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

既无意种花,也无心栽柳。随性撒字,意走行间。有心者进来坐坐,絮叨絮叨宽宽心。万事顺自然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画画

(2008-03-03 05:55:26) 下一个



从小就爱画画。画真是孩子们理想的世界,在画的世界里,你可以凭想象的随心所欲,驰骋飞翔。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小孩都喜欢画画。因为不管你有多大的想象,只要你敢想,你就可以到进入那个世界。可惜没有名师指点,只好自己瞎塗。虽然画的不好,兴致倒也不受影响,只要是心中想的都可以把它画出来。当然很多时候别人是看不懂的,因为心中想的和手上画的毕竟两回事。不过话转过来讲,也可能正因为没有老师教才让我坚持下来。因为无需做那些非常无聊的基本功练习。以我的性格是很难能那么静下心来画鸡蛋,画方方块块的。可惜没有留下一幅,否则大概也可以是印象派的一支了。

记得我还投过一次稿。那时我爸给我订了一本儿童杂志叫“小朋友”。我想很多过来人都知道这本杂志。那年代给孩子看的书不太多,有印象的就是“小朋友”和“少年文艺”。“小朋友”里面有一个专栏就是刊登小孩子的画。我看了后觉得我可以画得比他们好。于是不知羞耻的自己也画了幅画,好象是一个解放军在雨中站岗,非要我爸帮我投寄出去。当然是没有下文的,可惜了,否则画坛可能又有一颗画星。

记得那时最爱画的是打仗,特别是古代的将士骑马打仗。那时常看小儿书,也就是连环画。烈火金刚,林海雪原,三国,水浒,岳家将之类的都不知看了几十遍。就照着葫芦画瓢的学着画。我画起来还很奇怪,从不愿意照着画,而是看完后凭印象去画。讲究“即兴创作”。这并不是我有什么天赋,而是这些书都是借来看的,想描也来不及描,因为要及时地还人家。于是养成了这习惯,而且还是凭兴趣来画,没任何讲究。结果“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我个人喜欢的各种枪支长矛大刀,军舰大炮坦克车。后来熟练点了,就有八路军和鬼子拼刺刀,有岳家军和金兵马上打杀,画的还挺像模像样的。那阵子非常沉迷,只要能抓到一张废纸,甭管上面有什么,只要有留白处,不一会上面就布满了枪炮人马。有一阵画的都入迷了,上课时都偷偷地画。不仅手在画,口中还自言自语念念有词。因为脑子里在编织着一个个故事。这给我同桌留下很深的印象。去年小学同学聚会时还让他们取笑了一番。不过有幸的是,还从来没被老师抓住过。可能是那时我坐在最后,又是个角落里,于是逃过老师的法眼。也可能老师给我留个面子不想抓我,因为我是个读书还不错的孩子。否则告到家长那里,就那么一丁点天赋恐怕也就荡然无存了。

记得那时还特别流行剪纸,不过和北方称之为剪纸那种还不太一样。我们是用削铅笔的小刀刻。遇到好的图案,同学之间还相互复制。复制方法很简单,就是拿张纸覆盖在刻好的剪纸上,拿铅笔在纸上均匀的涂一遍,底下的剪纸就被映在纸上了。后来才知道,拓片就是这样干的。我因为会画古人,经常给要好的小伙伴画些古代将士的刻画,报酬是他们也帮我刻一套。所以变得很吃香。那时在同学中流传的剪纸有不少的原版还是出之我的杰作。遗憾的是那年代也没版权之说,不然也可以赚一笔。

后来长大些了,还是喜欢画。不过那时运动开始了,满大街都是漫画和领袖像。于是兴趣转向画漫画,临摹领袖像。水平虽然不高,但在学校的壁报,黑板报的空余处配上些图案,或者加些漫画,这些还是可以胜任的。领袖像可不敢画,只能偷偷在家里临摹临摹。到底没受过训练,不敢揽瓷器活。有些漫画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比如画刘少奇,就是一个大鼻头,再加点麻子;画邓小平,脑袋像石头。那时画的太多了,以致今天还可以信手勾出。

尽管画了不少年,但我画的水平是没法和与那些专业人士相比的。不过画画还是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和好处。有时一人郁闷时,就拿张纸,拿支笔在上面毫无目的地慢慢塗上半天,一切烦恼都会慢慢消失。画画也给我带来很多便利。因为无论什么地方,象在单位里,甚至在女孩子面前,这点雕虫小技可以得到很多优先和青睐,这是不言而喻的,这就不一一叙述了。

