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华人
李公尚
为了生存,
不懈奋斗。
为了向往,
不断追求。
无论身在何处,
我们都有乡愁。
无论持何国籍,
我们都做最优。
民族的胎记,
荣辱与共。
祖先的血脉,
肝胆相投。
民族越强盛,
精神越富有。
祖国越强大,
意志越自由。
山高坡陡
向我们低头,
天远路长
[
阅读全文]
沉重的远方
李公尚
一
十年前,林惠姗被位于美国中部的印第安纳(Indiana)州立大学录取时,她父母望文生义地想当然:印第安纳州一定有很多印第安人,那地方生活一定相对蛮荒落后。于是就不情愿她去那里。她的父母都是中国一所大学里的教授,年轻时渴望去美国留学,始终未能如愿,为此报复般地读遍几乎所有描写美国的文艺作品,自誉“美国通”。每[
阅读全文]
我已长大长高
李公尚
我已长大长高,还曾记得我否?
你去戍边英姿豪,那时我尚幼小。
闻你沙场惊宵,传你夜枕号角,
扙剑眦目怒敌妖,持枪待旦疆壕。
吾乡炊烟袅袅,怎敌天地萧萧?
喋血边关十年遥,誓守河山多娇。
昆仑冷月犹俏,峨眉热泉正渺,
此刻相思最萦绕,腮红拂过眉梢。
我已长大长高,与你相约云桥,
此身早属男儿骄,愿博英雄一笑[
阅读全文]
那段难忘的国境线
李公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多次被派往中国西藏的国境地区执行任务,先后在中印(度)、中不(丹)和中锡(金)等国的国境一带工作。那时从西藏拉萨去中不(丹)国境线,途经经日喀则、江孜、康马、先到亚东,车程需要两天。公路是一九五九年西藏平叛后,用了三年时间建成通车的,路面是沙石路面,尘土飞扬,颠簸不平,路面常被雪水[
阅读全文]
人到老年
李公尚
人都会无可奈何地变老。当人们某一天突然感到自己的某个器官或肢体力不从心,蓦然意识到身体的某些功能和作用大不如前时,便有了变老的压力和恐慌,进而有了“心衰面老畏人问”的心虚,和“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的颓唐和消极。
现实中,人们最不愿意承认的现实,就是自己正在变老。“此心未与年俱老&rdquo[
阅读全文]
初恋
李公尚
一位读者来信,说看了我写的“老情人”哑然失笑,抚卷生情,想起了自己的“老情人”。因“不便为外人道”,将他的故事发给我,让我编写成文发表。望其“老情人”看到,共享温馨的回忆:
一九七八年全国恢复高考第二年,我从山东的一个工厂考到重庆上大学。那时从青岛坐火车到重庆需三天两夜,因此大学一二年级的寒暑[
阅读全文]
谈佛
友人来访,告知其近来突然对佛学大感兴趣,研读佛经,日增觉悟,惬喜已结佛缘,须常常参拜。述及心得,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数小时不止。我静闻其高谈弘论,不觉亦得体会,及至其言倦怠,录下心得示之,其阅罢大骇,良久不语,遂面愠拂袖而去。今日友人电话责我,问我敢否将我的心得公诸于众,是非公论。我应允不敢独享,附录于后:
其一
佛[
阅读全文]
“老情人”
李公尚
我的朋友老丁从中国来美国看望儿子,打电话给我,说要到我家来住一段时间,希望我到他儿子居住的芝加哥去接他。他儿子随后打电话来解释:他每天上班,孩子小,家里忙,没时间陪他父亲。他给他父亲在一家中国人办的旅行社报了名,让他随团外出旅游,旅游团正好要到我居住的华盛顿DC,所以他父亲就希望我乘飞机去芝加哥,陪他一[
阅读全文]
寒舍小亭台
李公尚
寒舍小亭台,
绕蘑嫩可摘,
绒草繁花正徘徊,
芳郁鼻自塞。
碧茵埋,墨荫盖,
醒也世外,
醉也世外,
坐卧皆自在。
悠哉,悠哉。
神仙也笑歪。
石径露珠白,
柴扉径自开,
琴棋书画逐次排,
为君虚位待。
燕轻摆,莺清籁,
晴也须来,
雨也须来,
心照不必猜。
畅怀,畅怀,
情殷语自快。
2017年5月7日,邀请挚友汉学[
阅读全文]
我们男人
李公尚
男人在和女人共同创造世界时,常常心不在焉,把很多精力用在窥视女人上。当女人近在身旁时,男人会装模作样地对女人无所用心。但当女人一旦离开男人的视线,男人就对女人殚精竭虑地胡思乱想。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影响,就像地球的一半是另一半的最大影子一样,几乎模糊了男人认识世界的视觉,让男人不得不通过了解女人,来开发世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