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话说英国两千年(从凯尔特人部落到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大英帝国)

(2006-09-18 14:35:51) 下一个




『煮酒论史』 [西事纪闻]话说英国两千年(从凯尔特人部落到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大英帝国)


作者:大军冯毅 提交日期:2006-9-6 19:41:00

一,阿尔弗雷德大王(威塞克斯王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以其民族性中特有的顽强老辣,力抗强大德国,显示了其不屈的精神气质。
    
     大英帝国的这种独特的民族气质,自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来有自。
    
     说起这英国人,是经过多个世纪,不断加入新鲜血液而形成的。英伦三岛上的原住居民,是伊比利亚人,他们自新石器时代,就居住在那里。伊比利亚人,来自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他们身材矮小,皮肤较黑。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铁器时代,来自大陆的凯尔特人,进入英伦三岛,其中以不列吞人人数最多。这些凯尔特人,身材高大,毛发金黄,他们同化了岛上的伊比利亚人。凯尔特人成为岛屿的主要居民。
  
   “不列颠”这个名称来源的一种说法是,大陆人把英伦岛上的人称为“岛民”“海边之民”(即“布列塔尼”),罗马人称之为“不列颠”。
  
   公元前55年,罗马大军杀到,凯撒征服了不列颠。罗马人统治了不列颠三个世纪。不列颠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修建了著名的哈德良长城以保护境内的不列颠人。罗马统治时期,是英国至近代以前的各历史时期中最文明的时代。
    
     后来,当罗马帝国在蛮族的进攻下渐渐衰落后,罗马人在本土自顾不暇,不得不撤出不列颠。
    
     从五世纪末开始,英国历史进入了一段黑暗时期,蛮族开始入侵不列颠。在这些日耳曼蛮族中,入侵势头最为凶狠的是萨克森人和盎格鲁人。不列颠人拼命反抗,但是遭到残酷的镇压。
    
     经过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征服和混合,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渐渐混合成了一个民族,英格兰人。英国的称呼也由“不列颠”变成了英格兰,意为“盎格鲁人的土地”。
  
     这是黎明到来前的一段黑暗时期。正如邱吉尔所说:“在黑暗中睡去的是不列颠,在黎明时醒来的已是英格兰。”
    
     到公元七世纪,不列颠岛上渐渐形成七个小国,它们互相征战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当英格兰之主。
    
     公元七世纪,罗马教廷派来的传教士,使得这些日耳曼人开始信奉基督教。
    
     公元九世纪时,来自北欧的丹麦海盗开始入侵英格兰,岛上的英格兰人奋起抵抗。丹麦人为主的维金海盗,祸害英格兰三百年。
    
     这时,七小国中的威塞克斯王国最为强大,成为英格兰人抵抗丹麦人的中流砥柱。
  
   威塞克斯王国在埃格伯特国王(803年-839年在位)的率领下,成为七小国的盟主。
  
   威塞克斯王族,祖祖辈辈英雄辈出,老国王是老英雄,他的两个孙子埃塞尔烈德和阿尔弗雷德,也都是英雄好汉,其中,阿尔弗雷德更是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老国王的孙子埃塞烈德一世继位后,于公元871年派出他的军队迎战丹麦人。战斗是由埃塞尔烈德之弟,阿尔弗雷德王子率兵进行的。英格兰人击败了丹麦人。阿尔弗雷德初露锋芒。
    
     此战后不久,埃塞尔烈德一世去世,24岁的王弟阿尔弗雷德继位为苏塞克斯国王,因为他做国王期间的文治武功,后世称他为阿尔弗雷德大王。
    
   文武双全的阿尔弗雷德于871年-899年在位,做了近三十年的国王。
  
   他六岁时被带到基督教的中心罗马朝圣,此后就留在那里接受教育。这使他拥有良好的知识文化背景,受到先进文化思想的熏陶。教皇列奥四世,对他颇为看重。
  
     阿尔弗雷德继位后,面对强大的丹麦人,他苦苦周旋,一年中与丹麦人交战十九次。
    
     878年1月,丹麦人对英格兰人发动突袭,威塞克斯军民大败,阿尔弗雷德仅以身免。
    
     此时的阿尔弗雷德,有些象刘备,虽屡遭失败,却不堕志向。他慢慢收集溃散的旧部,重新聚集力量。
    
     恢复了元气的阿尔弗雷德,随后与丹麦人进行了爱丁顿之战,大破丹麦王古斯伦,这一仗打得丹麦人好几年没敢再来侵犯。丹麦王古斯伦还皈依了基督教。阿尔弗雷德以其惊人的大智大勇,把英格兰从亡国的边缘拯救了过来。
    
   经此一战,阿尔弗雷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实行封建世袭制,形成以后的骑士阶层。
  
   在战斗中,阿尔弗雷德身先士卒,勇猛善战,深受士兵爱戴。
  
     七年以后,885年,丹麦人撕毁了和平协议,再度来犯。阿尔弗雷德和丹麦人进行了决定命运的一次大战。英格兰人大获全胜,阿尔弗雷德的军队收复了伦敦。他和丹麦王古斯伦签订和约,通过这个和约,威塞克斯占据英格兰南部,而丹麦人退守英格兰北部,在那里建立了“丹麦区”。
    
     战败的丹麦人退回了岛上的丹麦区,有些还退回了法兰西。
    
     阿尔弗雷德抗击侵略者,解放了伦敦,保卫了英格兰。自886年开始,伦敦成为英国的首都。
    
     阿尔弗雷德不仅是领导军民抗击外敌的英格兰民族英雄,建立了赫赫武功,而且,他在文治方面也颇有建树。
    
     首先,阿尔弗雷德组织编写了《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为英格兰的统一奠定了心理和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他颁布了著名的《阿尔弗雷德法典》,把基督教原则与日耳曼传统法结合起来。他修改了《圣经新约》中的“已之所欲,施之于人”,将其改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告诉大家:“如果法官可以牢记这一点,就可以维护正义,而不需要其他法典了。”后来,《阿尔弗雷德法典》成为英国习惯法的基础。阿尔弗雷德的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由于阿尔弗雷德杰出的文治武功,深受英格兰人的爱戴,他被尊称为“大王”。
    
     阿尔弗雷大王的子孙后代,也都个个出色。
    
     公元899年,阿尔弗雷德大王去世,传位于其子“长者爱德华”(899-924年在位)。公元909年,丹麦人再度来犯,威塞克斯国王爱德华,联合其妹,麦西亚王后埃赛芙丽达,两小国合兵,大破丹麦侵略军。
    
     爱德华采用阿尔弗雷德大王修道筑垒之策,步步为营,向丹麦区步步紧逼。918年,埃赛芙丽达去世,爱德华趁机将威塞克斯和麦西亚两个强悍的小国合并,势力更为强大。
  
   公元925年,爱德华之子埃塞斯坦继位(925-939年在位),继续推进,这又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国王,他施展计谋,使丹麦人的各小国彼此不和,趁机收复了约克城,逐步将英格兰北部并入威塞克斯领土。
  
   公元939年,埃塞斯坦去世,其异母弟埃德蒙一世继位(939-946年在位)。埃德蒙一世曾在丹麦人的打击下丧失大片国土,不过,他在公元944年以后,亦能收复失地。
  
   公元946年,埃德蒙一世去世,其弟埃德烈德继位(946-955年在位)。阿尔弗雷德大王的这几个孙子,都很能干,威塞克斯小霸的霸业,在他们手里祖孙父子兄弟相传,长盛不衰。不象中国春秋时的郑国,郑武公郑庄公父子精明强干,郑国小霸,但郑武公的几个孙子不争气,郑国霸业很快烟消云散。
    
     955年,埃德烈德去世,埃德威(955年到959年在位)和埃德加(959-975年在位)先后继位。国王埃德加在位时,完全收复了丹麦区。此时,英格兰开始设置“郡”,政治制度开始发生重要变化。
  
   这几位国王统治的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一边抵抗丹麦人的侵略,一边致力于英格兰的统一,为英格兰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英国国家机构开始完善,比较规范的英语开始形成。
    
     败退的丹麦人,消停了半个多世纪。公元980年,丹麦人卷土重来。此时的国王是外号“没头脑”的埃塞列德三世(待我查查,是否还有外号叫“不高兴”的君主),祖先的英雄基因到他这儿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他畏惧丹麦人,企图用金钱换取和平。但金钱挡不住凶悍的丹麦人。
    
     公元1016年,强大的丹麦王子克努特,兵临城下,埃塞列德三世这节骨眼上去世,他儿子继位为埃德蒙二世,半年后也去世了。丹麦王子克努特,一举成为英吉利国王。
    
     整整半个世纪后,1066年,来自大陆的诺曼底公爵威廉,跨海西征,发动了著名的“诺曼征服战争”,击败了英格兰人和丹麦人的反抗,一举征服英国,英国历史上的诺曼朝开始,英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6 21:54:50 
  二,克努特的北海大帝国
  
   在写第二篇之前,先纠正一下,外号“没头脑”的威塞克斯国王是埃塞烈德二世,非三世。抱歉。
  
   这位国王虽然软弱,他的大儿子埃德蒙二世也早早跟着他去了,不过,他的儿子还不少,而且有一个还对英国的历史至关重要。
  
   埃塞烈德二世的儿子,除了埃德蒙二世两兄弟以外,埃塞烈德二世还曾与法国的诺曼底公主埃玛结婚,也生有二子,长子,小阿尔弗雷德,次子,小爱德华。
  
   小阿尔弗雷德早死,埃塞烈德四个儿子,只剩下小爱德华,爱德华后来成为英格兰国王。
  
   1066年,英国的诺曼朝建立,在此之前的英国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历史时期:
  
   1,前三千年--前八百年,伊比里亚人;
  
   2,前八百年到前43年,凯尔特人;
  
   3,前43年--公元407年,罗马统治时期;
  
   4,五世纪--七世纪,日耳曼人入侵;
  
   5,七世纪--1016年,七小国时期,其中,828年--1016年,威塞克斯王国称霸英格兰,抵抗入侵的丹麦人;
  
   6,1013年--1042年,丹麦朝;
  
   7,1042年--1066年,英吉利朝。
  
   从这个简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丹麦朝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
  
   威塞克斯国王,“没头脑”埃塞烈德二世在位期间,维金海盗再度猖獗。埃塞烈德二世每年以高达数万英镑的巨款赎买和平,这笔巨款称为“丹麦金”。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宋帝国也正用“岁币”向辽帝国赎买和平。屈辱自不必说,而威塞克斯王国的“丹麦金”并未起到阻挡北欧海盗的作用。维金海盗比当时远在东方的契丹武士更为生猛,倒很象后来的金兵,他们拿了钱,但看透了埃塞烈德二世的软弱,不肯罢手,继续侵略。
  
   1013年,丹麦海盗的首领斯温,决心夺取整个英格兰。他统率丹麦海盗舰队,进入英格兰。丹麦区立即拥他为王。
  
   英格兰人无力抵挡,只好跟着承认斯温为英格兰王。此为英国的丹麦朝的开始。
  
   埃塞烈德二世只好流亡大陆的诺曼底避难。
  
   1014年,新国王,大海盗斯温,还没把国王的位子坐热,就暴病而死,想来是无福消受吧。
  
   英格兰贵族忙又把埃塞烈德二世接回来,不过,他也没活多久,1016年死于伦敦。
  
   伦敦贵族和市民又立埃塞烈德二世之子埃德蒙,是为埃德蒙二世。
  
   而此时,丹麦朝英王斯温的儿子,丹麦王子克努特,早就杀回来了,要从埃塞烈德父子手中夺回英王之位。他当年跟随父王血战英伦,岂肯把如此尊贵的英国王位让给他人?
  
