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客栈

临时客,澳籍华人,职业工程师,曾任“澳洲日报社”社会新闻版记者。
个人资料
正文

名著读后感之一:想起了二十年代的德国年轻人

(2007-05-19 17:12:13) 下一个


夜读世界名著《战争与回忆》,英文名《War and Remembrance》,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的作品,是著名的二战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被搬上过电视电影银幕。其中有一段描写,使我想起了二十年代的德国年轻人。

这一段描写是很一个悲惨的故事,说的是:1944年,德国的败局已定,纳粹灭绝欧洲犹太人的暴行愈演愈烈。著名的犹太作家加斯特罗博士坐在开往奥斯威辛的死亡列车上,在即将开到目的地前一晚,他听见前面车厢里的党卫军们在醉醺醺地喝酒、唱歌,先是大唱纳粹歌曲,后来又唱那首令人忧郁的“莉莉•玛莲”,直唱到昏昏睡去。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这死亡前的最后一夜,加斯特罗博士的思想有了驿动,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受:想起了二十年代的德国年轻人。

作家是这样写的,看着车厢外威风凛凛、头带钢盔的德国卫兵。突然之间,加斯特罗博士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受:门外这个德国年轻人最多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的年龄,如果去掉这身吓人的制服,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德国年轻人而已,这样的德国年轻人,自己在二十年代的维也纳的街头、在慕尼黑的酒馆里,见到过无数次,他们穿着破旧而整洁的衣服,三五成群地呼喊着狂热的爱国口号、抗拒着战败国的耻辱待遇,当时的自己(指加斯特罗博士本人)只觉得这些年轻的德国人很可笑、很可悲,是一群自不量力的可怜虫。可是,博士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几百万日耳曼人会团结起来,整军再战,进而一举征服了整个欧洲,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被压抑了仇恨施放出来后会如此猛烈可怕,竟然把一千万个耶稣基督 (暗指犹太人) 活活地钉上了十字架!

在面临死亡的这一夜,博士发自内心的忏悔,自己当年忽略了很多正常德国年轻人的感受,当然,这里所说的忽略、甚至蔑视德国人感受的决不是仅仅指博士一人,可以说是当时整个社会的风气。应该说,博士是一个聪明有智慧的犹太人,他能从时代发展、民族特性的角度来反省这一段历史,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比常人高出一筹。但是后人反省这段历史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人只是看到希特勒的残暴不仁,德国人的冷血无情,悲叹犹太人的命运,强烈谴责那些盲目崇拜希特勒德国年轻人,说他们是罪有应得。二战结束60多年了,那些葬身于战火的德军将士们是得不到任何纪念的,因为,历史从来就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但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就一定是正确的历史吗?有没有像书中的加斯特罗博士那样认真反省历史的精神呢?我看未必。

老实说,提笔撰文之前,我也反复问自己:是不是自己有比较深的德国情结,对德国人有好感,才导致自己判断这段历史的时候有偏向性,竟然会去同情那些历史的反面角色们,而不是持一种批判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说,由于个人的特殊经历所致,我对德国人确实是相对了解得多一点,对于他们的民族特性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所以,我才会对二十年代的德国人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也许吧,我对那些本来具有高贵气质、却又在命运的安排下,不得不扮演悲怆角色的德国人确实是有较为强烈的同情心的。

如果时光倒回到80多年前,那时候的德国是一个什么样子呢?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德国成为了战败国。经济萧条,人民过着贫困交加的悲惨生活;割地赔款,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给德国施加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本属于德国的土地被割让出去,每年德国还要向战胜国进贡交纳很大一笔的战败赔偿金;最为让德国人感到耻辱的是:一向精锐善战的德军也被迫大规模的解散,只允许留下10万国防军,这对于一个尚武善战的民族来说,不能不说是莫大的羞辱!

贫困饥饿充斥着每天的生活、民族自尊心被无情践踏、看不到自己的出路何在?这是每一个二十年代的德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始的时候,加斯特罗博士所看到的那一幕,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空前高涨,他们奋起呐喊,要拯救祖国于危难。这大概跟我们1919年的五四运动也差不多吧,我觉得:当时,只要是正常一点的德国人都会有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感,更何况日耳曼本身是一个有着优秀个人气质、良好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能忍受这一切吗?当然不能。

令人遗憾的是,二十年代德国人的要求没有被当时的国际社会所重视,从古到今,国际社会都是弱肉强食,以强者为核心的理念,焉有你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的发言权?战败本身就意味着没有发言权!这种看法在当时尤为普遍,这还不是说某些强国的统治者们的看法。就连文中的加斯特罗博士这样有见识、有远见、有智慧的人,竟然也认为这些德国人不过是一些可怜虫在乞讨发泄而已。

好吧。既然国际社会不给他们出路,连正常的知识阶层也认为这些德国人是可怜虫,从古到今又都是强者说话的传统,那么这些德国人除了拿起武器,以暴制暴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呢?

