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使徒教父时代,它的时间跨度大约是第二世纪这个阶段。这时,耶路撒冷教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可是在罗马、希腊、马其顿、叙利亚、小亚细亚等地,教会已经初具规模,甚至在埃及也有了教会。
但是,教会的成长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内外各种因素都成为早期基督教信仰的冷血杀手。在教会之外,罗马帝国统治者继续对教会施以高压手段,还有罗马知识分子界有人公开出来,挑战基督信仰,一般民众对基督徒则采取鄙视的态度,认为他们是一群道德低下、搬弄是非、目无政府的社会渣滓。甚至在一些地方,若稍有动乱或犯罪行为,政府首先就会把这些不稳定因素归咎于基督徒。在教会之内,由于使徒们已经不在人世,他们所写的书信尚未编纂成圣经正典,教会对耶稣本人的神人二性和基督福音,既没有清晰的理解,也没有权威的解释,结果,教会中百家争鸣,各人自显神通,随之兴起各种时尚思潮,这些思潮要么将很多主观人为意见掺入基督福音,要么自说自话擅改福音的本质,导致教会秩序混乱﹑管理失调,以致形成几支声势颇大﹑危害颇深的异端斜说。
面对这些情况,在上述各地的教会中,出现了几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写下了不少关于基督教信仰的文献,或是解决教会中的争端,或是驳斥各种异端,或是强调教会中的治理秩序。总之,这些早期文献对后来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完备和教会组织机构的设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人可以算是基督教会的第一批神学家,习惯上,人们称这些教会作家为“使徒教父”,这是因为很久以来大家以为这些教父都是使徒们的门生弟子。其实并不尽然。确切地说,这些“使徒教父”跟使徒们“有些关系”,这种关系是指,他们有的是某位使徒的门徒,有的是与使徒们有过直接接触、并从使徒们那里接受过教诲。
当时,各地教会都是独立的团体,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制度。耶路撒冷教会先由十二使徒领导,后由耶稣的世俗兄弟雅各和西门领导,下面有选出的七个执事来辅助处理日常事务。这种机制很可能是受到犹太教会堂中的“职员制”的影响,这些职员通常被称呼为“管会堂的”,他们的职责是组织会议、带领崇拜仪式、周济贫困会员,等等。而在保罗建立的外邦教会中,则以“长老”或“监督”为领导,保罗曾提到过,教会中有诸种职分,特别强调三种:使徒、先知和教师,使徒主责建立教会,先知和教师主责宣扬和阐释真道,日常工作由一群长老或监督来集体执行。充任长老或监督之人,通常年资较长、德高望重、温良谦和。
到后来,另一些外邦教会兴起了一种“主教管理机制”,在长老或监督之上设立一位大权独揽的监督者,称之为“主教”。“主教”一词源自希腊语episkopos,词中epi是“由上往下”之意,skopos是“观察监督”之意。到了二世纪中叶,这种主教制风行各教会,成为教会主要的组织管理制度。
二世纪时最著名的使徒教父有:罗马的革利免、安提阿的伊格那丢、示每拿的坡旅甲、罗马的黑马、希拉波利的帕皮亚、亚历山大城的巴拿巴,另外还有数名未留下姓名的使徒教父。他们几乎都是各地教会的主教。在这些众多的教父之中,又以前三位最有影响力,最受到大家的一致公认,后世会众尊称他们为“三大使徒教父”。
我们先介绍第一位使徒教父﹕罗马的革利免。
革利免的出生年份无从查考,只知他在约公元93年至99年任罗马教会的主教。我们前面说到过的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执政官,名叫弗拉菲乌斯·克莱门斯。据传说,革利免曾经就是克莱门斯家的奴仆,后来被释放,成为自由人。按照罗马帝国传统惯例,被释放的奴仆应承袭主人的姓名,所以,革利免就借用了“克莱门斯”家族的姓氏,从字音就可以看出,“革利免”这个姓氏其实就是从“克莱门斯”这个姓氏转化过来的。后来,革利免加入罗马教会,并在教会中渐获高位,最终担任了罗马教会主教。天主教会尊革利免为他们的第三任或第四任教皇。
由于使徒保罗在他的书信中曾提到过一个叫“革利免”的人,有人便设想保罗提到的这个革利免,就是罗马主教革利免,进一步的推想下去,这位罗马的革利免即是保罗的门徒。但是,这种猜测没有历史文献来实证支持,所以只能存疑。
革利免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撰写了一封在教会史上非常重要的书信,即《革利免一书》。这封书信在当时享有仅次于使徒书信正典的地位。
革利免到底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呢?这要从哥林多教会说起。
话说哥林多教会又起党派纷争,这是这个教会的老毛病了,保罗在世时就曾为此写信谴责和警戒过哥林多教会。大约在二世纪初,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哥林多教会因内部发生争端,驱逐了几位长老。革利免得知此情,非常担忧:这还了得?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特别原因,会众竟然动不动就让长老们下岗,教会领导的威信今后还要不要了?而且这个教会的少年教友还胆敢搞反对老年教友的“革命行动”,这种行为如不严肃整治,其他教会必然群起效尤,如此下去,教会岂不是大有分裂的潜患吗?