   埃德蒙二世很快也死了。于是,英勇的丹麦王子克努特,顺理成章地成为统一的英国国王(1016--1035年在位)。英国的英格兰人和丹麦人,都成为他的臣民。
  
   1017年,克努特与埃塞烈德二世的王后,诺曼底的埃玛结婚。这个诺曼底的埃玛,是个对英国历史至关重要的人物,以后我们还会说到。
  
   1019年,克努特继承丹麦王位。
  
   1028年,克努特继承挪威王位。由此,他建成了克努特北海大帝国。
  
   克努特统治初期,采取打击英格兰人,偏袒丹麦人的做法,但他很快改变了做法,改为对英格兰人进行拉拢。收效明显。尤其是,他英格兰教会关系良好,取得了教会的支持。
  
   英格兰人的势力仍然很大,不过,他们没有反抗克努特的统治,而是尽到了臣民的本分。克努特获得丹麦王位和挪威王位,就是英格兰军队帮助他进兵北欧而夺得的。
  
   为了拉拢人心,克努特在英国设立了四个伯国,其中,威塞克斯伯国由丹麦人戈德温统治,四个伯爵,都是一方诸侯,都有很大权势,而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在四个伯国里,势力是最强的。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英国,已经统一,所以,此时的威塞克斯伯国,是英国国王分封给大臣的,与以前的独立的威塞克斯王国,截然不同。
  
   1035年,四十岁的克努特去世,他建立的克努特北海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埃塞烈德二世流亡在诺曼底的两个儿子,小阿尔弗雷德和小爱德华,听到克努特的死讯,不由得蠢蠢欲动。阿尔弗雷德借口来看母亲埃玛,从法国回到英国。埃玛此时已嫁给克努特多年,此时,第二个丈夫又死了。
  
   阿尔弗雷德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就遭到毒手,被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所害。
  
   因此,英国王位仍在丹麦人的手里。国王克努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他前妻埃格娜所生的哈罗德,二儿子则是续弦的诺曼底的埃玛所生的哈德克努特。你看这埃玛厉害不厉害,她为两个英国国王,生了两个英国国王。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说哈德克努特的母亲另有其人,姑且作为说法之一。
  
   且说那大权臣戈德温,害死了前朝国王埃塞烈德的王子,扶保当朝太子,先王克努特的长子哈罗德为王,倒也一时无事。
  
   不过,这哈罗德却是个短命鬼,在位不到五年,就于1040年去世了。戈德温继续扶保先王的次子,哈德克努特为王。没想到,这位次子命更短,在位不到两年,就于1042年去世了。
  
   哈德克努特是丹麦朝的末代君主,他一死,丹麦朝绝嗣。
  
   这下,丹麦人再也想不出新花样了,朝中的英格兰人,早就想迎立前朝国王埃塞烈德二世的儿子了,大太子被丹麦人所害,这回,他们就将次子爱德华迎了回来。丹麦人也无话可说。
  
   于是,爱德华于1042年,即位为英国国王(1042--1066年在位)。
  
   他也是诺曼底公主埃玛所生,所以说,埃玛很了不起,可称超级国母。
  
   自小生长在法国的爱德华,只是血缘是英国的,心却是法国心,他从法国带来的诺曼人,成为英国新贵。于是,新国王爱德华与大权臣戈德温之间,免不了有一场大动干戈。而生长于法国的爱德华成为英王,也为日后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埋下了伏笔。


作者:owishannenr 回复日期:2006-9-7 1:44:42 
  坑?
  顶!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7 10:43:23 
  三,英吉利朝
  
   公元八到十一世纪的维金海盗时代,最终造就了英国的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丹麦朝。1042年,丹麦朝亡,威塞克斯流亡王子爱德华被英格兰人从法国迎回,建立了英吉利朝,亦即盎格鲁萨克森朝(1042-1066),这是英国的第二个统一王朝。
  
   这位爱德华,性情文静,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被称为“忏悔者爱德华”。他在法国诺曼底长大,从内心来讲,他更象是一个诺曼人。
  
   爱德华即位不久,为纪念圣彼得,他在伦敦的泰晤士河畔,修建了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译作西敏寺)。爱德华并且将他的王宫迁到这里。
  
   再说那大权臣戈德温,为了权力的稳固,于是将他的女儿伊蒂丝嫁给了新国王爱德华,以图控制新国王。
  
   爱德华虽然文静,但并不傻,心里对这位曾杀害他弟兄的权臣,怎么也无法产生好感。他一方面重用他带来的大批诺曼人,一方面倾向于四伯国中的麦西亚和诺森伯里亚,以牵制戈德温。
  
   1051年,双方矛盾激化,撕破了脸皮。爱德华寻机挑衅,宣布将戈德温一家逐出英国,将他父子的土地没收,分给国王的亲信诺曼人。国王如此偏袒诺曼人,自然引起英国人的反感。
  
   于是,戈德温很快于次年率舰队卷土重来,并受到英国人的热烈欢迎。爱德华只好把没收的土地又还给戈德温一家。戈德温一家势力比以前更大。
  
   1053年,戈德温去世,其子哈罗德继位为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将,此时,威尔士人发起了对英格兰的入侵。文弱的爱德华国王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哈罗德率兵奋起迎战,不但击败了威尔士人的入侵,并且于1063年彻底击败威尔士,杀死威尔士王格里菲斯。哈罗德的战功,使他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1066年,越来越倾向于诺曼人的爱德华国王去世,对此极为不满的英国人松了一口气。不过,英国人高兴得太早了,诺曼化的国王人虽去世了,但他的亲诺曼人的倾向,仍然引起了一场对英国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大乱。
  
   爱德华的儿子年幼,所以,贤人会议的大老们,为避免立幼君引起动乱,遂一致推举声望极高的哈罗德为新的英国国王,是为哈罗德二世(哈罗德一世是丹麦朝克努特的儿子)。他是英吉利朝的第二个国王。
  
   本来,哈罗德英武贤明,英国人立了一个好国王,但是,怎奈天不遂人愿望,偏偏就有人出来搅局。
  
   在海对岸的大陆,有一个强悍的小国,诺曼底公国。诺曼底公国是法国的一部分。
  
   诺曼底公国位于塞纳河下游,首府鲁昂。顾名思义,这个公国由诺曼人所建。诺曼人,就是入侵法国的北欧人,以丹麦人为主。维金海盗,不仅入侵英国,而且是向整个辽阔的南方全面出击,东面一直进入俄罗斯。
  
   公元991年,有一支丹麦人开始在法国的鲁昂一带定居下来,逐渐建立了诺曼底公国。法国国王拿这些硬闯进来的北欧海盗没办法,只好捏着鼻子,息事宁人,封丹麦人的首领罗龙为诺曼底公爵。诺曼底公国算是正式成立。罗龙就是第一代诺曼底公爵。
  
   前面说起的超级国母诺曼底公主埃玛,就是第三代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的女儿,第四代诺曼底公爵罗伯特的妹子。
  
   1035年,第四代诺曼底公爵罗伯特去世,留下个年仅七岁的私生子威廉。这威廉继位为诺曼底公爵。转眼间,二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私生子成长为叱咤风云的铁血英雄,智勇双全,建立了盖世功业。
  
   这位威廉,埃玛是他的姑母,他和前任英国国王忏悔者爱德华是表兄弟,爱德华就成长于诺曼底宫廷之中,这哥儿俩是打小一起和尿泥长大的。
  
   爱德华到英国任国王后,和诺曼底公国交往甚密。
  
   哈罗德继位为英国国王后,诺曼底公爵威廉立即跳了出来,说某年他访问英国时,国王爱德华曾亲口答应,死后将英国国王传于威廉。
  
   虽然以爱德华的亲诺曼底倾向,此事也许可能发生过,但英国人拥护哈罗德,而且威廉的话没凭没据,英国人是宁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
  
   威廉见口头提出是不管用了,好在他兵强马壮,讲不通,那就动武好了。
  
   当时的形势,对威廉非常有利。威廉在法国内部的两个主要的敌人,法国国王和安茹伯爵,相继去世。威廉如果远征英国,无后顾之忧。而罗马教皇也支持威廉。
  
   反观哈罗德。其父戈德温死后,戈德温的三个儿子就同室操戈,斗得个你死我活。而外部,挪威国王哈得拉达也对英国王位虎视眈眈。
  
   威廉信心满满,在教皇的支持下,招兵买马,打算以武力夺取英国王位。
  
   不过,以当时的情形看,英王哈罗德文武双全,贤明能干,而英国,又是一个大国,以诺曼底一个小国,去攻打英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一切有利于诺曼底公爵威廉的事情,都奇妙地发生了。胜负强弱,就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发生了转变。强大的英吉利朝,已经接近了它的末日,诺曼人就要来了。
  
   套用一句前几天看男篮世界锦标赛的套话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索尔斯克亚 回复日期:2006-9-7 12:04:52 
  更象是家族史啊,,
  
