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尤其是“内卷”是个网络热词,有人说它源自康德的involution,involution与内卷最接近的意思是complication,我觉得实在有些牵强,用大白话来说“卷”无非就是激烈竞争。惨烈的竞争在古今中外皆有,今天中国的内卷不知为何引起热议,难道今天太阳能面板的竞争激烈和小县城几个啤酒供应商的你死我活竞争有什么不同?整整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底特律也[
阅读全文]
在中文世界里闭门造车无疑是个贬义词,意思是说在缺乏与别人(同行,客户)交流的环境下容易犯造出卖不出去的产品或服务的大错。然而在高速电脑,互联网,谷歌搜索,人工智能盛行的今天,对闭门造车的担扰可能无异于古人刻舟求剑。今天只要手头有部笔电,加上互联网,谷歌和chatgpt,便可知天下事,从世界新闻到竞争对手的产品spec,一切即可在弹指之间获取,闭门[
阅读全文]
要说世界上最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的民族,犹太人可谓遥遥领先,以全球千分之二的人口,斩获百分之二十的诺奖,百分之一的财富,他们到哪里都是最聪明的一群,自然傲视天下。中东穆斯林们当然不服,且不说两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你们当年不是被我们压着打么?对于穆斯林,英国人有天然的底气,当年结束奥斯曼帝国且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日不落帝国的威武军力[
阅读全文]
人工智能的迭代速度惊人,每则新闻都似乎在大喇叭里宣布,“注意,你离下岗又近了一步”?虽然忧心忡忡,但我又想哪里不对,这美国最强大的地方不就在于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最大市场的基础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一旦形成这股巨大的购买力,它就是世界运转的发动机。如果在不远的将来,假设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大家都在家里拿UBI,刷着短视频[
阅读全文]
最早注意到chatGPT是22年中,当时还用它做了个小应用,虽然当时感觉已是从未见过的语言感知能力,但给些刁钻重复的prompt,GPT还是露出些破绽。觉得其不够稳定,于是就没再深入。近几个月多了些时间,再次用起来,时隔一年有余,感觉GPT已是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的主人公已经练成第N重某种神功,对我的各种prompt已经拆招自如,滴水不漏。最令我惊叹的是最近竟替我几乎完[
阅读全文]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有多久?如果中国人没比日本人韩国人高明多少,如果中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并未跳出东亚思维的圈子,我看就还有9年的窗口。何以为鉴?我想可以从奥运会时间点窥视一二。日本二战后被打的一片废墟,40年代中后期开始重建,在美国帮助下狂飙二十多年,然后开了个64年东京奥运标志崛起,此后再高歌猛进二十五年,差不多走到头。韩国接过接力棒,韩[
阅读全文]
如今的小粉红,让人想起当年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里的国人:“......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rdq[
阅读全文]
马斯克和黄教主都说下辈子没必要学编程了,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一来人工智能已经帮你做了,还需要学它作甚?二来,编程语言已经变成自然语言,要人工智能干啥,自然对话即可。我不是大V,但编程二十余载,多少有些心得,我倒觉学校应该把编程例如基础教学大纲(cirriculum),让每个孩子都学一下。我的理由如下:其一,如同很多高科技,我们往往远远低估科技的生命[
阅读全文]
LexFridman的Podcast是我的挚爱,虽然有时嫌太长,但一听起来就收不住。尤其是对科学家的一些采访,太过精彩,常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两年我以为最棒的是MikeLevin和NickLane的那两期,联想到最近黄仁勋关于未来职业的采访,真希望自己能年青三十年,回去再念个生物学位来大干一场。Lex对其他对人工智能大咖,历史学者,以及时政人物的采访也都是看上去天马[
阅读全文]
张雪峰调侃了一下学文科的职业前景,被众人网贬。但在以实用主义为传统的中国,众多家长和年青人实际是认同张的言论的。在北美,倒一直是反过来,文科才是精英汇聚的科目,尤其是法律和商业。毕竟,再什么科技都是人做出来的,再什么科技都要遵循法律,文科学习人性,学会了驾驭人性也就能驾驭管你什么科技。理工科里面只有学医还是受重视的,不仅收入不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