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兰(ZT)
(2008-02-19 10:59:04)
下一个
饱尝贫困和种族歧视
43年前,一个瘦弱的女孩乘一条货运的船只,在海上漂流了一个月,终于在纽约上岸。这个当时只有8岁的女孩对这场可怕的旅行记忆犹新,她至今记得母亲抱着患病的妹妹满脸泪痕,船上没有一个医生;她对四周惊恐万状,因为除了她母亲,船上也没有一个妇女。
刚开始,她们目睹着自由女神像,进入纽约港,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进了天堂。可是,残酷的种族歧视,改变不了她们一家在美国的难民生活。初到美国,这个女孩一家人住在皇后区的一个一居室的住所里面。全家人除了已来美国三年的父亲,没有一个人会说英语。她的父亲同时做三份工,还要帮助她们姐妹学英语。“那时,新移民家庭非常艰难,他们几乎没有渠道获得资讯和帮助。他们先是在自己的社区朋友和邻居的帮助下慢慢渡过难关,之后慢慢了解主流文化”,她回忆说。
43年后,这个女孩早已成为美国历史上的首位华裔内阁成员、劳工部长,她,就是赵小兰(Elaine L. Chao)。
家教让老布什羡慕不已
当年,8岁的赵小兰拽着父亲的衣角走进美国纽约一间小学的教室时,她不仅一句英文都不懂,而且还因为向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引起了班上所有同学的哄堂大笑。
当时,她不懂“万圣节”是什么,有一天她正在做功课,邻居的家长们突然带着孩子到赵家要东西,赵小兰还以为是来了强盗,吓得赶紧叫妈妈把一周要吃的水果、早餐食物等都给了那些装扮成牛鬼蛇神的孩子们。
那时赵小兰常藉看电视学习英文,可是很多词汇仍是一知半解。有一次到郊外野餐,她听到美国人们在数说“姑妈”们如何讨厌,赵感到不解,因为姑妈在中国社会备受尊敬,地位崇高,怎么美国人对姑母竟是如此大不敬,原来她搞错了,美国人谈的是蚂蚁逐食,让他们厌烦,因为aunts(姑妈)和ants(蚂蚁)是同音字。
40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内阁部长,她曾为美国二届政府服务过,目前她是布什政府连任所要依靠的五朵“金花”中的一朵,当然,她也是一个“令天下华人同感荣幸的炎黄儿女”。
美国一些苛刻的媒体在谈及赵小兰的成功时无不赞扬道:“赵小兰那种不亢不卑,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荣的气质,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就连老布什在任总统时,也曾十分认真地对太太芭芭拉说,应该虚心地向赵家学学怎么管教孩子!
从不识ABC到哈佛硕士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是一位有浓厚孔教思想的知识分子。“爱而不娇,严不守旧”则是赵氏夫妇对儿女的教育准则。在学习上,赵小兰一向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奋见长,继197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荷里克山大学之后,又于1979年获得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
当赵小兰插班进入三年级时,她一个英文单词也不会。她只好每天把黑板上的所有内容抄下来,到了晚上,再由工作了一天的父亲把所有内容译成中文,让她明白课程的内容;同时,父亲还从ABC开始为她补英语。所以每天晚餐之后,赵家极少开电视,母亲陪着孩子一起读书,父亲处理公务。
到了第二天早上闹钟一响,赵小兰姊妹便自觉起床,由赵小兰带头赶学校公车上学,放学后又带妹妹一起回家。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赵小兰也十分懂事,总是把一分钱当两分钱用。在外的花费,不论大小,她都要拿收据回家一五一十地向家长报账。
6姐妹包揽所有家务
赵家经济上逐渐好转,家里虽然有了管家,但父母仍要求孩子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闲暇时,还要6个孩子分担家里的琐事。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她们要检查自家游泳池的设备,捞掉脏东西。周末,则要把院子里的杂草和蒲公英拔掉。很难相信,赵小兰家门前长达120英尺车道的柏油路,是几个姐妹自己铺成的。赵家也每年安排两次全家的旅游,从选择地点、订旅馆房间,乃至吃饭的餐馆,完全由孩子负责。
后来赵家富裕了,赵小兰也尽可能地不要家庭负担。她在念大学时,向政府申请贷款,然后利用暑假打工还钱。父母却担心孩子在学习用品上过分节约,所以,父母与她们姊妹约法三章:“只要是学习必需的东西,绝对不能省!”赵小兰多才多艺,能打高尔夫球、骑马、溜冰,弹得一手好琴,都得益于特殊的家庭教育。
赵小兰大学刚毕业到父亲的船务公司实习,父亲为了摔打她,特别给她做一般人难以完成的高难度工作,哪知赵小兰心灵手巧,她总是千方百计把父亲交办的工作做得十分圆满。
不爱10万年薪 毅然弃商从政
辞职去当白宫实习生
