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中美迟早会开战?
(2006-04-14 09:29:17)
下一个
在全球能源市场经历深刻变革、国际油价停留在历史高点附近之际,美国的当权者开始将中国的能源需求视为新威胁。中国通过积极的双边能源外交确保能源安全的政策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不少分析人士均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中美迟早会因争夺能源而发生冲突。
确保各自的能源安全在中美关系中正发挥著日渐重要的作用,也使两国在一些地区问题上的摩擦不断加剧。例如,苏丹问题就是争议之一,苏丹石油是中国的利益重点,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海外产油基地,半数以上的苏丹石油都运往中国,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5%。美国对苏丹南部产油基地达尔富尔(Darfur)发生的种族屠杀表示关切,并建议联合国(United Nations)对苏丹进行制裁。2004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Security Council)投票决定,如果苏丹不能约束达尔富尔地区的Janjawid武装力量,就将对苏丹的石油工业进行制裁。但投票后不久,中国便宣布将动用否决权来阻止安理会对苏丹进行制裁。
相比之下,伊朗对于中美关系的考验就更为严峻、也更为危险。伊朗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原油供给国,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关系也不断加深。2004年10月28日,两国签署了联合开发Yadavaran大型天然气气田的协议,中国还承诺在今后25年里从伊朗购买2.50亿吨液化天然气,协议总价值为700亿-1,000亿美元。北京还希望铺设一条总长386公里、从伊朗出发、途经里海北部,连接哈萨克斯坦-新疆输油管道的原油输送管道,希望籍此把更多的中东原油输往中国。这对中国而言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因为管道输送可以减少中国对海运的依赖。
中国加大对伊朗的能源投资、两国贸易取得重大进展,显然与美国的《伊朗-利比亚制裁法案》背道而驰。美国和欧盟(European Union)正在迫使伊朗放弃核项目,华盛顿还希望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对德黑兰予以制裁。
苏丹和伊朗的原油供应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20%,由此可见,美国若试图制裁这两个国家,就将置于与中国的能源安全政策展开正面冲突的境地。华盛顿已经向北京发出警告:如果中国继续同伊朗和苏丹等国达成能源交易,两国就会走上冲突之路。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已经表示,北京与这些“惹事生非”国家的往来将对全球其他地区产生影响,中国会为此付出“代价”。
中美两国的潜在冲突还不止于此。中国近来与拉美产油国频频接触,而这一地区向来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而且也是美国重要的原油供给基地。但为了给高速增长的经济找到所需的燃料和矿产资源,中国并没有理会美国的反对,而是向这些国家频频示好。但仅凭上述因素就断言已崛起为全球能源市场重要一极的中国势必会因能源问题与美国发生冲突还为时尚早。至少,在评估中美关系时还要考虑到一些更复杂的因素。实际上,美国和中国在许多能源领域并不存在正面冲突,尽管中国推行的能源政策削弱了美国孤立和惩罚“流氓国家”的努力。
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将之视为生死攸关的大事;但布什政府一方面敦促日本发展军备力量,一方面向台湾承诺如果大陆动用武力阻止台湾宣布独立,美国将不惜为之一战。看起来美国和日本可能真的会为了台湾贸然与中国宣战。如果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冷战”到了一定程度,美国和日本就有可能采取行动,切断中国的海上“石油生命线”。这对中国来说不啻重大打击,一场更大规模的能源战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国内的能源供需缺口日益扩大,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所在。因此,能源安全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蕴含著政治、外交和军事意义。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这也是中国领导人一直高度关注能源问题,更加积极地同俄罗斯、中东、中亚、西非,甚至拉美国家展开能源外交的原因所在。中国政府2004年之所以对能源相关的政府机构进行重大调整,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新成立的部级机构国家能源办公室(State Energy Office)直属政府总理温家宝主管,负责制定全面的能源决策。
因此,美国需要理解中国寻求能源安全的举措,以及中国领导人在直面美国领导人时的不安。他们担心美国可能会切断中国的海上石油生命线,让中国陷入混乱。的确,中国未来的能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海上运输,对美国会因为台湾问题切断海上油路的担心是促使中国大力发展海军和空军力量的重要因素。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中国并非伊朗或朝鲜那样的地区小国。如果遭遇严重的能源安全威胁,中国会动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所有力量确保能源供应,或者阻碍美国及其盟友(如日本)在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甚至台湾海峡的能源供应链。当然,非到万不得已不会如此行事。
中美同为能源进口大国,在能源事务上的共同利益也越来越多。两国面临同样的难题:国内石油资源日渐稀少,国内能源供不应求,进口需求日益增长。两国都希望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希望国际市场价格公平合理。
中国应该积极拓展与美国的合作。实际上,只要美国不在台湾问题上为难中国,两国就有可能展开全面对话,甚至合作。毕竟,稳定的能源供应和价格是中美的共同利益,这让两国有必要进行战略性合作。
对中国而言,在能源安全方面展开国际性合作应该纳入能源安全战略大纲。中国的决策人应该谨记能源安全是一项国际性事务,没有任何一个能源进口国能够免受能源危机的冲击。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单独一个国家的政策已经不能妥善地处理能源安全问题了。
相应地,美国及其盟友也应该逐步引领北京走上正轨,例如吸纳中国加入“石油俱乐部”,即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促使中国的单边能源政策转变成多边政策。这不但能减轻美国对中国单边能源外交的担忧,也有助于阻止可能发生的能源危机,将能源安全问题上的风险因素降至最低。加入“石油俱乐部”会让中国得到或分享能源市场信息。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中国能获知能源勘探技术,投资理念和环保知识,这些都是中国能源新战略的要点。最重要的一点,通过合作,中美之间就能够尽可能地化解未来可能发生的能源纷争和冲突。
(编者按:作者吴磊是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能源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曾著有《中国石油安全》一书;另一位作者申琴宇是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