已经累的只能休息 , 以便第二天能有精力去上班 . 我们工作是为了讨生活 , 我们生养孩子是为了享受乐趣 , 但是我们的生活在哪里 , 我们的享受在何时呢 ? 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深思这个问题的 .

“Plenty of people are onto the emptiness, it takes real guts to see the hopelessness.” (太多的人生活在空虚中, 但是承认我们是没有希望的真是需要点胆量.)

影片中当这对夫妇把他们要举家搬往巴黎去过另一种生活的想法告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陌生人时 , 这个精神病患者一语中的 , 理解他们的初衷 . 这实在是在绝望中的奋起一搏 , 从令人窒息的 “ 监狱 ” 中越狱的企图 .


周围的人对此是什么态度呢 ? 这对夫妻的邻居 Shep 和 Milly 是一个典型 . 他们得知 April 和 Frank 的打算后 , 当面向他们祝福 , 背地里两人先是嘲笑他们的决定疯狂 , 可 Milly 却不能自持的对着丈夫 Shep 哭起来 , Shep 只有心情沉重地安慰妻子 . 诸位看官说说为什么他们这种反应呢 ? 我不同意 Milly 知道自己老公对 April 有感觉 , 所以暗自庆幸 April 离开这种理解 . 因为无法解释后来 Milly 得知对方没走成的开心 . 看看能不能用越狱的例子来理解 . 一群同样在 “ 监狱 ” 里绝望的人 , 突然看到有两个人决定奋起一搏 , 冒险越狱 , 其他留在监狱里的人是什么心情呢 ? 本来认命的心 , 被搅起来 , 联想到人家将要过的监狱外的自由生活 , 更意识到自己处境的悲惨和无望 , 于是对别人艳羡的同时自己痛苦 , 惶恐 . Shep 在 April 去世 , Frank 家散之后对 Milly 说 , “ 我们不要再提他们了 ” . 眼睁睁地看到冒险越狱的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也没成功逃出去 , 同在监狱里的人看了太恐怖了 , 本能的想回避这段记忆 , 宁愿继续欺骗自己活在这个 “ 监狱 ” 中 . 就像 April 大声疾呼的那样 , “People never forget the truth, they just get better lying!” (人们从来没有忘记真相, 只是越来越善于编织谎言.)

Frank 最后因为接受了一个好的工作 , 放弃了去巴黎的计划 . 就像两个相约越狱的伙伴 , 一个接受了招安 , 那另一个则要经历双倍的痛苦 --– 紧要关头被伙伴背叛后的愤恨 , 试图越狱受到的惩罚 . April 受到的惩罚是精神上和肉体上双重的 . 她再也无法在她之前的生活里继续了 , 她说自己 “can’t leave, can’t stay.” 她怨恨 Frank, 从深爱那崇尚灵魂自由的丈夫 , 到最后对丈夫的偷情无动于衷 , 爱情被生活的际遇就这样一寸一寸的磨没了 . 肉体上 , 她自行堕胎导致惨死 , 就是她得到的惨重惩罚 . 有人问 , 她堕胎时候是想自杀还是不想死 ? 我觉得她此刻了无生之趣味 , 对自己的命运充满愤怒和厌恶 , 只想不负责任地自我伤害 (self damage), 那怨气之深比自杀的惨烈有过之无不及 . 她是那么想好好的生活 , 别人问她 , “you want it out that much?”, 她痛苦的说 “I want it in.” 淘气的孩子给小动物设一个圈套 , 小动物越挣扎 , 那套就越紧 , 最后小动物因为自己求生的欲望活活的被勒死了 . 这个可怜孱弱的小动物就是 April, 那 “ 淘气的小孩 ” 是什么呢 ? 是生活 ? 是命运 ? 是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 ?

那么 Frank 是个口是心非的俗人么 ? Frank 真诚地为去巴黎的计划激动过 . 主人公夫妇生活职业不如意的时候 , 想去巴黎一切都会好了 . April 去巴黎工作让他休息的计划是否现实 , 政府秘书的工作能否养活全家其实是很可质疑的 . 很有可能全家到了巴黎也找不到他们憧憬的生活 , 捉襟见肘的日子足以轻易打碎人们灵魂上的追求 , 他们几乎是一定的要面临更多的困境 . Frank 虽然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的生活 , 仍选择留下因为他无法拒绝一条看似毫无激情但稳妥现实的路 . 人在得意的时候 , 生活的琐碎和折磨还能忍受 . 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一个想逃离当下的念头格外强烈 . 总对自己说 , 要是 ….. 样 , 就会好了 , 比如要是成家了就会好了 , 要是有绿卡就会好了 , 要是孩子长大就会好了 , 要是挣钱多了就会好了 , 要是在国内 ( 海归 ) 就会好了 …. 最终我们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 , 我们要不断地去解决问题 , 奋力挣扎 ,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真的有应许之地么 ? 是不是到了那里发现那只是我们给自己勾画的一片海市蜃楼 , 是我们痛苦时给自己想出来的精神逃遁之法 ?