赵小兰进入美国政府的第一个台阶是成为一名白宫实习生。1979年赵小兰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财政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便进军银行业,并在随后的几年中脱颖而出担任了旧金山美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副总裁。父亲原本希望小兰能继承家业,从事海运商务,没想到在1983年,赵小兰向白宫递交了一份“实习生”申请表。这是一个培养领袖人物的计划,美国总统每年从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自愿申请者中遴选出1~19位青年男女进入白宫工作一年,担任内阁成员的助手或总统高级顾问,并接受各种领导素质的培训。赵小兰是1983年度13名“白宫实习生”中惟一的华裔。从那年开始,她辞去了银行的职务,放弃了10多万美元的年薪,开始晋身美国政坛。那时,对许多亚裔来说,谋得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已属不易,将一生的事业投入美国政坛主流显然是一种冒险。
展露才能步步高升
幸运的是,在白宫赵小兰结识了共和党领袖多尔的妻子伊丽莎白·多尔。在多尔夫人的引导下,她认识了许多政界人士。1986年,她出任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1988年又担任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稍后便被提升为交通部副部长,其时年仅36岁。
赵小兰在老布什任内担任交通部副部长时,先后处理了泛美航空公司客机被炸案、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案,并主持了旧金山大地震后的公路修复工作,海湾战争期间,赵负责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调度,为军方提供后方运输支持,样样都干得非常出色。
前后辅佐两个布什
1992年大选后,她随老布什退出美国政府。那时的赵小兰已经成为共和党的骨干。在老布什的竞选中,她有机会结识了小布什,从而为重返政坛奠定了基础。200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名她出任美国劳工部部长,从而使她成为了进入美国内阁的华裔第一人。此次布什连任成功,赵小兰继续留任美国劳工部长。
赵小兰就任时表示:“我会以多年前我父亲来美国时,同时打三份工的拼劲,干好这个工作。”熟悉赵小兰的人说,她最令人敬佩的品质便是刻苦。多尔夫人称赵小兰是一个杰出的榜样,“她的成功源于勤奋工作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中国娇娃” 情定肯塔基
办公室布置得像家
赵小兰给媒体的另一印象是精力充沛、开朗大方,而不是地位显赫的美国政府要员。她的办公室摆设得有点像个家,这是这位美国劳工部长女性化的一面。
每次在接受媒体访问之前,赵小兰会利用短暂的时间打开化妆袋补一下她的口红。而采访过她的中国记者都提到了令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握手,平静,有力而真诚,称她的握手“能够让你感到东方文化的礼貌与真诚以及西方精神的坚定与平等。”
羞涩女孩相亲结婚
赵小兰2002年回到她的母校纽约赛奥斯特高中为母校的学生们演讲,那天她穿着鲜红色的西装上衣,站在聚光灯照耀的主席台上,她回忆起刚上高中时,自己很害羞,整天忧心忡忡的,怕别人不接纳自己,怕穿的衣服不好看。她说:“我那时不必考虑约会的事情,因为爸妈不让;我也不参加学校的舞会,因为没人邀请我。”台下的男生们嚷嚷起来:“这不可能!”赵小兰笑了,那一刻,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麦康纳,对于台下这些年轻新锐的孩子们来说,相亲是个陌生的词……
没错,赵小兰与丈夫参议员麦康纳是经媒人介绍认识并结合的,两人于1992年结婚,从那以后赵小兰每个周末都回到丈夫的老家肯塔基的路易维尔,直到现在,她仍是肯塔基州家喻户晓的“中国娇娃”,并深受肯州人民敬爱。
夫妇最爱车尾派对
赵小兰和先生感情弥笃,在不少的场合上,赵小兰都称麦康纳是她的“至爱”,而在为纽约时报的撰文中更称她先生是她的“灵魂的伴侣”。
赵小兰与丈夫在肯塔基老家时,常常去观看路易维尔大学的美式足球比赛,赛后在汽车的后门和朋友们席地举行车尾派对(指旅行车后边打开后可以放置食物、饮料,就地野餐)。夫妇俩对“车尾派对”乐此不疲,风雨无阻,而这时的赵小兰只是一个车尾派对的女主人,她坦言自己最爱吃的不过是肯德基的炸鸡。
纽约时报趣味盎然的短文的题目是“那个女孩参加车尾派对”(That Girl goes Tailgating),英文的tailgate是跟著前面的汽车尾随不舍的意思,赵小兰的成就,大概应归功她锲而不舍的精神吧!
使得赵小兰成功的因素大多得益于东方的优秀品质,勤恳、忠诚、朴实、感恩;在西方的环境里,这些品质甚至成为更加有效的竞争力,关于华人在美国社会发展时遭遇玻璃屋顶的说法在赵小兰身上不攻自破,不管什么社会,对真正的优秀和杰出的认同都是一样的!
信息时报 200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