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的回忆(之八)西安惊魂(下)
文章来源: 水星982024-06-19 08:01:06

   推门进入饭馆,里面顾客不多,厨师和售票员虚位以待。见到我进来,个个笑逐颜开。我虽然已经饿得上气不接下气,仍然没有失去理智---把那一斤粮票全部用光。以前在书上看过,饿久了的人如果一顿暴饮暴食,有可能被撑死。况且来日方长,还有好多顿饭要解决,咱必须实行计划经济。点了4两米饭,一盘炒肉片,一碗汤,一共花掉了几毛钱。那会儿没有服务员上菜,靠自己把饭菜汤一样样端上了桌。一边端一边想:一定要慢慢吃慢慢吃,可嘴巴那边不听使唤,风卷残云般,瞬间饭菜不见了踪影,我好像连肉片是什么味道都没有尝出来。

  吃罢饭,沿着西大街急急忙忙往火车站赶。路上也见到一些砖头壁垒,天色尚早,没有见到武装群众在驻守。其实若是万一被拦住,我也不太害怕。我这人别无长处,语言功能还有一点。四年前随父母到了成都,不久四川话就学得溜熟。当然也没有忘本,北京话也能随口说。遇到盘查,用京片子对付应该能够糊弄过去。

  回到火车站,找到一个长条椅子坐下休息。汤饱饭足,心里踏实了,也有几分闲心观察周围的几个旅客。只见左前方四个中学生模样的旅客,一边手里摆弄着一些无线电零件,一边在用四川话互相交谈。没想到在这里居然遇见了知音,喜出望外,不由得凑上前去聊了起来。摆谈中得知这四位是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子弟校的学生,也喜欢玩弄半导体收音机,不由地心生敬重。这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与齐齐哈尔的第一重型机械厂都是国家的超大型企业,当时在整个亚洲都举足轻重。多年后曾经前去参观,对那些车间里的巨型设备惊叹不已。

  几个小时过去,大家已经结成为朋友。我这趟外出20多天,一路上结识了不少临时朋友。有四川人,北京人,湖北人,山东人,也有广东人。最短的是相处一天就分手了,最长的是那位新疆大学的大哥哥,从济南坐车到青岛,又坐到烟台,好几天都在一起。不过要说最投缘的,应该是这四位学生。几个人在一起侃天说地,聊半导体,聊四川武斗情节,聊外出到不同的地方的所见所闻,兴致勃勃,谈笑风生,惺惺惜猩猩,相见恨晚。

  第2天白天,我把他们带到城隍庙,这四位像是苍蝇飞进了肉堆,两眼登时发出绿光,兴奋异常。相较于我,他们腰包充足资金雄厚,对那些零件的交易价格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看得我是目瞪口呆,顶礼拜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们毕竟是地道的四川人,谈交易时所说的川普(四川普通话)实在蹩脚,让人家听着很吃力,有时候还要我来帮忙翻译。我自己的偏流电阻也顺便销出几枚,为以后几天的饭钱奠定了基础。逛完了自由市场,充实了腰包,大家决定一起去饭馆解决午饭问题。西安城不像北京,当时没有专门的四川饭店,很多是羊肉泡馍店。我喜欢羊肉,加之自己早就饿了,有肉吃就不错了,好多饭馆还只供应素菜。可是他们不喜欢吃锅盔(烧饼),还嫌弃要把饼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太麻烦了。没办法,少数服从多数。找了半天,找到一家南方饭店,多少与川味沾点边,急忙推门而入。主食既有面又有饭供应,菜肴方面以素菜为主,荤菜也有,是红烧肥肠。我在北京出生长大,从来没有吃过猪头猪蹄猪尾巴和猪下水,看见肥肠恶心不止,还别说要送入嘴巴。四川人对肥肠却是十分喜爱,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大家“打平伙”,也就是买上几个素菜加上肥肠,价钱大家平摊,相当于后来大家所熟知的AA制。我老实巴交,碍于情面同意了,结果筷子只敢去夹便宜的白菜萝卜,吃一大亏。

  下午没事大家闲逛,钟楼周围遛了一圈,继而漫无目的向南行走。不知过了多久,突然眼前一亮,见到一座七层高塔矗立眼前,忙问路边一老大爷这是何物,大爷告知此乃大雁塔也。此时尽管是兵荒马乱之际,老人仍然热心地给我们介绍:此塔是专为唐朝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国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书所建,塔式仿照印度雁塔,所以叫雁塔,还有一说是当年一只大雁从空中掉落在塔旁,塔中方丈认为这只大雁是菩萨显灵,故名为雁塔。我小时候读过多次西游记,对美猴王孙悟空喜爱无比,爱屋及乌也顺便捎上了唐憎。从大爷的口中得知,这塔里面藏着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从西天取回来的真经,顿时敬重不已。只可惜当时不对外开放,只能对它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注目礼。

  回火车站之前,一人又买了一个烧饼吃,肠胃总算是回到了正常状态,幸福感爆棚。

  俗话说,乐极生悲,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半夜时分睡得正香,突然被人一阵狂摇肩膀惊醒。迷迷糊糊睁开双眼一看,前面站着十几个手握长矛钢鞭的壮汉,正吆喝着把那些睡在地上和长椅上的人揪起来。站起身来以后,被集体驱赶到车站大门外的一个墙边上站立。转头一看,那四位德阳的中学生也在其中。我心想这回咱兜里有火车票,不应该享受逃票者待遇吧。结果是我想多了,人家根本就不是火车站执法者,实实在在是光明正大的绿林好汉。这下好了,每个站在墙边的人都被迫掏出兜里和行李里的全部物件,挨个上贡。我提心吊胆地抬头望了一眼,这十几个强盗的狰狞面目比要我香烟盒的那个胖子要恐怖百倍。当时心里只是祈求上天保佑他们不要把我的火车票拿走,绝无任何反抗的勇气。