电影以点带面 , 塑造了一群和 Wheeler 夫妇一样被生活窒息着的人 . 仔细看 , 邻居 Shep 和 Milly 是 . 甚至 Shep 对 April 的爱恋都是基于他对 April 那种挣脱牢笼的个性的欣赏 , 虽然他心虚的说 “there is nothing they have we don’t have it here” (那里没有什么我们这里不具备的). 男人只有对自己欣赏的女人才会尊重 , 他在 April 面前是小心翼翼的 , April 出事后 , 他是真心痛苦的 . 电影里还用春秋笔法描写了另外一个痛苦的灵魂 . 影片结尾 , 房地产经纪叨唠房子的事 , 她的丈夫表情呆滞 , 看似在听 , 其实他悄悄的关掉了助听器 , 就这样木然的坐着 ---- 强烈的厌恶和无声的抗拒 . 简直是神来之笔 .

电影改编自一个写于 1961 年的同名小说 . 所以保留了那时候的语言特色 , 简直是语言的时空胶囊 ( time capsule), 现在听起来很有意思 . 举例 :

“They are very trying people to deal with.”

“Just a dollop of water.”

至于我是否推荐这部电影 , 如果你同样感到生命之虚伪 , 推荐你看 . 如果你觉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怪美的 , 看了只会觉得莫名其妙 , don’t both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3)
评论
jasondand 回复 悄悄话 爱克米,你写的太好了。不过我看了这个片子,就觉得像你最后写的,有点莫名其妙。那个April作茧自缚。尤其受不了她为了自己的幸福,竟然想把孩子打了。她真的疯了。
试霜 回复 悄悄话 我一直想给你的那个影评写个评, 可这两天我娃病了, 实在没有时间. 也不知要等什么时候去. 看你一直对那电影念念不忘, 所以很想跟你说几句话, 只好将就着写几点概要吧:

1) 故事发生在50年代的美国, 当时战后完美家庭观是社会主流, 任何其他活法被视为洪水猛兽, 属于美国近现代史上最虚伪的时代. 历史证明,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越是一言堂, 越有人不信邪, 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性解放和人权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April"求生"的欲望越发强烈, 周围其他人对此的态度也越发暧昧. 我们真算赶上好时代了.

2) 人人都吃肉夹馍, 也只有肉夹馍可吃, 你敢说它不好吃你就是有病, 那你不郁闷出病才怪呢. 如果橱窗里什么东西都有, 你看来看去, 还就好这一口, 于是挑了这肉夹馍来吃, 那味道自然不同, 是不? 或者, 摸摸口袋里的银子, 目前还吃不起燕窝鱼翅, 只能买得起肉夹馍来吃, 吃着吃着也许能吃出味道来, 即使还有些郁闷, 也只能认了命, 或者使劲攒银子, 攒够了咱也买那好东西吃. 反正不至于会觉得自己有病, 是不是?

3) 风月宝鉴为什么两面都是催命的呢? 因为手持那面镜子的人是贾瑞. 镜子本身不坏, 它只能反射持镜人的内心.

4)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 古人确实什么都想到过, 因此有人归隐山野, 用你的话说:"我把欲望降到最低, 你总拿我没办法吧?" 然而, "大隐隐于市, 中隐隐于朝, 小隐隐于野", 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姜文曾经对冯小刚说:"你明明有好的葡萄, 为什么不等酿成酒再拿出来呢? 为什么才成一杯果汁就端出来呢?" 我来不及酿酒了, 先端杯果汁来解解渴吧. :-)
acm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hite_horse的评论:很喜欢和你这样的探讨! 也谢谢你分享你得出的解决之路---Resolution Road, haha.
确实, 生活上, 物质上要做减法能让灵魂自由不少. 比如: 如果我们不背上个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大morgage,我们工作上遇到瓶颈, 遇到需要未必自己心意的事, 我们大可以不那么患得患失, 活得率真一点,精神上至少轻松一点.
acm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老婆叫我土皇帝的评论: 很深! 我要好好想想我个人的答案.
老婆叫我土皇帝 回复 悄悄话 从此电影,我认为人要活地真实且有盼望。并且,要做好为真实的活下去,和去实现盼望,而付出代价的准备。