  不过的确写得很清楚
  
  等,


作者:旧邦新命可乎 回复日期:2006-9-7 12:24:39 
  写得好,等着看这个坑填满了


作者:无政府主义 回复日期:2006-9-7 12:50:15 
  记号


作者:彭雷 回复日期:2006-9-7 12:54:31 
  记号


作者:皖漂一号 回复日期:2006-9-7 14:35:47 
  记号


作者:我是来学的 回复日期:2006-9-7 15:04:30 
  顶下


作者:芽天 回复日期:2006-9-7 15:38:40 
  好贴


作者:Cistiniani 回复日期:2006-9-7 15:57:11 
  楼猪好文章,赶紧努力续完小的好收藏之!!
  只是有一问:楼猪提到不列颠原住民系伊比利亚人,这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想向楼猪详细请教此事:)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7 18:52:27 
  四,诺曼征服战争
  
   说起诺曼底公爵威廉,这是英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故事,是非常精彩的。
  
   威廉生于1027年。威廉的父亲,是第四代诺曼底公爵罗伯特。这罗伯特外号魔鬼,已经娶妻的他,拐来农家女子阿利特,威廉是他们的私生子。在那个年代,私生子是没有继承权的,没有地位。
  
   不过,威廉的命运不错,他虽是私生子,却是罗伯特唯一的儿子,所以,当1035年罗伯特去世时,年仅七岁的威廉,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第五代诺曼底公爵。
  
   从威廉七岁继位,到他二十岁亲政的十几年间,他经历了多次的阴谋和暴乱。在艰苦的甚至是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威廉不屈不挠地成长起来。他的三个监护人先后被杀,他的老师也被杀害。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宫廷中成长,威廉的性格锻炼得坚强而冷酷。
  
   法国国王亨利一世,对威廉欣赏有加,这使得威廉有了一定的保护。1042年,威廉十五岁时,受封为骑士。1046到1055年间,威廉平定了多起贵族的叛乱。这种环境,造就了威廉既勇敢坚强智勇双全,又冷血残忍多疑猜忌的性格。
  
   不少人背地里称威廉为“私生子威廉”。威廉对自己的出身非常敏感,谁要是敢拿这个话题做文章,那对威廉可不是一般的冒犯,必将受到极严厉的惩罚。威廉在征讨阿朗松城时,阿朗松人知道威廉的母亲家出身低贱,威廉的外祖父曾做过皮匠,于是,他们故意在城墙上挂出一些皮革,并大喊大叫:“这是给皮匠的皮子。”
  
   威廉的回答是,全力攻城,破城后,大开杀戒。该城所有的重要人物,都被处决,而且他们都被活活剥皮或者砍断四肢。
  
   一时间,威廉的恐怖之名震动远近。
  
   威廉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勇敢顽强的性格,还有为达目的而软硬兼施的手段。他的婚姻,也成了他为争取强大而进行的政治婚姻。1053年,威廉娶弗兰德尔公主玛蒂尔达为妻。要说起来,这两人实在不般配,威廉相貌堂堂,身高1米8,而玛蒂尔达身高只有1米3,但是,玛蒂尔达父亲的弗尔德尔国家,势力强大,威廉为得此强援,毫不犹豫地娶了玛蒂尔达。而且夫妻感情还很好。夫妻俩共生了四男五女九个孩子,其中有两个成为后来的英国国王。
  
   有了如此强大的岳父老泰山做后盾,威廉的腰杆更硬了。1063年和1064年,他先后控制了与他同为法国封建诸侯的曼恩伯国和布列塔尼公国。威廉连连获胜,接下来,雄心勃勃的威廉,把目光投向了海岸对面的英格兰。
  
   1066年,英国国王爱德华去世,威廉立即提出要求,声称爱德华曾答应将英国王位传给他,但是,英国人拒绝了威廉的要求,理由是,威廉并无英国贵族或平民的血缘,表兄弟也不足以成为继承王位的理由,英国人推举哈罗德为新的国王。
  
   威廉谴责英国人背信弃义,开始准备兵马粮草,打算用武力夺取英国王位。
  
   在教皇的支持下,威廉在欧洲各地招募武士,很快集结了一支拥有八百艘舰船的舰队。至1066年八月,远征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但是,威廉的诺曼底公国虽然强悍,但毕竟是一个小国,而对岸的英国,则是一个富强的大国。诺曼底只相当于英国的一个郡。以诺曼底一己之力去征服英国,在当时看来近乎天方夜谈,也只有威廉这样意志力超强的人敢想并且敢于付诸实施。
  
   威廉准备进犯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国王哈罗德立即赶到南部的怀特岛,着手防御,随时准备击退来犯之敌。
  
   哈罗德也是一个精明强干文武双全的国王,但是,怎奈天命不在他一边,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本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最终成为了现实。
  
   哈罗德严阵以待,就等着威廉自投罗网,如果是这样,两边强弱分明,哈罗德的精锐部队可以很有把握地击退敌人的侵略。但是,威廉那边却迟迟没有打过来。这可不是威廉的性格,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威廉一直按兵不动呢?原来,威廉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集结兵力于海岸边,他也急着早一天打到海峡对岸去。但是,这几天,一直刮的是西北风,在那个年代,航行主要靠风力,逆风使得威廉的舰队无法起航,只好耐心地等待。
  
   而哈罗德这边,却发生了突发事件。前文说过,哈罗德是英国大权臣戈德温之子,戈德温死后,他的三个儿子自相争斗,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正当哈罗德在南部严阵以待准备击退入侵者的时候,没想到他后院起火了。他的兄弟托斯提格引来了挪威国王哈得拉达。哈得拉达也对英国王位有野心,他进犯英格兰北部,击败了北方的英军,一举夺占约克城,大有进军全英国,夺取王位之势。
  
   哈罗德得知约克失守,再也没法在南部等下去了,他只好先回师去解决挪威人和他兄弟的进攻。9月25日,哈罗德率领他的精锐部队,在约克的斯坦福桥与挪威军队展开激战。哈罗德的精锐英军力战获胜,杀死了挪威国王哈得拉达,收复了诺森伯里亚。但是,经此一战,英军部队也元气大伤。
  
   就在哈罗德北上迎战挪威人的时候, 英吉利海峡的风向变了,转为西南风,在对岸等待多时的威廉立即下令起航。9月28日,诺曼人在英国海岸登陆,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因为英军这时还在遥远的北方。
  
   威廉一下船,一下没站稳,跌到在地,他急中生智,用夸张的语调兴奋地说:“各位,我的双手抱住了英格兰!”颇有中国曹操的风范。
  
   英王哈罗德这时又匆匆率兵南下,但是,英军以逸待劳的优势已不存在,而且,与挪威人的激战,也损耗了他们的实力。消灭挪威人,也是替以后的威廉除掉了一个竞争对手,但是,哈罗德只能这么做,一切都别无选择。只有尽快与威廉进行会战,消灭威廉的入侵,就什么问题就没有了。真正是“王国兴废,在此一举”。
  
   等到英军赶到南方海岸时,这时,以逸待劳的一方成了诺曼人。
  
   双方部队在黑斯廷斯山一带对峙。威廉派人给哈罗德传话,说他才是真正的英国国王,哈罗德只有投降一条路。哈罗德自然不听这一套。于是,10月14日,决定英国命运的大战爆发了。
  
   当时双方的兵力是,哈罗德的七千步兵,对阵诺曼人的五千骑兵。哈罗德对他军队威力非常自信,他用阵形严密的“盾墙”来对付诺曼人。诺曼人倾巢出动,诺曼骑士向英国步兵发起潮水般的进攻。英军的严密阵势,粉碎了诺曼人的骑兵攻势。诺曼人的骑兵弓箭,对英军的“盾墙”毫无作用。英军击退了诺曼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诺曼骑兵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步兵。久攻不下,威廉焦急万分,突然,他心生一计,命诺曼人佯败退走。英军由于在北方作战中损失不小,所以在部队中有一些民兵助战。当诺曼人败退之际,哈罗德的老战士不为所动,而一些民兵却按捺不住,冲杀出来。这样,英军的“盾墙”的严密阵形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先使用了“拖刀计”的诺曼人,此时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失去了阵形的英国步兵,再也无法抵挡诺曼铁骑的冲杀。
  
   英国步兵渐渐抵挡不住。哈罗德率英军与凶狠的敌人展开殊死血战。夜幕降临时。英军只剩下哈罗德和他的禁卫军仍在浴血奋战。在激战中,哈罗德眼睛中了一箭。强悍的英国国王,就象中国的夏侯惇一样,怒拔敌箭,但是,他却没有象夏侯惇那样熬过去。哈罗德伤重而亡。他的精锐卫队继续作战,全部战死。哈罗德的王旗,倒下了。
  
   哈罗德战死了,这是英国历史上悲壮的一幕。哈罗德的顽强抵抗,代表了英国人血液中那种顽强的不屈精神。哈罗德和他的禁卫军,成为英国不屈精神的象征。
  
   威廉拒绝了哈罗德母亲赎回哈罗德遗体的请求,他认为,把哈罗德埋葬在他为之战斗并献身的萨克森海岸更为恰当。
  
   诺曼人的胜利,是西欧大陆集中完整的封建军事制度对正在由军事民主制度向君主制度过渡的相对落后分散的军事制度的胜利;在具体战术上,是灵活机动的新式骑兵弓箭手对长矛战斧的旧式步兵的胜利。
  
   1066年诺曼人在英国的成功登陆,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大陆人在英国海岸的成功征服。此后,无论是强大如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再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诺曼征服战争从1066年威廉登陆英国开始,一直持续到1070年。
  
   黑斯廷斯之战以后,威廉继续向英国内地挺进。诺曼人向东征服了德文和坎特伯雷,渡过泰晤士河,兵锋直逼伦敦。
  
   伦敦人在得知国王哈罗德战死的消息后,悲痛之余,拥立哈罗德幼小的堂弟埃德加王子。数千诺曼人从西北方向包抄人口一万的伦敦。伦敦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诺曼人的兵力也不足以攻下伦敦。这时,威廉显示了他手腕灵活的一面。他和伦敦人谈判,答应保持盎格鲁萨克森人原有的权利和习惯。于是,外无救兵,已经无力再战的伦敦人,不战而降。
  
   贤人会议在经过几周的挣扎后,不得不同意拥立威廉为英国国王。英吉利朝,二世而终。
  
   1066年圣诞节,诺曼底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正式由约克主教主持加冕为英国国王,是为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史称“大征服者威廉”。英国历史上的诺曼朝开始。
  