于是,在这样的思潮和背景下,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兴起了。请注意:希特勒也不是一夜之间成为德国人所共认的救星的,而是走过了漫长的十几年的政权夺取过程。说明在这段时间里,相当多的德国人对纳粹主义的还是有所观望,对其弊端也是不无认识的。但为什么最后希特勒还是能凭借纳粹主义上台呢?说白了,当时的德国人也没有别的出路,要挽回自己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尊心,在当时的环境下,除了跟希特勒走也没有别的办法。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纳粹的旗帜下,德国人迅速拧成一股绳。在短短的几年里,整军备战,铸就了一支异军突起的德军。这支军队承继并发展以往德国所有武装力量的军队建设精华和战争指挥艺术,加上德国人本来就具备的钢铁般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几乎成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劲旅。但是,其中有一个原因是笔者不得不指出的:那就是这支军队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经历过二十年代德国那种生不如死的生活,他们是怀着深仇大恨,自愿应征加入德军的,他们也渴望着以血洗血,以暴力和征服来洗刷压在德国头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这样一支德军,自然就成为一支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终于成为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首。在战争的初期,德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高超的指挥艺术、闪击战的突然性,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过去骑在德国头上的宿敌被他们一个一个打翻在地。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1941年德军进入巴黎之后,法国投降,德国人就坚持投降签字仪式必须在一战德国人向法国投降的同一地点、甚至同一节火车车厢里签定。可见,德国人当时疯狂的报复心。

更为残酷的报复落在欧洲的犹太人身上,欧洲反犹主义的历史,笔者不大清楚,但是当时相当多的德国人,包括希特勒本人在内,都把自己的不幸都归咎于犹太人,这已经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于是,德国人违反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失去理智地清洗犹太人,并且以德国人的那种精确到极致的效率,把这种屠杀演绎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文中提到的加斯特罗博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牺牲品的。博士在回首完这段历史之后,只说了一个字:“Nemesis!”(报应!)

Nemesis如果简单的译成中文的话,就是报应的意思。但是,博士意思是自己得到了报应呢?还是全体犹太人得到报应了呢?还是说那些曾经蔑视过德国人的国际社会得到了报应了呢?亦或是指这些疯狂的德国人将来也会得到报应呢?还是警示人们做人做事不要太自以为是,否则就会得到报应呢?我的理解是:这些意思都有,都在这一个字里体现出来了。

无庸置疑,最先得到报应的是德国人。到1944年的时候,德国基本上是已经与全世界对抗了,战争车轮的巨大惯性真是令人感慨,一开始德国人肯定不是准备与全世界为敌的,但是,战局发展到这一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即使是在这种情形下,德军也没有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除了德国人服从的个性和德军严明的纪律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我看至少还有一个埋在这些德军将士心中深层原因。

那些经历过二十年代德国生活的人们,此时已经成为当时德军中的核心中坚力量。面对即将崩溃的局面,他们会怎么想呢?是赶紧投降算了,保住一条命,苟延残喘,再回去接碴儿过那种生不如死的生活?还是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一样,紧握手中的钢枪,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别的民族我不大了解,不敢妄言,但是,正常情况下,德国人是不大会接受前者的,即使是最后保全了一条残命,这一辈子也会郁郁而终的。与其这样,那还不如穿着这身体面的德军制服死去算了。那样的话,至少你的对手还会高看你一眼。

于是,明知败局已定,德国人在1944年年底的抵抗却比过去更加强烈,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战败,自己无路可走。这篇名著里是这样描述当时 (1944年底) 的情形的,一位狂热的德国将军说:“德国已经打得四面楚歌,战至浑身是血,可是他的敌人们却仍然不敢靠近他!”

这些经历过二十年代生活的德国年轻人啊!

往事如风,这些二十年代的德国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已经在那场大战中死去了,骸骨遗体遍布欧洲各国,他们也不会被人们想起和提及。当然,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战胜者也还算是部分地接受了历史教训,没有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样,残酷对待战后的德国,还执行了“马歇尔计划”,给战后的德国带来了稳定和繁荣。不过,我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如果不是这些德国人顽强奋战、英勇牺牲,为自己和祖国赢得了尊严的话。那些拥有极权的世界强国们,会这么尊重他们,考虑战后德国人的感受吗?

我本人不这么看。

(全文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ilovenz 回复 悄悄话 自德国统一以后,政府非常注重教育,涌现了大量的思想家,音乐家,科学家和军事家,从那时起德国人就让世界刮目相看。而二战时的德国人陷入了一种不可自拔的颠狂(就象文革时的中国人,只不过没有愚蠢和丑陋到去跳忠字舞)。hitler有效地利用了民族主义这副春药,让德国人亢奋发疯。德国人一直在反省二战那段历史,当他们的总理在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时,全世界都为他肃然起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