你生活的真实的盼望是什么?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你会放弃去实现这种真实的盼望?Frank的价钱是一个big promotion.
white_horse 回复 悄悄话 我特别能体会April。从小到大,常觉得自己像是一头永远追着脑门前的食物的驴子 - 等得到了,也不过如此,但是生活的轨道更深刻了,更不能随意更改了。比如,做学生的时候,想着能得到绿卡和工作;得到了,想着能做有成就感稳定的工作;也得到了,想着能做有挑战的工作和稳定的家庭。虽然还没有,我心里却已经厌恶了这种追求 - 甚至觉得还是得不到比较好。看看比我年纪大的人,每天为生活和家庭奔波着 - 好像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 - 我觉得真想冲破一切去另一个国家重新开始 - 但是同样,这也会变成另一条固定的轨道。
昨天,在我差不多压抑得快要放弃工作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个影评。我意识到我的问题不在于重复的,为了责任的,机械的生活,而是我必须在这种生活下埋葬真我,用虚无的盼望欺骗自己明天会更好。就如acme所说的,个人化的情绪都是不可以的,没法活出作为人的真性情。
回想仅是过去的一年来,工作中不敢挑战权威,生活中不敢打破常规,好像一眼能看到了将来所有的可能 - 邻居,同事就是榜样了。10岁,要好好上学,25岁,要恋爱工作;30岁,要生育子女,买个房子,存钱给孩子,等等等等,这些预先设定好的命运,我怎么不知不觉越陷越深了呢?
感谢这部电影和acme,让我和我先生好好讨论了我们究竟想怎么生活。不是说不好好工作了,不生而育女了,明天就去周游世界;而是搞清楚我们为什么压抑,为什么不快乐。最终我们认识到,理想的工作不存在,理想的巴黎不存在 -但是我们一定要活出真我,自由的表达自我的情绪和意志,摘下装出幸福的面具,我们可以有比较靠近理想的生活。这包括在生活中,人际关系中和工作中,所有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决定,keep doors open - 租房或者只买小房子,不着急生小孩,在专业操守和个人情绪和底线之间找一个平衡,做一些帮助他人的社会公益,如果周围有电影里的这样的邻居朋友,我们也决定离他们远点。还有一个决定就是,无论任何一方想要做出重大的改变,不能像Frank一样忽略对方甚至强迫对方。
再次谢谢acme!希望多多看到你的佳作。
acm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小笨笨他妈是大笨笨的评论: 深刻!!!
小笨笨他妈是大笨笨 回复 悄悄话 人生在于折腾。

比如为生计奔波是一种折腾,为了不为生计奔波又是另外一种折腾。人在一生中多多少少的需要改变现状折腾自己。

当我们是一个人的时候,折腾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可是当我们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就越来越失去了折腾的自由。

尤其是当夫妻两人对折腾的定义和要求不同,或者在折腾的timing上不同,或者有一个人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做了妥协不愿折腾,悲剧就可能产生了。。。当然大部分人选择妥协或者折中(compromise), 不会出现影片中的极端结局,但我相信,somehow, somewhere, 人们总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或多或少的改变自己的现状。

因为这是人性。人活在世上,不只是为了breathe,还为了有一个理由让自己breathe。这个理由就是-梦想。当梦想越来越急迫的敲打着现实,这就是我们又要开始折腾的时候。
绿豆红茶 回复 悄悄话 观察的细致入微,分析的鞭辟入里 :-)
只有一点,影片结尾的时候,那个老太太(realtor)其实是在数落这对夫妇思维古怪,难以理解,尽管表面上她总是做出非常欣赏April的样子。因此她的老公才有那样厌恶和抗拒的表现。
我也写了个影评,没有你这个那么透彻。有空能否指教一二?:-)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3&postID=2397
两只小娃 回复 悄悄话 sorry, my OS is traditional chinese, so LuanMa.
pls delete it!
两只小娃 回复 悄悄话 36824;27809;看36825;部30005;影,很喜27426;你36825;篇影35780;,很有文采,38382;39064;尖38160;,:)。

