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闲话

古今同一笑,淡然赴春秋。
正文

沉默与批判--- 赫鲁晓夫政治笑话的随想

(2006-05-15 16:51:28) 下一个

赫鲁晓夫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政治笑话。赫鲁晓夫上台后,在一次干部会议上激烈地批判斯大林的独裁政治。有人递上这样的一张纸条“当时你为何沉默?没有你们的沉默,斯大林能独裁吗?” 赫鲁晓夫看完纸条后厉声说:“谁写的?给我站起来!”会场上一片沉默。两分钟后,赫鲁晓夫接著说:“在斯大林时代,不沉默就意味著死刑;而今天我们绝不会再因为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判死刑,但还是沉默,还是没人敢站起来。既然如此,那他又是凭什么指责我在斯大林时代的沉默呢?!

没有亲历文革的政治暴力,但能理解许多人那时的沉默。沉默其实也是不同意的表达。面对着排山倒海般的政治风暴,张志新那样能奋起抗争的勇气当然值得激赏,但沉默的群众也不应被太多地指责,因为沉默不是赞同,而是理智,沉默中也包含着思考、积蓄着有待爆发的愤怒。而在文革中的常常沉默的周恩来总理唏然长逝时,无数群众也在沉默中哀悼,这两份沉默其实也感人肺腑、启人省思。

几年前,看到了余杰等人对余秋雨的批判。余秋雨在文革中的表现确实可议,因为那时他应该可以沉默。余杰的可议处或许更多,他以前通过对余秋雨的批判而成名于中国,如今又通过对中国宗教自由的批判成名于国外。觉得余杰的批判中的自我炒作多于本色,但他的成名方式也很讽刺地反映了被他一直激烈批判,但其实也日益进步的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相对于余杰这样的文人,更欣赏阿来这样的作家,他们在默默地创作,通过很可观的作品表达着观点。

今天,在走廊上转了转,忽然就想起了赫鲁晓夫和他的那则政治笑话。赫鲁晓夫不仅机智,其实也诚恳、豁达。他有过不得已的沉默,但他也认真地反思过那么段历史,他没有象斯大林那样极端地镇压反对者、也没有用政治暴力去对付批判。在出了那次政治笑话的几年后,赫鲁晓夫在宫廷政变中下台了,他也被比较宽容地对待,成为了自己革新了的政治文化的不情愿但确实的受益者。

朋友们,如果不能沉默于批判,在反批判时或许可以借镜赫鲁晓夫的机智和豁达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