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上帝也有歌声的话,那声音就如同 Andrea Bocelli (安德烈.波切利)的歌声。 Andrea Bocelli 是个盲人,他的声音具有古典男高音的质感,声音转换十分的平滑,没有生硬的感觉,所以他能够非常好的完成演唱歌剧的重任;另外,他是迄今为 止古典流行跨界最成功的男歌手, 2000 年他凭《 Sogno 》中的同名歌曲获得葛莱美最佳流行男歌手的提名。《 Sogno 》专辑也是 1999 年, 2000 年连续两年古典专辑年度排行榜的冠军专辑。
1958 年 9 月 22 日,安德鲁 波切利生于意大利拉亚蒂科,从小生活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农业家庭中。家中人口众多,以种植葡萄和橄榄为生,安德烈的父亲桑德罗至今仍在自制他那小产量的 “chianti bocelli” 葡萄酒。拉亚蒂科靠近具有悠久音乐传统的名城塔斯卡尼,拉亚蒂科人都非常热爱音乐。波切利从 6 岁时开始学钢琴,随后又学长笛、萨克管,并 且显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尤其在歌唱方面,小小年纪就对歌剧特别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波切利自小是一个弱视儿童, 12 岁时,一次踢足球的意外,使他双眼 全盲,但他不自暴自弃,坚持学唱。
中学毕业后,波切利离开家乡,进入比萨大学法律系。成为法学博士之后,他当了一年的执业律师。童年 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了。就在他 30 岁的时候,机会来了,有消息传出弗兰科 · 科瑞利将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他欣喜若狂,立刻报名投考,并顺利地成为了 大师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帕瓦洛蒂在歌唱上也给过他重要的意见: “ 记住要唱得柔和,不要强迫用嗓 ……” ,至今波切利他那像说话似的歌唱就是受到帕瓦洛蒂的 启示。那时候为了交学费,波切利白天当律师,晚上去酒吧弹钢琴,并在期间遇到了一个叫尤瑞卡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幸福生活至今。
1992 年开始,一连串的机遇使波塞利从一个酒吧钢琴师一跃成为国际巨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意大利著名摇滚歌手佐凯洛听到波切利的演唱,大为欣赏,立 即联同他唱《求主怜悯歌》。这让波切利随即获得 1993 年圣雷莫音乐节最佳新人奖。之后他签约总部设在米兰的著名的 “ 糖 ” 唱片公司。不久之后推出的首张个 人专辑《宁静的夜海》,并再获得圣雷莫音乐节大奖,打进了意大利流行榜十大之一,他与莎拉 · 布莱曼灌唱的《告别的时刻》一曲,更是盛兴一时,成为欧洲流行 榜冠军歌,奠定了他的国际流行歌手的地位。 1994 年,他应邀参与在摩德纳举行的帕瓦洛蒂与流行群星音乐会的演出,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继《意大利之 旅》之后, 1997 年他推出《浪漫曲》,以崭新的演绎方法突破了古典、流行的界限,雄踞荷兰、比利时、瑞典、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流行榜。其实,波 切利是学 bel canto 的,却以 pop 闯进乐坛,而且搞出了名堂。
“ 我认为流行音乐在我的古典音乐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即使如 卡鲁索、吉利等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也曾唱过流行歌曲啊。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剧院观赏歌剧。 ” 波切利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 1998 年波 切利推出的《咏叹调》是国际上发行最成功的歌剧专辑,在多个国家的古典音乐排行榜上遥遥领先。 波切利在这张专辑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大胆与能力,所选唱的曲目都是传统男高音中最难唱和最富于技巧性的咏叹调,有普契尼 “ 冰冷的小手 ” (《艺术家的生 涯》)、奇妙的和谐、 “ 今夜星光灿烂 ” (《托斯卡》)、 “ 再见吧,可爱的家 ” (《蝴蝶夫人》);威尔第的 “ 美女如云 ” (《弄臣》);比才的 “ 花之歌 ” (《卡门》)等,一个新秀能将这些沉重的咏叹调 “ 啃 ” 下来已算不错,唱法也比较正统、自然、舒服,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和稳定的声音,不过重也不太冲,听 来令人放心。他高声区的 close 是采用母音变圆变暗的唱法,有很强的穿透力,混合共鸣使用得很好,也就是说他的 close 给人的感觉声音是从胸、腹中发 出的。如他带有胸声唱出 9 个 high c 的 " 多么快乐的一天 " ,有着帕瓦洛蒂的影子。
波切利最新得奖纪录: 1998 美国告示牌杂志最新年度大奖双冠军;世界音乐类最佳艺人,古典音乐类最佳艺人。 1999 格莱美奖最佳新人奖提名, 1999 新曲《 the prayer 》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声带歌曲》提名(与席琳狄翁合唱)。他与 Sarah Brightman 合唱的 “Time to say goodby” 是当代男女声中最美的歌声,身为地球 人,若没听过这首歌,会遗憾一生的。 如今,被万千歌迷喜爱的波塞利已经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但事业的巨大成功并没有破坏他内心的宁静。他依然是一个喜欢冒险、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除了音乐, 他还喜欢文学,尤其是俄法作家的作品,他喜欢朋友,喜欢做菜,经常占领家中厨房,兴致勃勃地搞出几道拿手的意大利名菜。他并不介意自己是一个盲人的事实, 他坚信法国作家安东尼 · 德 · 圣 · 尤伯瑞的话: “ 心灵是通向世界的唯一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