   威廉同意作为哈罗德的继承者。但是,实际上,诺曼征服战争并未结束。大片英国国土还没有被征服。
  
   就在加冕仪式上,正当教堂里面的人发出呼喊庆贺威廉即位时,外面警卫的诺曼士兵却以为是英国人作乱,加害他们的威廉公爵,于是闹将起来,杀了不少英国人,烧了不少房子。
  
   威廉一世即位,立即封许多诺曼人为高官,并将法语作为英国宫廷的官方语言,一直延续了三百年之久。
  
   威廉一世巡视各地,把大片的英国土地封给诺曼男爵们。诺曼男爵们纷纷到自己的封地去上任,并在封地上修建城堡。后来很著名的伦敦塔,就是在那时修建的。
  
   英国人并不甘心屈服于诺曼人的统治,纷纷起兵反抗。威廉四处征讨,继续他的征服战争。
  
   在英国南部,大批英国人跟随哈罗德国王的儿子起兵反抗法国人的统治;英国中部和西北部,也是到处发生反抗法国人的起义。
  
   1068年,丹麦国王出手帮助英国人,丹麦人和威尔士人联手,也加入了英格兰人反抗诺曼人的的阵线。
  
   对待反抗他的人,威廉从来就是残酷无情的。怒不可遏的威廉一世,率兵四处征战。1069年,威廉率军北伐,他击败了反对法国人的联军。威廉军队所到之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其烧杀之惨烈,以至于十几年后,有些地方仍然没有人烟。
  
   1070年,威廉攻克了英国人反抗的最后一个据点,伊利岛。历经四年的诺曼征服战争终于结束了。


作者:冬瓜城 回复日期:2006-9-7 19:43:03 
  支持


作者:西瓜8006 回复日期:2006-9-8 10:01:32 
  写得好,我正想知道这方面的历史


作者:话说当年 回复日期:2006-9-8 10:49:16 
  太简单了,两句话七百年过去了。
  期待爱德华们和黑太子,期待伊丽莎白,期待工业革命。


作者:中华传统 回复日期:2006-9-8 11:03:08 
  凯尔特人并不是金发,金发是日耳曼人的标志。看看英超曼联和热刺的基恩兄弟,还有曼联的基格斯,凯尔特人的头发应该是黑色稍微带点红,凯尔特人眼睛和日尔曼人一样,都是蓝色。


作者:jackal1225 回复日期:2006-9-8 11:06:54 
  继续啊 楼主
  


作者:winter699 回复日期:2006-9-8 11:23:14 
  好大题目,等着看


作者:哑巴也想叫喊 回复日期:2006-9-8 12:22:35 
  看看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8 13:12:17 
  五,诺曼朝的统治
  
   且说严厉的威廉一世,经过四年的战争,征服了英格兰全境,开始了诺曼朝的统治。
  
   诺曼朝的建立,对英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诺曼人将西欧大陆的封建制度引进了英国。封建制度,产生于法兰克墨洛温朝末期,简单来说,是指国王将领地分封给部下,产生封臣和采邑,各级封臣都效忠于上一级的封主。
  
   经过诺曼征服战争,原来的大批盎格鲁萨克森军事贵族们丧失了他们的土地和地位,威廉将在征服战争中夺来的大片英国土地,分封给诺曼将士。不过,他的采邑制比西欧大陆的又有所变化。在西欧大陆的封建采邑制的特点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威廉在英国推行的是,所有各级封臣,全部是国王的附庸。骑士们对封地,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1086年,威廉强迫英国的各级领主接受“索耳兹伯里盟誓”,其内容的实质是,英国的各级封臣,无论是哪一级,除了宣誓效忠上一级领主之外,首先要向国王效忠。就这样,威廉大大加强了对王国的直接管理,加强了王权。
  
   同一年,威廉下令对全英国的土地人口财产等情况进行“搜山检海”般的详细调查。其详细和严厉程度令英国人感到窒息,仿佛末日来临,于是调查记录被称为《末日审判书》。其正式名称在十二世纪后称为《土地赋役调查书》。这是英国中世纪最早的经济档案。
  
   不管英国人愿意不愿意,这次赋役调查,明确告诉英国人,他们所生活的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国王的,不是他们个人的。同时,调查还显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情况。其中的一些数据是,当时英国人口为一百五十余万,其中95%为乡村人口。贵族的人口一万多,其中绝大部分是诺曼人,他们占据了英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原先的盎格鲁萨克森军事贵族们消失殆尽。城市有80个,最大城市伦敦,人口一万,第二大城约克。人口在六千到八千的城镇有约克,诺里奇,林肯。
  
   调查显示,1086年英国地租总收入为73000英镑,其中一半属于170家诺曼贵族,四分之一归威廉王族,其余的属于五十个高级教士。原来的盎格鲁萨克森人,平民就不用说了,连原来的贵族,他们的土地也统统被诺曼人夺去,占为己有。
  
   调查也显示了诺曼征服战争对英国的破坏情况。《末日审判书》显示,有一千个多个地方成为荒地。
  
   调查也显示出,诺曼征服战争使英国出现了农奴化的自由租佃农,这也大大不同于英吉利朝时代。
  
   随着威廉在英国统治的逐渐巩固,眼看已经坐稳了英国的江山,威廉又回到诺曼底,打理他的另半壁江山。因为此时,他需要对付的是对他的诺曼底虎视眈眈的法国国王斐利一世。
  
   斐利一世挑拨威廉的长子罗伯特,唆使他反对父亲,导致他们父子不和。这使得威廉非常恼火。
  
   1087年,法军入侵诺曼底。忍无可忍的威廉,向法国国王发动进攻。在向法军发动反攻时,威廉受伤而死,一代豪杰与世长辞。在临终前,威廉一世将英国王位传给了在他身边的二儿子小威廉,是为威廉二世(1087-1100年在位),英国诺曼朝的第二个国王。
  
   当时,威廉一世的长子罗伯特正躲在法王斐利一世的宫廷里。按照以前早已经确定的安排,威廉的诺曼底公爵之位还是传给了他。
  
   当时在威廉身边的还有三儿子亨利,他得到了父亲给他的大量钱财珠宝。
  
   此后,英国国王威廉二世与诺曼底公爵罗泊特,兄弟两人展开激烈的斗争。罗伯特多次唆使英国的诺曼人反对威廉二世,都被威廉二世镇压。
  
   威廉二世,人称“红脸威廉”。他在残酷镇压贵族们的反抗之后,于1089-1096年,连续七年进行对诺曼底的战争。后来,罗伯特因为要参加十字军东征,却缺乏军费,将诺曼底抵押给威廉二世,换了一万马克,威廉二世对诺曼底的战争才告结束。诺曼朝在海峡两岸的两部分又重新统一。
  
   1100年,罗伯特返回法国,正想用钱赎回诺曼底,威廉二世当然不干,他积极准备武力,打算将罗伯特拒之门外。正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一天,威廉二世率人到森林里打猎,被随行侍从射箭误杀。当时,威廉二世的三弟亨利也在队伍之中。出事后,亨利顾不上二哥的尸体,却带着侍从飞马赶往温彻斯特,先控制住国库,然后赶往伦敦威斯敏斯特,宣布即位为英国国王,是为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
  
   总的来说,威廉二世是个暴君,对待人民十分严厉,而且与教会关系紧张,亨利一世即位后,却采取了和解政策,他着力缓和与教会的关系,在加冕典礼上,颁布“自由宪章”,宣布停止前朝国王的横征暴敛。在他的统治下,英国得到了空前的和平和发展。英国人称亨利一世为“贤明者亨利”。
  
   对于三兄弟中的老大罗伯特,亨利一世也不敢怠慢,他让罗伯特继续为诺曼底公爵,统治诺曼底。但是,英国的一些诺曼贵族仍对罗伯特抱有好感。于是,1106年,亨利一世率兵渡过海峡,生擒罗伯特,将他关押在英国,后来这位老公爵活到八十岁,死在狱中。
  
   紧接着,亨利一世连续击败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和安茹伯爵对诺曼底的进攻,法王与亨利一世讲和;安茹伯爵表示臣服。亨利一世稳定了在诺曼底的统治,最终统一英格兰和诺曼底。
  
   亨利一世作为一代明君,在他的统治下,统一的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和平稳定地发展,国泰民安。
  
   国家大事看着是很称心了,不过,亨利一世也有他的烦恼。这就是他的继承人问题。
  
   亨利一世只有一子一女,他儿子小威廉,在渡海时落水身亡,亨利一世只剩下一个女儿玛蒂尔达。
  
   玛蒂尔达先是嫁给德国皇帝亨利五世为后。1125年,德皇亨利五世死,亨利一世将玛蒂尔达召回英国,强迫贵族们同意立她为继承人,贵族们却因她是女人而极力反对。1128年,亨利一世将玛蒂尔达再嫁给法国安茹伯爵杰弗里,遂为后来的江山变色埋下了隐患。
  
   安茹伯国是诺曼底公国的宿敌,这使得诺曼贵族们更加反对玛蒂尔达为接班人。
  
   1135年,一代明君亨利一世去世,唯一使他放心不下的就是接班人问题,但他也只好眼睁睁就这么去了。唉,接班人问题,多少强人都无法解决的千古难题。
  
   亨利一世死后,他的外甥史迪文,立即从法国赶到英国,在诺曼贵族们的拥护下,成为新一任英国国王。
  
   玛蒂尔达岂肯善罢甘休,于是,在亨利一世治理下享受了几十年和平的英国,又一次陷入内战之中。


作者:casanovaloveall 回复日期:2006-9-8 14:30:41 
  好贴,但还请让我指出楼主的白璧微瑕。
  征服不列颠的罗马统帅不是凯撒,而是著名的白痴皇帝克劳狄乌斯手下的大将波拉蒂乌斯。凯撒渡过了海峡,但没有去征服这个岛。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8 18:28:27 
  六,金雀花朝建立之前的混乱
  
   “大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的诺曼朝(1066-1154),使得英国的面貌改换一新。英国自此建立了封建制度,后世的人们也往往将英国历史的正统从这里开始算起。
  
   威廉在英国建立了空前强大的王权。为了巩固统治,他将盎格鲁萨克森旧贵族几乎全部镇压了。英国的统治阶层换成了清一色说法语的法国人。原来的五个英国主教全部被免职,都由大陆人取而代之。
  
   诺曼人的征服,也是英国城市和工商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自诺曼朝开始,英国工商业城市开始逐渐兴起。
  
