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
2009 (134)
2015 (1)
欣赏水墨安静的五律•夜读 BY 邓治 上星期在论坛上读到水墨安静的五律•夜读,初时的印象是非常精致,对仗很工整。如“漫啜梨花白,微吟烛影红”等语,令人叫绝。今天再读,觉得其中的意境非常融彻,值得反复玩味。 我先把原诗抄在这里: 夜读之一 欣欣初雪夜,滟滟小梅风。漫啜梨花白,微吟烛影红。 释怀深浅别,达意古今同。赡藻何贪慕,堪堪日已东。 夜读之二 细雪离离夜,芸窗隐隐风。务观巴月白,太拙蜡烟红。* 意别情还别,尘同境不同。诗心如可慕,点墨寄江东。 *原注:陆游字务观有诗句:孤愁巴月白;薛能字太拙有诗句:蜡烟红暖胜春光。 我尝试略加一些注解: [欣欣]欢喜的样子。如“旨酒欣欣。”(见《诗·大雅·凫鷖》);“君欣欣兮乐康。”(见《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滟滟]水光浮动或飘动的样子,这里形容早春的风如同水波的荡漾。 [梅风]早春的风。 [梨花白]宋代一种美酒。 [藻]此处指华丽的文彩、文辞。 [堪堪]渐渐的意思。 [离离]清晰分明,或者繁多的样子。 [芸窗]指书斋。 [意、情]意指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情指诗情,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 [尘、境]佛家用语。尘指“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即“六根”所缘之外境,外界事物。境指感官与心识对客观对象的认识程度,有不同的“境”,如三类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点墨]此处指以笔濡墨圈点文章。 这是两首和诗,但是不是面壁空造,而是根据作者的生活写实的作品,非常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非常难得。诗歌表现现实生活,言之有物,言之有意境非常重要。 诗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初雪之时彻夜读书的欣喜心情。诗人在静静的书斋里坐着,抬起头来,外面细密清晰的雪花在窗前飘过,令人感觉到早春的微风在轻轻地吹拂,有如荡漾的微澜。诗人随意地啜着美酒,在摇曳的烛光中吟哦。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场景,正是读书人的梦想境界啊。 诗人细细地体味着书中古人诗歌的意境,感觉到他们抒发襟怀的程度虽然有深浅的区别,可是其中传达情感的意向却是古今相同的。比如陆游在孤独和愁苦的心情下,他在《暮秋》中写的“孤愁巴月白”,四川的月亮是苍白而清冷的;而在唐代诗人薛能笔下的蜡烛烟,却是红暖的。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诗人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了不同的情感。 在摇曳的烛影下,细细玩味古人的诗句,是一种何等高雅的享受!在《夜读之二》的后两联,诗人更进一步把对诗歌中的意境的体味提升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禅学的境界这更高的层次上去。 诗中使用了好几处叠字的词,如“欣欣”、“滟滟”等等,把情境表达得非常细腻。对仗也非常精警,例如“意别情还别,尘同境不同”。上句的两个“别”字和下句的两个“同”字,在本句中是重叠,在上下句之间是相对,而且含意深刻,用得非常精致准确,令人叫绝。 这首诗也发表在网络《蓝月论坛》上,那里有作者的一个跟贴,引用在这里,也许对读者理解这两首诗有帮助: “如你所说,和诗毕竟是有禁锢的,我这两首也不例外,除了描景抒情还带答友的,所以基本属于写实。 前儿夜里我们这里初雪轻落,格外欣喜,又读好友传来的诗集,点上漂亮的蜡烛,喝杯喜欢的小酒,非常惬意。梨花白,我是既说酒又暗喻雪;烛影红我是既说烛又说词。双关句。释怀的确容易构成歧义,原本是说诗人抒怀之深浅。至于何贪慕,日已东,是答我朋友的问,她在网上知我已过了凌晨还在读。讶然相问,我方如是作答。这个和诗和的不是一位朋友,而是好几位朋友。这两首都是我的,上一篇只是通论,下一篇则插入所读的诗词之一二。” 读到这样的好诗能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我对诗歌理解不深,对作者也不了解,但是读了之后出于仰慕之心还是忍不住想讲几句,也许有理解错了的,那就请作者和读者指正了。 [附录]诗中提到的两首唐诗: 宋•陆游《暮秋》 时序中年速,风霜客路长。孤愁巴月白,清梦楚山苍。 灯暗秋衔壁,钟疏夜殷床。端居有微禄,不敢恨殊方。 唐•薛能《好客》 好客连宵在醉乡,蜡烟红暖胜春光。谁人肯信山僧语,寒雨唯煎治气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