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人生

介绍国际象棋在国外,尤其是在德国的历史和现状。同时,推出国际象棋后起之秀,去年入选德国国家重点培养青少年名单,12岁天才少年马贝
正文

谈快乐教育

(2006-11-19 12:49:31) 下一个

谈快乐教育

 

我没有学过教育学,更不懂教育心理学,这注定将成为我终生的遗憾。在教育专家看来很简单的理论和实践,对一个业余爱好者或许需要长时间的探索,或许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快乐教育的理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很流行的,尤其在国内,概因为国内的孩子太苦了,太需要快乐了。

象我一样的很多在国外'混'的中青年人,自身获得所谓成功的毕竟少数。多数人过这平常的生活,他们真正希望的是他们的孩子获得成功,这些人喜欢西方的教育体制,真心感受到西方教育给孩子们身心带来的巨大的裨益,松弛的教育环境则为孩子发展其他的业余爱好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的是国外教育真正将教书和育人提到了并重的位置并且真正做到了,走出校门的是一批又一批心灵纯净,品行良好,富于爱心的年青人。

在享受西方教育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她的缺憾。就德国而言,过轻的学习负担和过于宽松的管理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的不利,尤其是中国孩子。可能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外的孩子自立能力强,自我管理能力强,相比而言,东方的孩子自律能力稍差。这就为家长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对孩子的课余生活进行监管,使得他们一方面尽情地享受快乐教育,另一方面有让他们感到有所约束,让他们始终保持那种向上的高昂斗志。

其实我做的并不好,只是最近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愿意为此做出努力。比方我钟爱的国际象棋 (加一句题外话,11月1号贝尼连续第二年入选德国国际象棋重点培养名单),原来我们很看轻少年的比赛,因为比赛的水平差。最近我们做了一些调整,允许贝尼参加一些这样的比赛,让他享受国际象棋带来的快乐,对培养他的信心也有益处。两周前他得到了一个13岁以下少儿快棋赛的冠军。对于学校的课程则加强辅导,做系统的辅导,始终将孩子纳入你的视野,这样可以保证他的学习成绩不会有大的波动,不断取得进步。经常和孩子做各种他喜欢的活动,做他的朋友和老师,当然也要求他参加你喜欢做的事情,也要给他必要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的朋友许婧怡 (抱歉在线中文输入没有那个'怡'字,以此相代) 和小棋手显良昨天离开了德国,回到了大连。希望小显良能够早日适应国内的小学,把快乐教育带回中国。也盼望你们早日重返德国!




  
Image hosting by TinyPic


贝尼获得 13届 SKJE U13 冠军,资料来源 www.skje.d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