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
假如我只记得拉赫玛尼诺夫的一部作品,那一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曾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作有《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以及浪漫曲等著名作品。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以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 Paganini,1782—1840)的第二十四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a小调)的主题为基础,用变奏曲的形式写成。帕格尼尼的这个主题曾经吸引过许多作曲家的注意,李斯特为这首作品所作的钢琴改编曲,可能甚至比它的原作更为人们所熟知;另外,勃拉姆斯的一首《钢琴变奏曲》也是根据这同一主题写成的。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狂想曲》共包括二十四次变奏,篇幅较长,相当于一首协奏曲的时间,钢琴的演奏技术,用作者的话说,也“相当之难”。
这首《狂想曲》的曲式结构比一般变奏曲更丰富和复杂。首先,音乐的发展并不局限于帕格尼尼的一个主题, 作者在这首作品的若干段变奏中,其中的第七、第十、第二十四变奏都引入他所偏爱的中世纪教会歌调《末日经》;此外,这变奏曲的结构还兼具大型器乐套曲的特点——它的主题和二十四次变奏很明显地可以分成三组,相当于套曲的三个乐章,前后两组都是戏剧性情绪的体现,当中一组明朗而抒情,可以说是对幸福的一种幻想,也可以说是在激烈的生活漩涡中对幸福的过去的回忆。换句话说,这首作品由两组对比的形象构成,一个是阴暗的色彩占优势,它的一系列变奏]描绘出越来越令人惊心动魄的景象,特别是当《末日经》的主题进入时更是如此。另一个则是诗意的抒情形象,它在前面的阴暗色彩的强烈对照之下,显得更加感人。
这首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狂想曲OP.43作于1934年,主题选自帕格尼尼第24首随想曲(A小调),共24段变奏。序曲为活泼的快板。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
最好忘掉下面方便下载的曲目,闭上眼睛在音乐中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