   总之,诺曼人的到来,给英国历史带来了一次重大的进步。
  
   历经诺曼朝三个国王的统治之后,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经过一段时间的短暂混乱,新王朝建立,英国的历史在诺曼朝开创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这段混乱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十九年。
  
   继承亨利一世王位的,是大征服者威廉一世的外孙史迪文。史迪文英勇善战,同时又性情温和,是一个具有高贵品质的国王。不过,也正是由于他缺乏那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狠劲,也决定了王国终究不能在他手里延续下去,而最后只能落到别人手里。
  
   史迪文是先王亨利一世的外甥,是亨利一世的妹妹阿黛拉和法国布鲁诺伯爵的儿子。亨利一世生前,对他非常宠爱,把他当儿子一般待。不过,关于王位的继承,亨利一世当然只想传给他自己的女儿玛蒂尔达。
  
   亨利一世死时,史迪文抢在玛蒂尔达之前,从法国赶到英国。英国的诺曼贵族们本来就反对玛蒂尔达,对史迪文的到来是双手欢迎。史迪文正式被拥立为英国国王(1135-1154年在位)。
  
   玛蒂尔达不肯罢休,遂求教皇主持公道,但教皇则支持史迪文做英国国王。
  
   玛蒂尔达于是在她舅舅苏格兰国王和她的异母弟罗伯特(亨利一世的私生子之一)的支持下,起兵杀入英格兰,和史迪文争夺英国王位。
  
   文武双全的史迪文起兵迎战,苏格兰人被击败,退回本国。史迪文连连获胜,控制了英格兰的西南部。
  
   不过,由于史迪文拘捕了索尔兹伯里主教罗杰及其亲属,失去了教会的支持,势力有所减弱。玛蒂尔达趁机率领她的安茹军队于1139年进攻英国。
  
   1141年,史迪文被安茹军队击败,并被俘获。玛蒂尔达进入伦敦,实际统治英国将近一年时间。伦敦人并不接受她,所以她一直未能加冕。
  
   这年的十一月,支持史迪文的部队抓住了玛蒂尔达的兄弟罗伯特,换回了被俘的史迪文。史迪文于十二月重登王位,和玛蒂尔达重新开战。国王的军队占了上风。1148年,渐渐不支的玛蒂尔达逃离牛津,一口气跑回诺曼底,从此,她再也没有踏上英国的土地。
  
   此后,原先统一的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又分裂成两部分:史迪文占据英格兰,玛蒂尔达占据诺曼底,双方隔海对峙。
  
   玛蒂尔达虽然失去了英格兰,但是在诺曼底站住了脚,而且由于史迪文得罪了教会,大主教西奥博德拒绝承认他的长子尤斯塔斯为王位继承人,并且逃到了诺曼底。更重要的是,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小伯爵小亨利已经成长起来。1153年,亨利已经是个十九岁的青年。玛蒂尔达派他率领安茹军队,再次攻入英国。
  
   此时的史迪文,虽然夺回了王位,但是,随着连年战争,亨利一世建立的中央政权早已分崩离析。贵族们纷纷割据独立,国王的权威荡然无存,而且由于多年的战乱,城镇被毁,田地荒芜,生灵涂炭。史迪文焦头烂额。此时他也无暇多顾了,只求他以后能把王位传给长子尤斯塔斯,但是,由于他此前得罪了教会,教皇尤金三世明确下令不得为尤斯塔斯加冕。更有甚者,就在小亨利打进英国不久,史迪文的妻子和长子尤斯塔斯相继去世,史迪文的次子威廉目睹父王的艰难处境,对王位避之惟恐不及,绝无继位的念头,再加上小亨利的咄咄逼人的攻势,史迪文万念俱灰,只得于1153年11月同意由亨利继承王位。
  
   1154年,苦命国王史迪文死于多佛。他在位十九年,没享过一天的福,几乎都是在战乱中渡过。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老老实实在他的布鲁诺伯国安享荣华富贵。
  
   诺曼朝结束了,它给英国留下了一个有效的政府框架。
  
   英国王位最终还是落到了玛蒂尔达一系的手里。这符合老国王亨利一世把王位传给女儿的心愿,但是,对整个诺曼人来说,这个结果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因为玛蒂尔达是安茹伯国的太后,所以,英国王位实际上落到了安茹伯国的手里。
  
   1154年12月19日,玛蒂尔达之子,安茹伯爵亨利,正式登上英国王位,是为英王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英国历史上的安茹朝建立。
  
   安茹朝在英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以后的各个朝代,直至今天的温莎朝,都是安茹朝的延续。


作者:费正清 回复日期:2006-9-8 20:27:45 
  顶! 继续!


作者:92层口罩 回复日期:2006-9-8 21:19:09 
  写得好啊,请继续


作者:cup1 回复日期:2006-9-8 22:20:38 
  诺曼底威廉的登陆才真正结束了大不列颠总是被入侵的受伤的历史!知道原因吗?因为威廉建立起了一个很合理的政治体制格局,这是在吸取了法国的封建体制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正是这个政治格局使得以后的英格兰逐步强大,甚至产生了现代议会制这样的历史性突破,所以我一向认为诺曼底威廉有相当的政治智慧!!就同满清的创始人努尔哈赤一样。


作者:raycar 回复日期:2006-9-9 19:57:39 
  有点儿累了,作个记号先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9 20:22:06 
  七,金雀花朝,七倍于法国的跨海大帝国
  
  
  
   1154年,英国的安茹朝建立,亨利二世即位。就在安茹朝建立前二十余年,1125年,远在东方的北宋帝国灭亡,1127年,南宋帝国建立。
  
   在小说《水浒传》中,北宋梁山好汉中,有一位浪子燕青,他喜欢“耳旁常戴一枝花”。无独有偶,亨利二世的父亲,安茹伯爵杰弗里,也喜欢在帽上戴一枝金雀花,所以,英国的新王朝,安茹王朝,又称为“金雀花朝”。
  
   金雀花朝的开国君主亨利二世,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安茹,曼恩,布列塔尼等诸侯国,从母亲玛蒂尔达那里继承了诺曼底公国,后来又从妻子爱琳娜那里获得了阿奎丹,伯瓦图,加斯科尼等诸侯国,他自己又夺得英格兰,从而建立了疆域广大的金雀花朝。这个大帝国的疆土,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西班牙边境,疆域之广,七倍于法兰西。
  
   这个地跨海峡两岸的大帝国,实力雄厚。亨利二世即位时,只是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青年,但是,他是第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来自大陆的英国国王,凭借他的大帝国的雄厚实力,他很快镇压了在前王史迪文时期割据独立的贵族们,摧毁了他们私自建立的城堡,更换大批郡守,利用英国已有的行政机构,迅速恢复了秩序,结束了史迪文以来英国的混乱局面。
  
   亨利二世不会说英语,但是他工作勤奋,精力充沛,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亨利二世在英国历史上最显著的功绩是,他进行了重要的司法改革。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中,有两方面最为重要,其一是,他扩大了王室法庭的管辖权,这就大大减少了各封建领主的法律管辖权,极有利于英国的司法统一,英国习惯法由此而产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民事法庭的雏形;其二,亨利二世司法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实行陪审团制度。在英吉利时代,实行的是“神命裁判法”,即,将男性当事人投入水中,如果他在规定时间里不浮出水面的话,即宣布无罪,对女性当事人,则命其手执烧红的铁,被烧伤者,即判有罪。亨利二世的改革废除了“神裁法”,实行了陪审团制度,其意义影响深远。
  
   亨利二世是个不折不扣的法国人,他生于法国,死于法国,葬于法国,英格兰相对于他的故乡安茹来说,有些偏远地区穷乡僻壤的味道,大陆上还有其他的部分也需要他的照看,所以他在位的三十四年中,有二十年在法国大陆渡过。但是,他非常勤奋,不停地在海峡两岸奔忙操劳,把西欧大陆的先进文化带给落后的英国。
  
   亨利二世在位期间,他和教会的冲突,也非常激烈,世俗权力和教会权力的冲突,这是欧洲各国的普遍现象,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冲突使得欧洲国家的王权,始终有所牵制,无法发展到象中国皇权那样登峰造极的程度。
  
   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柏克特,原出身于富商,是亨利二世最信任的国务大臣。亨利二世把他当成铁哥们儿,遂支持他成为英国两大主教之一的坎特伯雷大主教。
  
   亨利二世原以为柏克特会对自己言听计从,不料,上帝的仆人终究是上帝的仆人,不是国王的仆人。1162年5月,柏克特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后,完全站在教会的立场上,再三强调,教会独立于国家权力之上,世俗国王无权干涉宗教事务。
  
   亨利二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逐渐地,他和柏克特由朋友变成了死敌。
  
   在教士犯罪由谁处理的问题上,双方矛盾激化,柏克特只好逃到大陆,寻求教皇的保护。
  
   亨利二世则乘机在自己有生之年,为自己的儿子小亨利加冕,他乘柏克特出走之际,命英国另一大主教,约克大主教,主持了加冕仪式。这更激起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柏克特的极大不满。
  
   1170年,柏克特返回英国,受到英国民众的欢迎。他表面上与亨利二世和解,实际上则是“走资派,还在走”,死不改悔。他继续与亨利二世做对。他还决定惩罚为小亨利加冕的约克大主教等人。
  
   正在诺曼底的亨利二世听到这些消息,气愤得大喊大叫。国王麾下的骑士见柏克特把国王气成这样子,遂立即渡海,来到英国,找柏克特理论,言语冲突之下,国王的骑士就在坎特伯雷教堂里杀死了柏克特。
  
   这被当时的人们视为逆天大罪,英国人都认为这是亵渎神圣,教会自然大动肝火,宣布柏克特为圣徒,并威胁要开除亨利二世的教籍。
  
   那年头,得罪了教会可不得了,在压力之下,亨利二世不得不让坎特伯雷的教士来鞭打自己,以示悔过。但是,他骨子里并未改变与教会争夺统治权的信念。
  
   在亨利二世的年代,还有一件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事。1162年,来自巴黎的教授们,创建了牛津大学。后来,到了1209年,牛津大学的教授们又创建了剑桥大学。
  