革利免心急如焚,于是奋笔疾书,派人将书信送达哥林多教会,这书信就是《革利免一书》。在信中,革利免委婉地责备哥林多教会的党派纷争,并指出专擅驱逐圣职人员之严重不当。他主张说,上帝创造的宇宙是最有秩序的,并且借用旧约中有关礼拜的规章来说明基督的教会也当事事依照秩序,不应该稍有混乱。
至于哥林多教会收到革利免的信之后,问题有没有解决,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后来数个世纪中,哥林多教会和其他各地教会在做礼拜时,往往把革利免的书信诵读给教友们聆听,以激发教友之间的团结和爱心,鼓励大家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个历史现象,从侧面说明了革利免的书信确实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果效,促进了教会的团结合一。
革利免后来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一个四世纪的传说是这么说的:
约在公元101年时,革利免被当时的罗马皇帝图拉真驱逐出罗马城,发配到黑海之滨的克森尼索地区,即今天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那里有一个罗马帝国政府的采石场,革利免在此被迫接受“劳动改造”。
革利免到达采石场后,发现这里的囚徒没有水喝。某日,他就跪地祷告,一边又向天边望去,猛然看见不远之处的小山上有一只羊羔,他赶紧跑到那里用镐头击地,这时,清清水流奔涌而出。这个奇迹使当地的异教徒和囚犯们都惊得目瞪口呆,不少人随后跟从了革利免,成为基督徒。后来,革利免继续在采石场宣讲福音,这让罗马统治者更加恼羞成怒,判了革利免死刑。他被捆绑到一只船锚上,被人从船上扔进黑海,沉下海底。
奇怪的是,从这事以后,在每年黑海的大退潮期间,人们都能在黑海边的沙滩上看到一个神龛,据说这里面有革利免的遗骨。在如今的克里米亚,有一个叫印克曼的修道院,座落在一个悬崖上,革利免的遗骨曾安放在此。到了9世纪,有一位名叫区利罗的拜占庭帝国传教士将遗骨带回罗马安葬,安葬的地点就是现代罗马城中的革利免大教堂。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节的音频链接是:https://youtu.be/WpsPfeFwPis
本节的博客链接是:
https://usstamps.blogspot.com/2022/06/4.html
欢迎在Youtube上订阅收听。谢谢!
“教会史演义”是我从2012年6月起开始构思写作的一个博文系列。
研究历史和写作博文纯粹是我个人的业余爱好。为写“教会史演义”,我从本地多家图书馆内搜寻并借阅了巨量的相关资料。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我写的是“演义”,基本上就是“历史小说”,不是信史,没有进行非常严格的史学考证,只是演义,仅此而已。里面有不少演绎的部分,主要目的是寓教于乐。希望研究信史的读者,可以在坊间找到很多正规出版的教会史书籍。
这个博文系列按历史年代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创始期到古典期”,第二部分是“中世纪”,第三部分是“宗教改革时期”,第四部分是“近现代”。目前,前三部分已经草成。接下来要写的是“近现代”,可能还要再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把这第四部分草完。敬请关注订阅收听。谢谢您的关心和鼓励。愿神继续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