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用什么眼光看中国的?(下)
文章来源: 笨狼2020-06-15 12:17:53
 
了解美国过去几年的想法,第一要读的是夏伟(Orville Schell)给新办的《中国通讯录》(ChinaWire)撰写的长文【2】,确实有深度【注1】,但不久前他已经表达过同样的观点【1】,可是细读之后的感觉是,这篇长文第一特点是把你想要知道的要点都忽略了,既然中国这么恶,搞不清美国为什么对中国留恋,为什么不早早把中国制死。
 
夏伟是个意识形态狂,六四就不能接受,可为什么美国没有马上跟中国断交?仅仅是老布什失策?答案只有你作为读者把额外的因素加上去才能解释:因为美国基于冷战的考虑,觉得还需要中国,后来有人觉得美国对冷战误判,让中国赚了便宜,可那不过是事后诸葛亮而已。
 
又者,为什么美国会允许中国加入世贸,按夏伟的说法,看出弊端的人多了。他没说的,是看出好处的人更多,美国冷战全胜后的狂妄,坚定了自己改变中国的信念,西方体制的成功,也就带来对中国市场的贪婪。
 
中国人不了解美国、西方,美国人也不了解中国,夏伟是个中国通,中国文化崇拜者(但反共),在中国居住也有一段时间,但我还是说他的想法还只是局限在美国优越性范围内,不是说中国的专制是个好的制度,他只是僵硬不肯接受,而是就算中国的体制很反动,你必须同时站在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对历史有个判断。
 
夏伟把美国一方的背景忽略掉,就轻而易举得出一个让美国人能接受的结论:美中今天进入冷战,是习近平正式建立帝制引起的。
 
也许大家不了解,习近平取消任期,在美国是个天翻地动的事件,当然你得花时间读读美国国防外交民主斗士一大堆人的文章才能感觉到【3】,可以说,从那天起,中国是敌人这一看法就定了调,疑问、摇摆都是脑子有问题,剩下的,是给这种观点找证据,让政府各级官员接受,可以说,这个目的达到了,在淳朴(美国总统Donald Trump,人称特朗普或川普)身上,还出了个好帮手【注2】。
 
大家不太熟悉的加拿大人贝淡宁(Daniel A. Bell )研究的儒学,一直是中国体制的吹鼓手,也在中国工作,任山东大学政科院院长,还在清华兼职,这几天他也接受《中国通讯录》采访,他的说法是,中西比较没意义,很难说孰优孰劣,你大概觉得他是拍中国政府马屁,但这在西方也是个争论的话题,一个体制是建立在社会的起始(个人权力)和终点(社会幸福)之上,到底那个更有合法性,在西方,普遍的认识是个人权力带来繁荣、幸福,追求社会幸福不仅得不到幸福,而且会压制个人,从英语体制抗疫的现实来看,也不是那么一刀切,所以贝淡宁强调不可比性,说中国是民主还是专制是被西方的语言套住了。
 
他在中国的地位不会有问题了。
 
还有什么罪状?2008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中国突然发现了自己有那么一点本事,开始与美国体制唱反调;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屡屡苦口婆心劝告中国守规矩,希望中国在南海收敛,但习近平违背诺言,把南海军事化(见【6】),可是夏伟并没有提美国体制确实除了问题,美国就是一直不让被人说话(华盛顿共识就是全世界只能有一个方案);美国从来不考虑中国对自己的能源通道的忧虑,觉得有美军保护,你们怕什么?
 
上文引用孟维瞻的说法,孟维瞻说中国不可能受他人指使,也不可能接受其他价值体系,他把美国的态度归咎于艾奇逊遗产,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归咎于“大多数知华派对中国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中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建立在美国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没错,但无法解释在没有成效下美国为什么还会坚持下去,所以我相信这是个误解。
 
艾奇逊对中国的情结,其实不是什么情结,二战(美日开战)以前,美国对中日冲突一直是大国争斗,中国为鱼肉的态度,美国对日本表态,完全是基于自己在华的利益,没有什么情结,抗战开始之后,连蒋介石也一直抱怨美国不给援助,那为什么共产党建立新政之后,美国产生了“谁丧失了中国”的声音?
 
这个答案,70年前就有人给了,是二战后美国的“战无不胜”,万能(omnipotence,此词常用来比喻上帝)的信念【8】,这跟美国优越性(American Exceptionalism)相依,战后的世界格局,验证了美国优越性,是战无不胜的根源,战无不胜也就是必然的结果。只有从这个出发点,你才会问为什么丢了中国,如果中国不是你的,你丢什么?
 
当时有人怪罪于马歇尔,其实他调和失败就撤了,正是因为他看出那是徒劳,他和美国都没能把国共分歧压下去的能力。
 
彼此不了解,可是两国都是大国,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有强烈的优越感,必然会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下去。即使在全球化如此广泛的交流下,双方都还被自己的立场限制着,尤其是中国的百年耻辱,加剧了中国对事态反映的激烈程度,加大了美国对中国的误解、拒绝接受中方态度的程度,如《茶馆》【9】【注5】所言,西方想中国,不是真的“想”中国,而是自己“想象的”中国,最终,是想自己。结果,一切不顺都是这个真的或想象的中国的所为【注6】
 
如果美国较早采用务实的态度,进而逐渐采用强硬的政策,也许中国反而好了,不是美国对中国迷恋,而是对自己留恋,这种留恋让自己失去了自我批评的能力,所以美国过去二十年的战争,都只是“策略失误”。正是美国对自己的迷恋,才造成美国现在的冤(grievances),这种冤,也就一边倒的控制了美国整个思想界对中国的看法。
 
 
【注】
【1】“深度”不含对错之意,多是“详”。
【2】夏伟还是恨慎重,没有说他自己一早就看出这必然性,主要是总结了美国主流(政府精英)的看法。这也是从另一方面说明美国国内并没有先见之明,也许他要说的,是美国不断缺乏审时度势的机制和做出客观的自我批评的决心。可是这是很难免的,目前美国“粘华即奸”也是同一种态度,而他本人就是这种思维的倡导者,所以他能一边痛斥本国政府无能,一边坚信全面反华,我在【4】说道他的极端对华裔的危害。
【3】美国冷战设计者(architect)凯南(George Kennan)不仅仅是封锁苏联(containment)的策划者,也是美国对日政策的设计者,重新帮助日本工业化,而不是把日本军国主义扼杀,就是冷战的一部分。
【4】前国安委主任博顿在即将出版的白宫工作日记里透露,淳朴除了连任,卖国都不在乎,然而反华排对他一片赞誉言词,感觉是共和党的态度一样,这个人的品德是次要的,把美国价值打倒了也是次要的,跟中国开战就行。
【5】《茶馆》作者是任大伟(David Rennie ),住北京。
【6】这也是华裔川粉的态度(林垚【11】)。
 
 
【资料】
【7】(Robert Wright) The China Derangement Syndrome
【】《观中社Young China Watch》,“新一代中国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