首先想35828;35273;得你36824;27809;有完全恢复,所以想法比36739;悲35266;,:)。相信很多人21018;有孩子后都有36825;厶一20010;36807;程,原26469;的生活秩序完全打20081;,24635;35273;得27809;有自己的26102;38388;,很低迷。36825;20010;36807;段26102;38388;20250;好起26469;的。21018;20859;小娃的26102;候我的想法很淳朴‘什厶26102;候可以睡到自然醒阿?’后26469;慢慢的,36825;20010;38382;39064;就不再困扰我了,同26102;我也21457;29616;有孩子后36824;是可以做一些以前29233;做的不23646;于20026;生活而生活的事,只是26102;38388;不能38543;心所欲,得根?大家的需要26469;安排。

20851;于生活26080;趣,很久以前我32463;常36825;厶35273;得,29616;在是在半夜迷迷糊糊起26469;喂奶的26102;候20250;想∶36825;26679;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事情,是20026;了什厶呀,然后第二天早上清醒36807;26469;,或者精神抖25822;或者因20026;27809;睡好而22836;疼欲裂,32039;要的事情是把接下26469;的一天安排好,35813;做的 32039;去做,24635;之是不20250;再35273;得26080;趣了。一本心理20070;24320;篇35828;,人生困38590;重重。我很36190;同。又35828;24212;23545;工具是‘延36831;享受、承25285;36131;任、忠于真理、保持平衡’,我也很36190;同,与其想30528;人生26080;望而消极下去,不如想想31215;极的方面并努力23454;施,我知道36825;26679;35828;26174;得很空洞,我自己的32463;39564;,遵循上面的四26465;20250;有很好的效果。生活其23454;36824;是一26679;的29712;碎,也可能是因20026;致力于想21150;法解20915;36825;些29712;碎,反而27809;26102;38388;思考生活的意20041;了,:)。那又有什厶要32039;呢?重要的是,我23545;目前的生活很28385;意,并且我35273;得自己精力充沛可以承25285;24212;35813;承25285;的36131;任。

至于24212;35768;之地,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24212;35768;之地,其23454;是23545;29616;23454;的逃避。如果形成了逃避的20064;24815;,那是永36828;也到36798;不了理想中的24212;35768;之地的,倒不如首先想21150;法 24212;29615;境;如果23454;在不能 24212;,那就25442;20010;29615;境,但25442;了以后36824;是得先 24212;的。

也看36807;你的一些帖子,35828;到女性32844;19994;家庭21452;重36131;任太36807;沉重,是的,22919;女解放36816;21160;搞了36825;厶多年,24378;35843;追求在32844;22330;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其23454;是把女性的25285;子加重了,如果哪一天,人20204;尊重家庭生活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日复一日29712;碎的家21153;活,就像尊重21150;公室里体面的工作一26679;,女性付出的21171;力才算是真正被尊重了。但目前的社20250;情20917;,36824;需要很38271;的26102;38388;,所以36824;只能在家庭20869;部23547;求比36739;好的21327;35843;方法。
acm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沉鱼的评论: 身处美国, 很理解你说的美国人外表热情, 内心冷漠. 觉得他们真的很冷酷, 自我(自私). 比如邻居见面都热情极了, 但是因为一些小事能急眼.
gigi_as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沉鱼的评论: Exactly.于我心有戚戚焉~~
沉鱼 回复 悄悄话 我倒是很想知道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需要工作就有足够的钱养家,永远不需要为房子车子钞票担心,家务有人或者机器人做,自己只需要陪孩子玩泥巴,天天度假?什么都满足人就真得开心了吗?不会。人只会更空虚。人的满足感,就是来自于在不满中追求满足。April的生存动力就是去巴黎。这个条件一旦满足了,她就要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她代表就是人欲望的纠缠。

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抱怨空虚,可知道退休的人才是最空虚的?

养孩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累,可孩子走了又觉得闲得慌?

