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
2005 (1)
2007 (104)
2008 (95)
2009 (105)
2010 (66)
2011 (37)
2012 (44)
2013 (36)
2014 (56)
2015 (33)
2016 (62)
2018 (34)
2021 (36)
2022 (36)
2024 (46)
1/30,周四,初二。老弟他们家跟朋友有约出门,所以我和队友的安排自己搞掂。
上午,老弟、老妈和我在家庭群里发红包、抢红包玩。队友的微信没法收红包,所以,根据微信的要求,搞了半天的实名认证。以前微信实名认证是要绑银行卡的,这次可以只用护照了。可是,上传好护照后,让扫脸的时候,怎么也过不了。要说是他现在比护照照片时廋了的原因吧,之前注册支付宝时的扫脸有一次过,没啥问题。
扫脸不成功后,让上传手持护照照片给他们人工验证。刚开始我们没理解对,上了自拍照、上了护照上的照片,一次一次人工验证失败。他按上面的指引打了英语客服,结果跟对方沟通不清,把电话给了我。跟客服中文沟通过程中,我突然醒悟,明白“手持护照照片”的意思了。赶紧跟客服确认了我的理解是对的,告诉他我们马上再试试,他不用转我们去特别处理实名认证的部门了。
这次,按指引一步步走,扫脸失败后,实时拍了一张照片,拍的是他的头和用双手举在胸前的、打开到照片和信息页的护照。这下很快就收到验证成功的通知,顺利地抢下了几个红包。他终于有微信钱包,可以用微信支付了。于是,我象HY之前帮我在微信搞好的那样,把他微信的羊城通小程序也搞掂了。这样一来,他坐车、坐地铁也可以扫微信的羊城通,不用老要准备零钱了。
午饭后,本来是准备去附近天银大厦地下层的超市逛逛,买点东西的。结果,走在路上,队友突然想去平时坐巴士路过的沃尔玛,他觉得应该离得不远。我手机上搜了一下,的确不远,两站地铁而已。于是,在我提议之下,我们弃巴士取走路了。
走去沃尔玛的路上,看到骏景花园门口的骏马了。可惜那块曾经宽敞气派的门口广场已不再。据说是用了建更多的、卖十万多一平方的楼了。
1)
2)
天气有点热,在下午的太阳下走路,走得不象以为的那么轻松,所以觉得路程比想象的要远。
沃尔玛在以前“好又多”的地方。门口居然有个俄罗斯食物展。我妈之前说想买俄罗斯蜂蜜的,正好可以买到了。
3)
4)
沃尔玛的人不多,感觉有些东西比其他店选择多一点、便宜一点。当天烤的面包、小可颂,10块可以买3、4、6个。赶紧买了点做接下来两天的早餐。可惜我们快离开了才知道,不然可以早去那里买新鲜面包、可颂给队友备着了。他想当然地以为,跟这边一样,谁家面包都是常备的。哪知道我妈几乎是从不吃面包的,家里肯定没有。我弟家偶尔吃,也不是常备。年夜饭的切片面包,还是看他前面那些天吃米饭的勉强,才专门备给他的。
队友还买了准备送儿子的筷子和送孙儿的礼物。结账的时候,我们不抱啥希望的问了一句:可以收信用卡吗?收银员不太肯定,说可以试试。没想到,这次居然成了!此行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内地刷境外的信用卡成功。
回去的时候,我们坐的BRT巴士。队友用微信里的羊城通扫车票,他说好像有问题,不过,闸门开了,所以我也没多在意。
1/31,周五,初三。
下午老弟带儿子和我们骑共享单车去到鱼珠码头,坐渡船去了长洲岛。
5)
6)
7)
可惜,去到黄埔军校旧址时,发现预约票已发磬。未能进去,只是在军校外面逛了逛。
最意外和有趣的是,在去黄埔军校旧址外的路上,突然路过的一行旅游团里有人用长沙话喊:YH(老弟的名字),你是YH吧?老弟在手机查预约票,没听到。我赶紧回正看着我们的一男两女:是的,是YH。结果,那个稍高的女士对我说:”哦,你是H姨(我妈的姓)吧?“马上意识到年纪不对,改口到:“哦,你是他姐姐吧?”。哇,我本以为可能是老弟的老同学、同事啥的,没想到还认识我妈和我?他们是谁呀?赶紧叫老弟。他抬头一看,也是一副诧异的眼神,不过很快认出了,他们是我们长沙的老邻居彭姨家的孩子们。他们因为要去追赶已经走远的团队,没能多聊,就匆匆别过了。我们两家住隔壁,那可还是我们读小学和/或读中学时的事,这么多年没见,他们居然还在外地的街头一下就把老弟认出来了。后来,我们跟老妈提起,大家都是感慨不已。
8)
9)
10)
11)
12)
13)
14)
然后,去看了附近的一座古庙和炮台。
15)
16)
17)
18)
19)
20)
21)
从炮台出来,我们去到长洲地铁站附近,想从那里找共享单车。 队友专门让我拍了上面这张照片,说它最能体现出广州电动小摩托之多。
接着,就骑着共享单车,经辛亥革命纪念馆,沿着江边,上了长洲的“万里碧道”。路况好、风景美、人还少,骑行得非常惬意。途中路过一些农家园子,居然闻到炊烟的味道,意外之喜。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然后,骑到了番禺的大学城。
那里的外环东路上有宽敞的自行车道。只是有些路段路况不甚好,不比之前那段。本来还想环大学城一周的。不过,骑了一大段后,发现全程比我们以为的远多了。TUTU也喊吃不消了,加上天色渐晚,于是改为直接骑去地铁站了。
两程加起来应该骑了两个半小时多的车,骑行体验很爽。
33)
34)
35)
36)
进地铁闸口的时候,老弟他们进去了,我扫微信羊城通也进去了,队友却扫不了。找旁边的工作人员看,她说是队友的手机没网络。我说,那不可能呀,我用的是他手机的热点,我有网络可以扫过,他自己怎么反倒没网络扫不了呢?试了几次无果,她只好开门让老弟出去售票机上买票,队友才得已进来。
第二天偶尔我才发现,队友买的这个手机SIM卡有问题,有时流量网络会突然不工作,就象之前出现过的突然电话接打都不行。而我用的老妈的手机卡,老弟说是有些流量的,虽然不多。所以,前晚他在地铁站,可能真的就是手机没网络,而我扫得了微信,应该是用了老妈手机卡本身有的那点流量的。
没有呢,RR虽然已不是图片里的小男孩,是小伙子了,不过,离做爸爸还远。队友的孙儿,是他女儿的孩子。中文里是不是应该叫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