再后来进了大学。我的专业必须要进修一门绘画课。这才得以正规的训练。从素描开始,一直到水彩,水粉。可惜一切太晚了。我指的是成为一个专业水平的画家太晚了。就在那时,我才知道绘画的水潭有多深。而我,仅仅是在岸边被溅到几滴水而已。也在那时,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人不仅会画,而且画得很专业。和他们相比,我仅仅是个婴儿,而他们已是巨人了。更难堪的是,他们,这些巨人们,是我的同学。所以那阵在学校是很难受的。只好咬牙去追。我放弃了两个暑假,天天在学校的画室里临摹方方块块,尽管是追不上了,但却慢慢的学会看画了。也就是那时,有机会看到很多世界名作,包括现代派的作品。记得那年法国现代画展在上海展览馆展出,这是文革后头一次印象派的画来华展览。老师带我们去看。说句老实话,一点看不懂。说句难听的,别说我们不懂,恐怕老师也不懂。因为我们去问他们时,他们只会说去用心看,去揣摩,去感受。甚至说你感受什么就是什么。他们说的没错,可能他们是感受了,可是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最为可笑的是,当时心里很无知地想,这样画都可以成名画的话,我们不都可以成画家了吗?这就是最开始对现代派的画的理解。

那次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的画有两幅;一幅的作者是谁我记不得了,因为后来我再也没看到过。那是一个眼睛,从眼睛的瞳孔中反映作家想象的世界。这幅画画的极为精致,精致到像一个真的眼睛被放大了十几倍的感觉,毛孔都清清楚楚象真的一样。这画据说是用喷笔画的。那时的概念是要画的像真的一样才是好作品。所以这幅画喜欢的人比较多,因为不仅象而且易懂。我们个个都对这神奇的绘画技巧惊叹不已。

还有一幅就是莫纳的“日出”。这是一幅印象派典型之作。据说就这副画为印象派奠定了基础,据说这是对光和影的最真实的反映,据说特别能让人从心里感受到自然界的美。我们一大群人围在这幅画下看了半天,只留下一脑门子的疑惑。我也是一直没理解这幅画,直到来美后,有一天我去钓鱼,那是个秋天的早晨,我一人坐在河边,对岸的树丛,枝茂叶盛,那树叶,不再是像春天少女般嫩嫩的翠翠绿绿。她们更象成熟的少妇,丰富多彩,在清澈平静的河面,留下沉重的浓彩。早晨的河面,水汽是很大的,肉眼可能看不出,但当柔和的旭阳透过来时,你就会感到光影的颤抖。记得那句电影里的非常流行的台词吗“大地在燃烧,好像空气在颤抖。”那时的情景就是这样,色彩在颤抖的空气中在欢快的跳动。也就在这一霎那间,我呆了,因为我觉得我似乎领悟到了莫纳的日出的光和影动静。

我虽然喜欢画画,也努力过,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画家,也不再可能成为。应该说,离画家的水平还很远很远。不过我在那领域里得到的乐趣应该说远远超过成为一个画家的范围。从绘画中,我感到了美,懂得了欣赏美。从不断的欣赏和感悟中,观念也慢慢发生变化。从学院派起,慢慢喜欢上现代派,从单单的素描油画,慢慢扩展到国画,雕塑,装饰画。记得我的老师在给我们上第一节设计课的时就这样跟我们说:“。。。。。。有三种人。一种是眼高手高,那是佼佼者;一种是眼高手低,这种人可能成为佼佼者,也可能是平庸者;还有一种是眼低手也低,这种人就。。。。。”我属于哪类,我也不清楚。但还是那样,只喜欢随心涂鸦,不喜欢研究理论。因为我是觉得画画是为了快乐,画只是在释放心中的世界。就是把人最原始的感觉挖掘出来,而这种感觉的原始,是如此的纯洁和完美,是很难以用语言可以表现的。只能去用心感受,用你自己的阅历去体验。而阅历的不同,感受也不同。理论如何说得清?再者,学理论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呢,成不了佼佼者。单凭这样的感悟经历,怎么也不应该是第三类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蜀女 回复 悄悄话 OMG! Really update it with PP?!
100% deserve the best of the best!!!
蜀女 回复 悄悄话 不急不徐鉴定如下:
眼高手低的佼佼者。
当然,上PP后鉴定可upgrad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