  很快就轮到那四个中学生被搜查了,前面三位乖乖的交出了全部财产,除了钱包,还有那些无线电零件。突然一人发出一声惊恐叫声:“雷管,雷管!”,瞬间,十几个人一下子涌上前去查看。后来得知,他们误把无线电零件里的胖胖的电容器当成了雷管,这文化水平也真够高的。站在后面的那第四位学生D抓住良机,急忙蹑手蹑脚的沿着墙根儿慢慢行走,我赶紧有样学样,一步步的向外移动,尽量保持身体不要晃动。好不容易蹭到墙角处,贴着墙转过墙角,马上就百米冲刺般一路狂奔,那速度,估计比赛中拿冠军不成问题。多年后读到一篇文章,介绍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神曲》,里面的一句警句,曾被马克思所挚爱:“这里没有任何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句话,正好是我当时逃跑时的写照。

  一小时以后,大家在火车站里面重新会面。那三位学生已经是一贫如洗,以后所有的生活支出都必须由学生D承担了。 AA制昙花一现,好在他还有足够的现金。我也有幸逃过一劫,庆幸不已。

  天亮后,售票窗口上面的黑板写出一个新的通知:宝成线塌方远未修复,当天西安火车站会发出一列闷罐货车,也就是有车门有车顶的那种货车南下,乘坐火车的旅客须在塌方处下车,徒步越过泥土,再登上成都方向开过来的绿皮火车反向前往成都。喜讯啊喜讯,太让人高兴了!众人皆知人生四大喜:久旱逢春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那会儿想到的是更大的一喜:“黑板见通知”。当天下午,滞留西安车站多日的旅客终于挤上了那列闷罐列车,离开了让人惊恐万分的西安城。

  货车的行走和正规的绿皮火车完全不一样,走走停停,时快时慢,磨到第2天中午才到达汉中地区。车厢里没有厕所,更没有食物供应,所有旅客的食品进出身体的活动都要在车站解决。在每一个车站,火车停留的时间都不相同,开车前,有时候打铃,有时候不打铃。害得所有的旅客都无所适从,担惊受怕,唯恐在方便之时赶漏了火车。

  让人难忘的悲剧终于发生了。在一个小站,火车停留了很长时间。旅客们一会儿爬上车厢,一会儿又跳下来,来回踱步,烦躁不安。终于听到打铃声,旅客们纷纷跳进车厢,可是火车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然后是无休止的等待。闷罐车厢里空气实在是太闷,众人实在受不了,只有又跳下站台。突然间,火车在没有任何铃声的情况下独自开动了,我不敢有过于冒险的举动,急忙钻进车厢。可是有一些人根据经验,站在站台上没有动。火车越移越快,这些人才意识到,这回是真正的开动了,急忙一个接一个的飞身跳入车厢。距我们前方不远处,只见有一个身材高挑的穿着海魂衫的小伙子,潇洒飘逸十分从容地在最后时分展开双手纵身一跃,本想一定会获得热烈的赞叹声,结果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火车移动速度太快,他的手没有抓牢车门把手,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他滑入到列车的下方。

  在众人的一片惊恐声中,列车紧急制动刹车。我随着大家一路小跑,赶到火车后方。眼见帅哥倒卧在铁轨旁,双腿已经不在,血流遍地。他眼见大家前来看望,裂开嘴还笑了一笑。大家都知道,现在任何抢救都是徒劳。在这深山老林里面也不知道有没有医院,就是有,医生短时间内也赶不来。青春少年,风华正茂,就这样在我们的面前离开了我们。猛然间回想起,二十几天以前自己也在保定干过同样的事情,真正感到了后怕。

  一步三回头的返回了车厢,良久火车才重新启动。

  终于到达了塌方地点,人们一窝蜂的跳下货车,一个劲儿地向前冲。不知是不是下过雨,塌方落下的那些泥土很湿润,脚踩在上面经常陷下去。成都开过来的绿皮火车上下来的旅客和我们迎面相逢,目的相同,目的地相反。耳中听到几句对面的人说成都现在两派武斗仗打得依然还热闹,此时此刻却没工夫问对方具体情况,啥也顾不上,生怕那一辆绿皮火车启动落下了自己。

  经过百般努力,抢到一个座位。待得气喘吁吁的坐下,才发现那四位德阳中学生也在本车厢。相视一笑,脸上都呈现劫后余生的欣喜,内心却是五味杂陈,充满万般的悲凉与无奈。

 

                      汉中龙头山(网络图片)

   翻秦岭,过汉江,巴山蜀水映入眼帘,山立如玉,水流如银,山水交融,美不胜收。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结束了一个月的流窜,我终于活着回来了。

                             

                      (全文完,谢谢阅读)

  相关链接: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一)出发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二) 受阻保定府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三) 路遇美女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四) 彷徨北京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五) 南京蒙难(上)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六)南京蒙难(下)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七)西安惊魂(上)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