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品质保证的
回国礼品专卖 中国健康产品网数据库显示,我国已经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共有5473个品种,已经批准的进口保健品有488个品种,而已经受理等待批准的进口保健品有296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过去以治疗为主的健康观念必然要让位给预防保健,这就给保健品市场带来巨大商机。洋品牌正是看中了这个蓬勃兴起的巨大市场,纷纷到中国淘金。然而,业内人士提醒,洋保健品中有李逵,也有李鬼。
保健品琳琅满目,消费者目不暇接。
在药店、超市内,常常设有保健品专柜,其中的维生素、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琳琅满目,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来自国外生产商的产品比国内的同类产品要贵几倍。例如,在王府井的一家药店中,同样的复合维生素,国内知名的产品一盒只要21元人民币,而国外的同类产品,有的售价达198元,有的高达256元。记者了解到,在国内摇身变为“贵族”的营养补充剂,其在国外却非常普通,甚至鲜为人知。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巨大的保健品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到中国淘金。然而,其中有李逵,也有李鬼。
深海鱼油仅几十元 洋保健品在国外并非“贵族” 北京的齐小姐是深海鱼油的忠实拥护者,连续两三年内都服用一种来自澳大利亚的深海鱼油。这种进口的洋保健品价格昂贵,每瓶两百粒售价240元。然而当齐小姐的男友到澳大利亚出差时赫然发现,同样品牌同样规格的深海鱼油,在当地售价十分低廉,折合人民币不过几十元,价位和普通维生素、鱼肝油等产品差不多。在当地人眼中,鱼油根本不是什么“贵族保健品”,只是极普通的营养补充剂。
无独有偶,一位中国记者在阿拉斯加采访时,发现在国内名气很大的“阿拉斯加深海鱼油”,在当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根本找不到踪影。据当地华人介绍,不少深海鱼油胶囊其实都是一些华人所办厂家生产的,有的还是前店后厂,主要是卖给回国探亲或是来美出差旅游的华人。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国外基本上没有保健品这个概念,要么是食品,要么是药品。因此,所谓的洋保健品种类非常有限,主要就是维生素、钙片等营养补充剂。被国人极力推崇的“鱼油”,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使用在面包、冰淇淋、牛奶、婴儿奶粉、酸奶等食品中。
部分洋品牌违规操作 辨别真伪要看批准文号 在很多人眼里,洋保健品虽然价格昂贵,但品质高、质量可靠、不会做虚假宣传,但事实并非如此。去年9月,由美国纽海尔斯公司推出、曾风靡一时的高浓缩液体钙、维生素C片、超级浓缩卵磷脂胶囊、深海鲨烯等61种系列“保健食品”因违规销售,遭到北京市卫生局的禁售。目前,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都陆续对这61种保健品进行了封杀。
据悉,纽海尔斯系列“保健食品”就是未经国家批准进入国内市场的非法保健品。虽然,该品牌后来发出声明,声称这是误会,但是也给迷信洋保健品的消费者敲了一记警钟。同时不少产品存在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冒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未获卫生部保健食品的批准而擅自标有“抗癌、提高免疫力、增强肾功能、减少肾水肿、减轻眼睛红肿、丰胸、防治艾滋病”等功效宣传等问题,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部分产品还擅自添加了严格禁止加入的育亨宾、麻黄等西药药品以及不可滥用的睾丸提取物、羊胎素等激素产品,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目前,一些高档社区、会所、写字楼的商店内经常有印着外文的瓶装保健品出售。据知情者透露,这些洋保健品有相当数量是没有保健食品批号、进口许可证的非法保健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按照正常渠道进中国市场,洋保健品包装上用的应该是中文说明,而且有“国食进健字”的标签。而那些没有批号的洋保健品,多是由一些在国内注册的境外公司在中国生产,或由一些沿海城市的黑窝点仿制国外产品非法加工而成。
中国保健品市场利润诱人 数百洋品牌排队待批 记者从中国健康产品网数据库获悉,我国已经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共有5473个品种,已经批准的进口保健品有488个品种,而已经受理等待批准的进口保健品有296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过去以治疗为主的健康观念必然要让位给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健康观念,这就给保健品市场带来巨大商机。洋品牌正是看中了这个蓬勃兴起的巨大市场,纷纷到中国淘金。
2003年,以“直销+店铺”模式销售纽崔莱系列保健品的美国安利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首次超过100亿人民币,占其全球销售额的1/5。中国成为安利在全球的最大市场。去年8月,美国第四大保健品公司——自然阳光公司纳莱得营养品品牌张扬着“天然草本”的旗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据了解,纳莱得在中国市场首推纤维维生素冲剂,原料来自于大豆、燕麦、豌豆、玉米、麦麸、椰菜、甘蓝、菠菜、芹菜等18种草本植物和谷物。不久前,中国三九健康连锁营销管理总部与美国全球健康联盟在北京正式签约,共同在华开展保健品连锁营销。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是多家世界保健名牌产品的总代理。
蜂拥而入的各种洋品牌保健品是否会对本土企业造成冲击?面对记者的疑惑,一位从事保健品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洋保健品针对的顾客主要是中国的高收入人群,如果把中国保健品市场比做一个金字塔,它们夺取的是塔尖那部分,而金字塔下边的绝大部分还将牢牢把握在中国自己的企业手中。他认为,国内企业应该加强同国外保健品公司的合作,促进我国保健品技术的进步,并以此为契机为我国保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