   杰出的改革家亨利二世,象许多伟人一样,处理国事非常出色,但是,家事却一塌糊涂。
  
   亨利二世的妻子爱琳娜,原为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王后。那路易七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白天礼拜,晚上忏悔,冷落了娇妻爱琳娜。那爱琳娜,身为法国阿奎丹公国的女公爵,拥有大片疆土,热情似火,岂肯跟着路易七世守一辈子活寡?1152年,她以同宗不宜结婚为由,与路易七世离婚。两个月后,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与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安茹青年伯爵亨利结婚。她的陪嫁是,阿奎丹公国等大片领土。虽说19岁的亨利娶了30岁的大媳妇,亨利的老娘玛蒂尔达,还是乐得合不上嘴,亨利势力大增,两年后,一举夺取英国王位。此次二人的婚姻,使得法国失去了一半的疆土。
  
   爱琳娜和亨利二世的儿子们是,小亨利,理查,杰弗里,幼子约翰。
  
   威武一生的亨利二世,最后却栽在自己儿子的手里。
  
   当爱琳娜年过五旬之时,四十二岁的亨利二世爱上了一位绝色少女,“美丽的罗莎蒙德”。爱琳娜采取深挖猛追的做法,找到了美少女,并逼其自杀。
  
   亨利二世怒不可遏,当年夫妻的情份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他立即与王后分居。
  
   爱琳娜与几个儿子的关系,却是相当地好。
  
   1173年,在爱琳娜的唆使下,在法王路易七世的支持下,亨利二世的儿子们在诺曼底起兵,反抗老子。
  
   说起这亨利二世的儿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其中的理查,他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狮心王理查,后来十字军东征时大战萨拉丁的英雄国王,他的事迹,在下一篇我们将重点讲述。
  
   幼子约翰,与理查相比虽然是龙兄鼠弟,但他却是此后英国历代君主的开山老祖,也是非同寻常。
  
   却说1173年,亨利二世遭到诸子起兵叛乱,一时间形势危急,英国和诺曼底大乱,佛来芒人和苏格兰人也趁火打劫。眼看亨利二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亨利二世不愧是一代英主,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指挥忠于他的军队,迅速将各方叛乱平定。
  
   亨利二世赦免了他的儿子们,爱琳娜却不可饶恕,从此以后被长期关押,直到十五年后亨利二世去世,才被儿子理查救出。
  
   此后,1175-1182年,疆土广大的金雀花朝进入全盛期。
  
   1180年,法王路易七世去世,他的儿子斐利继位,是为斐利二世,此人是金雀花朝亨利父子们的克星。他成为法国国王,金雀花朝从此不得安宁了。
  
   1183年,亨利二世的长子小亨利去世,理查理应成为英国王位的继承人,但是,年老昏聩的亨利二世却想传位于他宠爱的小儿子约翰。理查气不过,“父不正,臣投外国”,他与法王斐利二世结盟,反抗父王亨利二世。
  
   1188年,法王斐利二世要求亨利二世将王位传给理查,遭到拒绝。理查在法王斐利二世的支持下,再度起兵攻击打父王亨利二世。此时已经年老体衰的亨利二世,重病在身,在勒芒之战中一战败北。退到诺曼底。因为亨利二世要传位于幼子约翰,因而理查起兵反对他,而老国王却在谋反者的名单上发现了幼子约翰的名字。老国王亨利二世万念俱灰,于1189年7月,死于法国希农。一代英雄,就此了结一生。
  
   这一年的九月,理查即位为英国国王,是为理查一世(1189—1199年在位),威震欧洲和中东的狮心王理查,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作者:zschust 回复日期:2006-9-9 23:24:31 
  以前对英国历史只能说个大概,这下明确多了,谢谢作者的精彩文笔和渊博知识!


作者:bjsz528 回复日期:2006-9-10 00:23:26 
  亚瑟王的故事发生在哪朝?威廉华莱士的故事又发生在哪朝?


作者:ltm6656 回复日期:2006-9-10 00:30:00 
  亚瑟王的故事发生在哪朝?应该是罗马统治和即将结束在英伦统治时,电影亚瑟王里有讲到罗马士兵。威廉华莱士的故事又发生在哪朝?。。。这个偶不知道。。。嘿嘿。。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10 8:50:01 
  关于英国传说中的英雄,早期的亚瑟王,还有后面的罗宾汉,将在下一篇有所交待。
  
  威廉华来士的故事就发生在金雀花朝,但是还没轮到他出场,等待一下。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10 8:58:34 
  另,关于罗马征服不列颠的事迹。多谢casanovaloveall的指正。
  
  凯撒于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两次出征不列颠,虽然获胜,但并未能征服,随即撤兵。不列颠是公元43年,由罗马将军阿鲁斯·普劳提乌斯率兵征服的。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10 9:08:59 
  1066年,英国的诺曼朝建立之前的英国历史的七个历史时期中相关的时期应为:
    
     2,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43年,凯尔特人;
    
     3,公元43年--公元407年,罗马统治时期;
    
    


作者:话说当年 回复日期:2006-9-10 10:02:30 
  威廉华莱士和捅屁眼国王什么时候出场?


作者:大幕遮天 回复日期:2006-9-10 10:07:42 
  英语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英国人最tm爱做秀,标榜自己历史悠久。现在美国人谈美国历史,也喜欢搞到几千年前印第安人那会,好像那些跟他们很有关系一样。


作者:cup1 回复日期:2006-9-10 10:14:11 
  英语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可能是在十四世纪左右。


作者:cup1 回复日期:2006-9-10 10:30:20 
   亚瑟王的故事发生在哪朝?应该是罗马统治和即将结束在英伦统治时,电影亚瑟王里有讲到罗马士兵。威廉华莱士的故事又发生在哪朝?。。。这个偶不知道。。。嘿嘿。。
  ================================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主要源自传说,可能是七世纪,是土著的大不列颠人抵御yang格鲁撒克逊人入侵的代表,而英格兰的本意即“撒克逊人的国家”,看来亚瑟王与后来的英国人并不是传承关系,不过可能有一定的血缘的融合,所以就搞成了他们的老祖先似的。那个因为电影而出名的华莱士,不过是个造反的苏格兰土著地主,是金雀花王朝的爱德华三世时期,历史上的真实爱德华三世是个出色的君主,而不是什么“残暴”,电影艺术就是这样,随编剧的个人想象尽情渲染,黑的也会颠倒成白的,不过娱乐不必当真。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10 10:49:38 
  关于英语的形成,本文中已经说得很明确。较规范的英语,形成于威塞克斯王国时代的十世纪。


作者:yanwuhuan 回复日期:2006-9-10 12:26:13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主要源自传说,可能是七世纪,是土著的大不列颠人抵御yang格鲁撒克逊人入侵的代表,而英格兰的本意即“撒克逊人的国家”,看来亚瑟王与后来的英国人并不是传承关系,不过可能有一定的血缘的融合,所以就搞成了他们的老祖先似的。那个因为电影而出名的华莱士,不过是个造反的苏格兰土著地主,是金雀花王朝的爱德华三世时期,历史上的真实爱德华三世是个出色的君主,而不是什么“残暴”,电影艺术就是这样,随编剧的个人想象尽情渲染,黑的也会颠倒成白的,不过娱乐不必当真。
  ------------------
  汗~~受教了。很多朋友可是拿这个东东很当回事的说
  尤其是那一声freedom,对照咱们国家历史上的造反的草寇,那个境界差别更是让某些人津津乐道,成为中国人劣等的一个实例


作者:没事谈谈贵族精神 回复日期:2006-9-10 13:04:55 
  33333等啊


作者:大军冯毅 回复日期:2006-9-10 13:16:38 
  八,狮心王理查
  
  
   疆土广大的金雀花朝(1154-1399),统治了英国两个半世纪,而其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是金雀花朝的延续。
  
   1189年,狮心王理查即位为英国国王,一个英雄时代开始了。在这个历史时期,真可谓是群英荟萃,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除了狮心王理查,还有德国的红胡子巴巴罗萨皇帝斐特烈,还有智谋出众的智多星,法国国王斐利二世,这些都是十字军英雄。而就在敌对的穆斯林军中,也有著名的英雄萨拉丁。
  
   同时,还有传说中的英雄,罗宾汉。罗宾汉是这一时期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他在理查一世参加十字军东征时,对抗暂时统治英国的昏主约翰。
  
   英国传说中的英雄还有早期的亚瑟王,那要追溯到五世纪到六世纪初了。那是罗马统治的末期,传说中的亚瑟王,是威尔士一带的凯尔特人的国王。传说在他的城堡里,有一大圆桌,围坐着亚瑟王和他的武士们。有资格坐在圆桌旁的,必须是屡建战功的战士。
  
   不列颠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武士们,力抗罗马人和后来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入侵,被视为扶弱抗暴的英雄。亚瑟王的故事,千古流传。
  
   不列颠人后来和盎格鲁萨克森人融合为同一个英格兰民族,亚瑟王的事迹,被认为代表着勇敢和正义,被后世的英国人传颂至今。
  
   再回到理查王时代。
  
   理查于1157年出生于英国。他的少年时代是在他母亲的故乡,法国的阿奎丹公国成长的。他成长于法国,并且积极参加十字军征战,所以,他在位十年,在英国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他的大部分活动都发生在大陆。
  
   理查一世,身材魁梧,膂力过人,以坚韧,勇猛,顽强著称,是当时著名的勇将,人称“狮心王”。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也是一个典型的武夫,对建立武功的兴趣,远远大于治理国家。但是,理查国王的那种英雄主义气概,和骑士风范,则深为英国人所敬佩。
  
   因为狮心王理查的事迹大多与他的远征有关,所以,现在要说说当时的世界格局了。
  
   当时的世界,在东方,是宋帝国和金帝国的对峙;在中亚,兴起了新的霸主喀拉契丹,亦即西辽帝国。
  
   在中东,突厥人的塞尔柱帝国曾威风一时,此时,当年的塞尔柱帝国已经分裂,而统治埃及的阿拉伯法迪玛朝也已经衰落。1171年,库尔德人萨拉丁推翻法迪玛朝,自立为速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朝,统治整个埃及、今伊拉克北部、叙利亚大部和也门。萨拉丁对十字军进行“圣战”,1187年收复耶路撒冷。统一汉志、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而基督教的欧洲的前沿,则是东南欧的拜占廷帝国,与穆斯林直接面对。公元1095年,在拜占廷皇帝阿历克修斯一世的请求下,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西欧各国派出十字军进行东征以收复在穆斯林占领下的圣地耶路撒冷,从此拉开了西欧国家与穆斯林国家之间长达200年之久的中世纪宗教战争的序幕。
  
    公元1099年,四万来自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十字军战士经过连续一个月的围攻,终于攻下了由一千名穆斯林守军防守的圣城耶路撒冷,建立起了耶路撒冷王国等一系列十字军国家。88年后,公元1187年,萨拉丁在统一了埃及、两河流域上游以及叙利亚以后,正式向十字军宣战,并在哈丁一战中全歼了十字军主力,接着乘胜追击攻占了耶路撒冷。
  
   一代英雄萨拉丁,并没有采取对十字军报复的手段,他释放了耶路撒冷国王和大多数战俘。但是,欧洲人不会容忍圣城耶路撒冷的失陷。
  
   公元1190年,亦即狮心王理查即位次年,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西欧各国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这是历次十字军东征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可称得上是一次群雄会,十字军中的神圣罗马帝国巴巴罗萨皇帝斐特烈一世、法国国王斐利二世和英国国王理查一世,还有他们的对手,埃及和叙利亚的速丹萨拉丁?际侵??挠⑿廴宋铩?
  
