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元(1984年,北京)..."> 李文元(1984年,北京)..." /> 四通故事(09)四季青 - 博客 | 文学城
个人资料
万家述评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四通故事(09)四季青

(2009-03-27 23:40:47) 下一个
 
第二章 紧锣密鼓 3
———————————————————————————————————————

四通故事(09)四季青


李文元(1984年,北京)

四季青乡,天子脚下、京西明珠。辖区包括香山、玉泉山、颐和园、八大处等中国顶级的风水宝地。1984年3月20日晚上7点,由贾春旺做媒,我们和四季青乡的合作对象初次见面,地点在海淀区委228会议室。

四季青方面领军的是乡长李文元,他们的阵容相当整齐:有工业公司的刘子明、农工商公司的任树德、乡秘书张彦忠,还有一位四季青印刷电路板厂的厂长李文俊,他是乡长李文元的弟弟。

相比之下,我们这方面的阵容相对单薄些:只有老印、老沈、我和我父亲万老。不记得那天为什么海平没有来。我父亲是退休的会计师,那天是请他去做我们的财务顾问。

贾春旺给双方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是李乡长介绍了四季青的情况。外宾来中国参观农村,四季青乡是一个窗口。经常接待外宾的李乡长,气度不凡,口才十分了得,既自然流畅、又生动朴实。说起自己的乡办企业,历历如数家珍,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安排时间到乡里去实地参观。

这次会面,定下了合作的大框架:四季青方面负责提供房、地和资金,我们负责技术和管理。贾春旺说:你们具体谈好以后,请李乡长写个报告上来,区里来批。

第二天晚上,立刻在吴本寻家聚会,向海平等人传达了我们和四季青乡见面的情况。记得那个晚上,海平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他手下的两员大将:龚克和王燕成。龚克是你见一面就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短发、带一付眼镜、利索干练。王燕成则显得老成,老成得过了点,显得有些木讷。

那个周末,老印、老沈、刘菊芬、、吴本寻、王晓霞、刘海平、龚克、王燕成和我,一大群人,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来到四季青。事先,老沈特别强调要准时,结果,我们大约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了三分钟。站在门口接待我们的刘子明,看了一下手表,赞了一句:“你们这些人,确实不一样!”后来我们一起聊天时,他说:第一次见你们如此守时,我就对你们有了信心。

我们换乘了他们准备的面包车,参观了四季青的服装厂、元件厂、包装厂、玻璃钢厂、涂料厂、锅炉厂。李乡长亲自给我们介绍情况,中午在乡政府招待了我们一顿丰盛的午餐。老印还有点抹不开。其实,他们只是例行公事:按照接待外宾规格接待了一次内宾,不,接待了一次未来的合作者。

因为其他人白天都要上班,只有我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我把“脱产学外语”改成了“脱产办公司”。白天我泡在四季青,晚上则去老印家。许多具体合作的细节,四季青方面指派刘子明和我们谈。所以,我白天和老刘讨论,晚上再找大家商量。公司的名称、结构、章程,都慢慢地明晰起来了。

老刘相当精明强干,从他那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那时候,我还到处拜师学艺,从IBM,到海归的MBA;从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到一条街上的科海、京海,我都请教过他们。那时候我还年轻,学习能力超强。努力想让自己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像什么。在下文里,我会讲到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云知道 回复 悄悄话 万总:
您好!请允许我还这样称呼您!看了您博客中的照片,您老了。但是看了您的《四通的故事》1——27您未老!您的心未老,您还是那样“温文尔雅”。毛主席说:“踏遍青山人未老”。89至今二十载非常想念您,25年前您凭介您非凡的胆识和灵敏的嗅觉创建了四通,使我们这些人受益了一生。您还能凭您的胆识再创一个“风景这边独好”的天地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您的《四通的故事》书资和邮资是多少请告之。在北京我按照您的信箱给您发信老是不成功。所以只能曲线救国让我小女代我发给您。

我的邮箱:liuming2957@yahoo.com.cn 请在百忙中联系 谢谢!
祝身体健康!

刘鸣
云知道 回复 悄悄话 家父当年在索泰克挥铁锹,拉大车 :)
万家述评 回复 悄悄话 云同学:回忆往事,难免有疏漏。令尊显然也是当年参与四通创办的朋友。你可以把这段经历贴在这里,帮助我回忆。请先代我向刘鸣先生问好。
云知道 回复 悄悄话 万老的四通故事,在下一直在暗暗关注。
今天跟家父提起万老的故事,“人家的故事里可没有你的名字呵呵”。家父,“呵呵,那不是我当年官儿太小了嘛”

刘鸣之女敬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