人是不会满足的。所以不要去设想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会觉得无意义和空虚,是确实不平衡的。适当的工作,喜欢的工作是一种快乐。过度的工作,做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种痛苦。陪孩子是一种快乐,过度的被孩子要求,是一种疲惫。

我更感兴趣的,是这对夫妻的梦想之地是巴黎。这是我住的地方。我深爱我住的这个城市,舒缓的节奏和享受生活的方式。这其实是一个美国人很难理解的地方,一个美国人觉得看上去很美好,但是自己内心里并不认同的地方。美国人会把所有的美好想象都放在欧洲,但是真的来了欧洲,多数美国人是抱着一种俯视的姿态:参观一下便好。美国人有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反而更难受。在欧洲人眼里,美国人不懂得生活。在美国人眼里,欧洲人繁复得古板。这其中各自的成见是相当深的。

我有一个美国邻居,初见时极热情,极好说话,极力邀我们去做客,还说知道这不是法国人的方式(或者巴黎人)。结果最后,我们跟上下左右其他法国邻居已经熟到随便敲门窜,彼此请客吃晚饭,女儿仍给她们我们出去吃饭的地步了,跟这位嫁了法国人的美国邻居却始终保持在一杯咖啡的交情。不是我们不愿意走近,是人家不愿意走近。不是说谁好谁不好,而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子。美国人是极热情的,说话极漂亮的,极亲近,却始终要保持一段距离的。法国人初见面是很保持的,礼貌的,但是一旦大家接触时间久了,彼此认同了,开始邀请去彼此家里了,那种关系就到了一种深度了。有个比喻很恰当:美国人是颗桃子,外面很软,里面却很坚硬。法国人是颗杏仁,一旦外层的硬壳砸开了,里面就很软。

我觉得更讽刺的就是:法国人其实不少都是把美国当作梦想地,度假要去那边才有优越感,出差要去美国是一种近乎于荣耀。美国人却把法国当作梦想地。。。。。人哪。。。。。。动物是被求生的本能束缚死,人是被自己的欲望束缚死!
盘多拉的盒子 回复 悄悄话 大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像“巴黎”那样的地方,一个可以从日常的琐碎乏味逃离出来,过上富足的精神生活的地方。
在我来美国之前,美国就是我心目中的"promised land"。
而现在,我不知道我的巴黎在哪里。
清醒的人是痛苦的。
打破现状是需要勇气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发发牢骚就算了。
notcertai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cme的评论:
坏了,你要成哲学家了,开始思考吃饭为了活着,还是活着为了吃饭的问题了:)

我觉得人的物质欲望的确不能太高,相对应的就是什么时候也别放弃对精神方面的追求。即使再忙,再累,再需要银子花在刀刃儿上,也得给自己和家人一点喘息的机会,保留点爱好,比如华妈的日程表里就有弹弹钢琴什么的,才觉得活的有意思。

至于说难得糊涂(坛子里的评论),我是不死心就糊涂的,非得想明白了,再转回到糊涂才甘心。

我没资格说关于孩子的话题呢,虽然已经开始在坛子潜水。目前的想法是,尽力提供条件给他们吧,但是也得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知道以后真有了娃,想法是不是就不同哦。
acm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notcertain的评论: 我思考出路在哪里的问题时,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当隐士去了. 不为了这五斗米折腰, 我把生活要求降低到最低, 我无欲无求,这社会还能把我怎么样?
但是我们现在又有了娃, 这绳儿套的更紧了. 所以我郁闷呢. 看了双职工家庭人人拳打脚踢, 活着是为了上班, 上班是为了活着...
notcertain 回复 悄悄话 也是看过不少影评,果然就是你结尾说的那样,其实不少人就不要bother再去看了,看了也是莫名其妙,还会坏了好心情。

关于April,理解是一方面,可众人总不能选择她的方式,或者干脆不能允许自己进入她的状态,出路在哪里呢?
点点绛唇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感触最深的就是april说,我们以为我们和其他人不同。

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是不好,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很无力。
gigi_ase 回复 悄悄话 看完这部片子也有很多想法。
很了解April的感受,她受够了周围的一切,其实她并不是一定要去巴黎,anywhere,只要能离开就是好的。其实我觉得需要调整的是心态,而不是环境。Frank就是心态转变了,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要来美国之前就是这种状态,厌倦了周围的一切,恨不得马上走,根本没想过到美国以后会面对什么。。。更糟。。。那时候可真惨啊,天天守在窗口等LG下课。。。呵呵,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就不啰嗦了。
没有你想的那么深刻,只是一点想法而已,能有个人share感觉真不错。
秋月冬雪 回复 悄悄话 看过很多篇这部电影的影评,你这一篇最深刻,说得最到位。小A同学,你很有悟性。可是,清醒的人往往是非常痛苦的。

说起众皆醉,我独醒,你可能对这部片子感兴趣:Blindness (Julianne Moore 演的)。不过,也不是一部 feel good movi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