   狮心王理查是十字军东征的急先锋,为了筹备军费,他不惜卖官鬻爵,提空国库,增加税收。他甚至说,如果价钱合适,他要卖掉整个伦敦。
  
   终于,狮心王理查筹集到了足够的军费,招募了一支在当时来说非常强大的陆海军队伍,包括,四千骑兵,四千步兵,一百艘运输船。
  
   出征前,理查选择鲁昂大主教,后来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华尔特,主持监国摄政的国事。事后证明,他选择了非常正确的人选。
  
   老太后爱琳娜已年近七十,仍然精力充沛,她也积极参与扩大他们家族势力的活动。
  
   1190年夏,狮心王理查的大队人马踏上了出征中东的道路,圣战开始了。
  
   不过,十字军刚刚出发,就先折了一员主将。德国红胡子巴巴罗萨皇帝斐特烈,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渡过小亚细亚的一条河流时,溺水身亡。德军遂撤回本国。
  
   联军出师不利,预示着此次出征将充满艰辛。
  
   法国国王斐利二世,以前曾支持理查和老国王亨利二世作对,但他并非理查的朋友,对于疆土广大的金雀花朝,他始终没忘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法国带走的,收复失去的疆土,破坏金雀花朝,始终是斐理二世从不动摇的信念。
  
   所以,虽然此次斐利二世和理查并肩作战,却是各怀心腹事,一直别别扭扭的。
  
   在经过西西里时,狮心王首先和西西里国王唐克里德发生冲突。这也与法王有关。
  
   原来,理查原来与法王斐利二世之妹定婚,但是,却一直不履行婚约,他担心法国国王的野心。这令斐利二世非常恼火。于是,他挑唆西西里国王唐克里德与理查作对。这对狮心王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理查一动手,西西里王国就被他控制了。他索取了两万盎司的黄金,吃得盆满钵满。
  
   出征时,斐利二世与理查商量好,平分战利品,此时,他见理查独吞两万盎司黄金,气得发疯。但是,他也不想想,是他挑动西西里国王反对理查,理查又凭什么把从西西里得到的黄金分给他呢?
  
   1191年,开到中东的十字军与穆斯林军队正式开战。十字军真正的主力是狮心王率领的英军。英勇的狮心王,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最凶猛的敌人作战。七月,英军攻克了奥地利十字军两年未克的阿卡要塞。
  
   奥地利军队将他们的旗帜插上阿卡城头,但被浴血奋战的英军拔下。奥军忿忿离去。从此,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就和理查结下了梁子。
  
   九月,狮心王理查率英军与萨拉丁决战于阿尔速夫,十字军大胜,就此终结了萨拉丁的不败神话。理查的军队曾两次进逼到离圣城耶路撒冷只有几公里的地方。法王斐利二世因为战利品之事,与理查发生争吵,与理查分道扬镳,率法军回国。狮心王理查率英军独力支撑战事。他提出与萨拉丁谈判,当谈判破裂后,狮心王一怒之下,杀死两千余名穆斯林俘虏。
  
   1192年7月,萨拉丁攻克雅法城,狮心王理查很快对雅法发动进攻。当理查发动进攻时,正处于劣势的萨拉丁发现理查没有马匹,竟赠送良马两匹给他,狮心王理查没有拒绝,真是英雄相惜,令交战双方的士兵大为震惊。不久,狮心王理查染上重病,萨拉丁下令停止交战,还送去礼物表示慰问,理查深深地被感动了。
  
   此时,从欧洲传来消息,法兰西国王斐利二世已经回到了欧洲,目前正在进攻英格兰国王在法兰西的领土,理查的幼弟约翰,也趁机在国内兴风作浪,企图篡位。于是狮心王理查与萨拉丁签订了停战协定。停战协定规定,十字军控制除圣城以外的巴勒斯坦狭长地区;圣城耶路撒冷则归穆斯林所有,非武装的基督徒获准可以前往朝圣。英国人以顽强的战斗,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公元1192年9月底,狮心王理查离开巴勒斯坦返回欧洲,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就这样结束了。
    
    此次十字军东征,可以说是狮心王理查和埃及速丹萨拉丁的双雄会。萨拉丁和理查表现出来的骑士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人格魅力,深受当时的人们和后世的敬佩。
  
   1193年,理查启程回国。但在海上遇到大风浪,他的船只与大队失散,被迫弃舟登岸,取陆路回国。
  
   理查为人骄傲,在欧洲树敌甚多,他深知想从陆路回国,势必一路困难。所以,他化装成商人,企图化装回国。但是,冤家路窄,在经过奥地利的时候,理查还是被发现了,落到了仇人,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手里。利奥波德将他引渡给德皇亨利六世。
  
   此时,理查的幼弟约翰,大肆进行篡权活动,他宣布理查已死,准备立即即位为英国国王。
    
   传说中的绿林好汉罗宾汉,正是出现在此时。罗宾汉象梁山好汉一样,以舍伍德森林为根据地,率领绿林好汉,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反抗昏君约翰王子的暴政。
    
   而在实际的英国历史上,英国人也是非常敬佩他们的英雄国王理查,他们在理查不在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支持理查。理查留在国内的亲信,坎特伯雷大主教华尔特,全力维护国内的稳定。老太后爱琳娜,也全力支持理查。
  
   忠诚的行吟诗人布朗德尔,不辞艰辛,弹着理查最喜爱的和弦,游走于德国各地,终于发现了关押国王的城堡,找到了国王的下落,从而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德国皇帝亨利六世于是向英国索要十五万马克的赎金,这相当于英国王室两年的全部收入。为了尽快赎回国王,全英国上下齐动手,于1194年,先凑齐了十万马克,终于将国王赎出。
  
   此时,与约翰勾结在一起的法王斐利二世,给约翰发去了著名的短信:小心——魔鬼就要出来了!
  
   1194年三月,理查终于回到了伦敦。尽管他的冒险使得英国人囊空如洗,但他还是受到了伦敦人的热烈欢迎,因为人们崇拜英雄,崇尚武勇,狮心王理查,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偶像。狮心王理查,以他的行动为英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主。
  
   理查在英国只待了两个月,就于五月前往他在大陆的领土,去和法王斐利二世作战,他把英国的政务仍然交给忠心耿耿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华尔特,全力以赴去和法军作战,从此在也没有回到英国。
  
   此后,理查以其军事才能,和法军作战五年,连连获胜。正当英军节节胜利之际,理查却在攻打一个小城堡的时候,中了冷箭,就此与世长辞。临死前,理查宣布,将王位传给幼弟约翰,将财产分给朋友和慈善机构,并宽恕了那个射中他的法国兵。
  
   狮心王理查,是那个时代最好的骑士,虽然他有武夫的残忍急躁的缺点,但是,他的勇敢顽强的精神,他的英雄业绩,他的宽宏大度的风度,都使英国人把他作为千古传颂的英雄。


作者:没事谈谈贵族精神 回复日期:2006-9-10 13:29:34 
  不错!!!!!!!!!!!
  
  还有吗


作者:杨少凡 回复日期:2006-9-10 16:13:37 
  嗯嗯,什么伊比利亚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维京人、诺曼底人、法国人,最后不全成了英国人?而且建立了曾经雄霸天下的大英帝国,现在有谁追究他们的祖宗是谁?血统纯不纯?
  呀呀,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现在还要争什么汉满蒙回,甚至汉族还要争什么明粉宋蜜,河南广东?有什么意义吗?
  
  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明时的叛乱地方政权满洲最后发展成了敌国,和现在满族人和汉族人同是中国人有什么关联吗?


作者:bluehistory 回复日期:2006-9-10 16:54:36 
  满人,蒙古人,现在全是中国人
  蒙古人有蒙古国,所以蒙元是蒙古国的
  满人没有了满洲国,努尔哈赤还是明朝户口本上的人。所以满清是中国的。
  
  蒙古人,满洲人杀戮太重,不管是不是中国的,用现在的话说都犯了反人类罪。


作者:约克公爵 回复日期:2006-9-10 17:09:00 
  红.


作者:巨轮借砖 回复日期:2006-9-11 12:42:02 
  英国古代史
  
  云台峰上的123
  
  英国在近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纵观其历史,小小岛国怎一个乱字了得!
  
