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周五傍晚,由文化村长刘承熹先生发起并开启自家客厅做东的文化讲座凝聚了一众热爱文学艺术的常驻“村民”,大家兴致勃勃地前往,都为后疫情时期生活方式的逐步复常而感到欣慰和兴奋。
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先生的著作《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曾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关注,此书就乾隆年间的一桩真实的乌龙大案剖析盛世妖术和权利幻[
阅读全文]

本篇图文/白鹤夫君
初游英伦,饮食比较随意。所居伦敦中心区的酒店每日包括一顿FullEnglishBreakfast,免了我们早餐出外寻食的麻烦。除了在斜阳下的泰晤士河畔与恰巧去伦敦公干的芝城老友太阳兄共进晚餐外,也还在伦敦西区繁华道上的餐馆里就餐品茗。北上苏格兰以后,我们又品尝了几种当地的风味小吃。余味难忘,特此一记。
图1.FullEnglishBreakfast
曾经是[
阅读全文]

有几天俺们居住的希尔顿度假俱乐部跟皇家夏宫在一个“村”里~~~
我家司机颤颤惊惊滴开着跟米国全部相反的车和路、经常是不见高速大道只见乡间小路九曲十八弯~~~
那里是大漠孤烟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
如此雄浑壮阔的景色,是不是值得好几天提心吊胆滴开车前往?
还有介个Fish&Chips据说是英国国菜[
阅读全文]

本篇图文作者:逍遥白鹤及夫君
(其中部分关于景点的说明文字援引自网络,特感谢提供者)
终于等到国际航班不再需要繁缛的疫情检查和出示各种防疫证明了,前些日子我兴致勃勃地依次落实了一系列有关新的一次欧洲之旅的各种预订(关乎具体的住和行),不久我俩又将结伴踏上继续游走世界的旅程。
我是个懒人,年龄越大拖延症越严重。前几年计划发布的多[
阅读全文]

老戏骨无人喝彩:逃离人艺的日子
作者:叉少
何冰今年五十一了,是很多观众眼中的老戏骨,但是他知道,就算演到八十岁,单位里的人还是会叫他小何。在那里,66岁的濮存昕是小濮,55岁的梁冠华是小梁,57岁的冯远征是小冯,演了一辈子戏的林连昆到去世时还是小林。
这个单位就是北京人艺,中国话剧的代名词,戏比天大的发祥地。成立至今六十七年间,人艺[
阅读全文]

转发我先生(微信朋友圈)于中秋节当晚在家门口拍摄到的月亮奇境——
【中秋月】
中秋佳节夜,一轮皓月当空。晚饭后心血来潮,我取出相机想拍几张月亮的照片。不料刚架起三脚架,银盘即被西方飘来的云彩遮挡。耐下性子等了一会儿,照得几张平日里不大容易拍到的月像。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1.与月共舞
[
阅读全文]

依美国人民约定俗成的规矩,LaborDay宣示着夏天的结束。这个周末我们小区里的许多邻居都在自家后院大张旗鼓地开烧烤party,人们抓住夏季就要溜走的小尾巴,赶紧地享受室外活动的美好。时至傍晚,四周街巷里的空气中不断飘来烤肉的味道……
我俩周五晚上去给本地朋友们的脱口秀团体“嘻哈联盟”的家庭小剧场表演捧场:
周六忙活[
阅读全文]

给流行时尚论坛本月的活动添砖加瓦,分享几张我、及我们夫妇和友人今夏出游的照片:
(照片为手机、相机混拍)
与我居住的伊州相邻的印第安纳州TurkeyRunStatePartk——这个州立公园我们夫妇前些年曾去游玩过几次的。今夏7月中旬的一个周末,与我们相约同往的朋友夫妇是第一次去。公园里的冰川喀斯特地貌断崖、泉涌、山峦在一马平川的中西部显得格外奇特[
阅读全文]

友人带来的韭菜鸡蛋素馅盒子和月饼。
友人带来的川味凉面、粉蒸肉和红烧猪蹄。
以下是我贡献滴:
肉馅酿黄椒盅、糖醋大虾。
麻婆豆腐、鸡蛋炒香椿。(香椿嫩叶采自我家院子里的香椿树)。
果盘和许多小吃摆得比较凌乱,我没拍照。
我家园中早秋即景:
夏日余温,最后的黄玫瑰(金龟子终于口下留情了,之前开放的玫[
阅读全文]

我的父亲郑榕,倾其一生成就一项事业,不刻意追名逐利,不违心趋炎附势随波追流,认认真真演戏,踏实诚恳做人。在他耄耋之年赢得了广大观众和国家以及他从业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给予的至高荣耀:从艺70周年金奖。
郑榕,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他1942年开始走上演艺之路。1953年因《龙须沟》奠定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