  英格兰的主岛—不列颠岛上很早便有人类活动,岛上的居民在五千年前就创造了以英格兰南部沙里斯布里平原上的巨石圈为代表的灿烂文化。
  
  按一些史学家的说法,约在1万年前就生活在中亚的一个游牧父系氏族集团于公元前4000年前后分裂,东迁的一支进入新疆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如汉代的楼兰;南迁的一支灭了古印度;西迁的一支进入伊朗,较著名的就是古波斯人和米底亚人;北迁的一支便是日尔曼人的祖先。


作者:巨轮借砖 回复日期:2006-9-11 12:43:51 
  因欧洲人在近现代科学研究中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他们以欧洲地理和欧洲人的历史为中心来创造历史名词,所以大量的历史名词带上了欧洲人的感情色彩,如小亚细亚半岛、巴勒斯坦周围、东亚就被按离欧洲的距离远近称为“近东”、“中东”、“远东”,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被称为“蒙古人种”,因蒙古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们发现远古时期中亚民族迁移过程后就将这个氏族集团称为“古印欧人”,之所以有这个“印”是因印度是他们的模范殖民地,他们对其是有感情的,他们希望所有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都向印度人学习,因此平时对印度提携有加。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欧人的一支——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其为高卢人)西进,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凯尔特人继续西进到了不列颠岛.在他们之前在岛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因为继承苏格兰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贵族都要到这里来举行加冕仪式。直至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决定把这种仪式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举行。直到诺曼征服后,苏格兰仍有皮克特王国。
  
  公元前55年与54年,恺撒率罗马军队远征不列颠岛,在凯尔特人表示一定的屈服后就撤退了。公元43年,罗马人在不列颠岛设置了行省,不列颠岛被分为军事区(西北部山区)与行政区(东南部平原区)两部分。罗马人实际上只控制了行政区,北部的苏格兰与西部的威尔士仍在凯尔特人的手中,他们时常起兵反抗罗马人的统治,罗马人为了防备他们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长城”。公元四至五世纪,罗马帝国日渐衰落,逐渐放弃了对不列颠的控制,罗马人从407年开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结束了对不列颠400年的统治。凯尔特人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后,建立了一批小的公国,这些公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争战不休,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为外族的入侵提供了良机。
  


作者:巨轮借砖 回复日期:2006-9-11 12:46:15 
  在不列颠岛对面大陆上的日德兰半岛南部居住着盎格鲁人,半岛北部是朱提人,撒克逊人居住在易北河与威悉河下游一带,他们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的关系密切,语言与风俗很难区分,历史上统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是目耳曼人中罗马化程度最低的原始部落,从公元三世纪起他们就对不列颠进行了海盗骚扰。为了防备他们,罗马人沿东南海岸从梭伦特到屋西建立了要塞和了望台,配备军队对付他们,这一带被称为“撒克逊海岸”。由于他们与强大的法兰克人毗邻,无法向高卢发展,再加上罗马人已从不列颠撤军,因此当五世纪中期匈奴人西迁时他们就渡海迁入不列颠。
  
  这时不列颠岛的肯特地区的一个凯尔特人的部落首领屋提吉伦也请朱提人帮助他们抵御皮克特人和斯克特人海盗式的袭击,朱提人的军事首领海恩吉斯和豪沙兄弟率兵于449年从泰唔士河上岸,进入肯特。六年后双方因薪饷问题起了争执,朱提人以武力占领了肯特地区,正式在当地定居下来,这是不列颠在罗马人撤走后的第一次外族入侵。与此同时,撒克逊人开始从北海东南岸出发在达沃什湾登陆,进入泰唔士河流域;盎格鲁人则横渡北海进入英格兰中部。凯尔特人对这些外来的民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罗马人几百年的建设成果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公元500年时,入侵因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而暂停,一位名叫阿鲁狄尔的勇士领导凯尔特人坚壁清野,连获大胜,特别是巴顿山大捷更是遏止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达几十年之久。在巴顿山之战前后,凯尔特人的一支为避战乱迁到了阿尔摩利克半岛,这个半岛因此得名布列塔尼亚(小不列颠)。550年,新一轮的入侵又开始了,南部的撒克逊人打败凯尔特人推进到了布里斯托尔湾。613年,盎格鲁人在诺丁汉郡的切斯特大胜,推进到了爱尔兰海岸,这三个民族就此在岛上定居下来。凯尔特人退到了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等地,现在这三个地区的居民大都属于凯尔特人后裔,在后世这三个地方的人大举移民北美,成为开发北美洲的主力,现在美国南方的凯尔特人后裔占比较高。
  
  作者: 海盗009 2005-9-19 10:20 回复此发言
  
  2 我以前收集的文章:英国古代史
  
  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与凯尔特人的征战中陆续建立了许多小国,经过长期的兼并形成了英格兰历史上的七国时代,这时先是北方的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是中部的麦西亚王国,最后是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国都曾称雄英格兰,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说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就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经过几百年的苦战终于在不列颠安定下来后不久,又要面临其他民族的入侵了,这次的入侵者是诺曼人。诺曼人(意为北方人)是目耳曼人的一支,也称维京人,指的是居住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目德兰半岛的挪威人,瑞典人与丹麦人。诺曼人生活的地方森林茂密,耕地稀少,他们善于造船、航海,是一个勇于进取、具有冒险精神的民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当地的出产已不能养活他们了,诺曼人只好于8至9世纪时开始扩张。他们的扩张在9至11世纪形成一个高潮,在13与14世纪还有影响。在这期间,诺曼人扩张的方式也从劫夺转变为殖


作者:巨轮借砖 回复日期:2006-9-11 12:47:23 
  民。
  
  诺曼人的扩张分为三条路线,中线主要为丹麦人。公元789年,丹麦人第一次入侵不列颠,丰富的收获使诺曼人记住了这个地方,以后不断前来袭扰。851年,他们第一次在英格兰过冬,进而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了“丹麦统治区”。9世纪初,威塞克斯国王兼并六国,统一全英格兰,但对丹麦人却无可奈何。879年,英格兰国王的阿尔弗雷德(871——899年在位)打败了丹麦人,与他们订立和约。和约规定以伦敦向西北延伸到彻斯一线为界,北部,东北部为丹麦人统治,丹麦统治者向当地收取“丹麦金”,南部仍属英格兰。在抢掠英格兰的同时,诺曼人还于9世纪初入侵法兰西,845年攻占巴黎,抢劫了亚眠,波尔多,马赛,卢昂,波尔多等城市。911年,诺曼人罗洛率军占据了法兰西西北部一大片地区,称其为“诺曼底”(北方人的土地),他自称“诺曼底公爵”。一部分丹麦人还入侵了意大利,与拜占庭帝国发生了战争。在西线的扩张的主要为挪威人,他们占领了爱尔兰、冰岛、格陵兰、北美洲,据后世考证他们还曾到达北美洲的东北部。在东线扩张的主要是瑞典人,他们被俄国人称为“瓦良格人”(意为北欧漂泊者)。7至8世纪时他们就在波罗的海沿岸从事商业活动,9世纪初他们通过芬兰湾进入斯拉夫人的土地。在扩张过程中他们亦商亦盗,商队向南一直到达君士坦丁堡,与希腊人、拜占庭人进行贸易,加速了文化在东欧的传播。862年,瑞典人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政权,882年,他们又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国,后来他们被东斯拉夫人所同化,成为今天俄罗斯人的祖先。
  
  十世纪末丹麦人大举入侵英格兰,1016年时丹麦人卡纽特占领了全英格兰,一直到1035年卡纽特战死后英格兰才得以复国。1042年,威塞克斯国王的后裔“笃信者”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登上英格兰王位,他娶英格兰大贵族哥德温之女为妻。他的父亲是威塞克斯国王伊塞尔雷德,母亲是诺曼底公爵的女儿埃玛,后来改嫁卡纽特,丹麦人占领英格兰时期他流亡诺曼底,住在他外祖父的宫廷里。落难时期的经历使他对诺曼人心存好感,任命了大量诺曼人担任要职,外来的诺曼人势力同以哥德温为代表的英国本土势力之间矛盾激化。1051年,爱德华国王迫使哥德温全家出逃,并邀请诺曼底公爵威廉访问伦敦,威廉在访问伦敦时,就与表兄弟、英王爱德华讨论过由他继承英国王位的问题,因爱德华无子,他对威廉的要求没有提出异议。次年,哥德温与其子哈罗德率军发起反攻,并得到英国民众的拥护。爱德华只好恢复了哥德温家族的地位,驱逐了朝中的诺曼人。1066年,爱德华去世,由于他无子嗣继承王位,临终前他指定哈罗德为王位继承人,贤人会(咨议会)也选举哈罗德继任英格兰国王。
  
  当时诺曼底公国已是法国境内最强大的诸候。威廉一世(1027——1087年,1066——1087年在位)1035年登位,由于他当时年仅8岁,公国内乱不断。他于1047年得到法国国王享利一世帮助平定了叛乱,树立起自己的权威。1053年,他同佛兰德尔伯爵鲍德温五世的女儿马提尔达结婚,从而使诺曼底公国与这一欧洲最富地区结成联盟,1063年,他征服缅因,后又控制了布列塔尼,势力大为增长,野心也恢复到他祖先的水平。据他声称,爱德华曾许诺将王位传与他。1064年,哈罗德乘船在英吉利海峡失事,为朋蒂乌伯爵所获,送到诺曼底,哈罗德为了能返回英国被迫向他宣誓,支持他对英国王位的要求。自认为已在封建习惯法与舆论上占了上风的威廉公爵开始大肆幕集军队,并取得了教皇与法国、德国、丹麦诸王的支持。1066年夏,一切都准备就绪,只待出发了。
  


作者:巨轮借砖 回复日期:2006-9-11 12:48:20 
  哈罗德得到消息后急忙也集合军队准备应战,他的军队是民军性质的,装备十分简陋,军中还有使石斧的。这时,他的兄弟陶斯提格在挪威国王的支持哈拉德•哈德拉达的支持下率军在约克郡登陆,目的是与他争夺王位。1066年9月25日,两军在斯坦福桥激战,哈罗德军大胜,挪威国王与陶斯提格被杀。正当哈罗德欢庆胜利时,威廉于9月28日率军在伯文西登陆,哈罗德急忙率军南返。这时哈罗德军队才进行了一次大战,已十分疲惫,北方两个大封建领主艾德温和莫尔卡伯爵出于个人自私的理由不肯支援,按理说哈罗德是不能立即与威廉正面作战的,他只要利用英格兰南部对他有利的民心疲惫威廉军队就可稳操胜算,可哈罗德的急性子却让他不甘等待。10月14日,双方在黑斯廷斯决战。威廉大军分三路,左翼为布列塔尼伯爵阿南指挥的不列颠人,右翼是勃罗根的欧斯特斯指挥的雇拥兵,中路是威廉率领的诺曼人,打着教皇的“神旗”,总兵力12000人,哈罗德兵力为6300人。战斗中哈罗德勇猛有余,计谋不足,他本来已在战役初期数次挫败威廉军队的进攻,占足上风,但他在威廉军队佯退的引诱下离开了有利地形,遭到威廉部队骑兵的突击,战役的结果是威廉大胜,哈罗德战死。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登上王位,称威廉一世,这就是“诺曼征服”。这以后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反抗诺曼人的统治,但均未成功,当初不顾大局的两个大封建领主艾德温和莫尔卡伯爵也被消灭了。1072年威廉征服了全英国。他在全国建立封建庄园,变自由农民为农奴,使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很快完成。威廉一世除了保留盎格鲁•撒克逊人骑士的领地外,其他贵族的领地都被剥夺了。他大肆分封与他打江山的臣下,因土地的分封是随战事进行的,所以相当分散,各诸候不能形成统一的地方势力来与国王作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