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只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个人资料
博文

把香港建設好,於國於港於民都受益無窮。其他人都是打份工。這可能是大多數香港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眼下,香港立法會選舉在即,競爭如火如荼。全港居民都盼著香港有變化,上下同心,令香港重現往日東方之珠的輝煌。過去老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就香港而言,我理解:“營盤”就是國家;“流水的兵”就是香港回歸以來,為香港的發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過去有一句老話叫“信則有,不信則無”。意思是:凡事相信,就真的會有神奇出現;反之,如果不相信,神奇的東西則不會出現。好像我懂事以來,前後40多年,我都記著這句話像座右銘一樣。感覺一些有故事的人,對這句話也是深信不已。我可能是個怪人。退休以來這麼多年,我突然覺得:“信則有,不信則無”這句話,可能有些問題。如果拿來解釋今天的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在X平台上,看到美國地方選舉已經塵埃落定。民主黨大獲全勝,各路痛罵特朗普政府的人,可謂歡天喜地,奔走相告。有人說,美國社會這樣玩,早晚會把美國玩死。外界似乎也看不懂美國人的自相矛盾,以及她的運行邏輯。頗有點中國老話說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味道。先說“外行看熱鬧”。我看幾乎所有的世界媒體,從歐洲到亞洲,從大媒體,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90年代末,中國大陸城市掀起一股古典音樂發燒熱潮。我也不知哪根筋上來,也跟著一個應該有點音樂細胞的做生意的香港人,總會在週末和週日的兩天,跑到當時廣州古典發燒友最多的白天鵝賓館,聽據說是身臨其境的乾淨、純粹的古典音樂。我算是音樂門外漢。跟著這個香港佬,慢慢也玩起了還算陽春白雪的古典發燒。當時還覺得蠻有意思。後來我才知道,香港人玩古典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早看到新聞:得知小布什時代的副總統切尼因為心臟病離世。都說大人物可以活到150歲,感覺切尼的84歲壽命似乎短了點。如今,人類醫療條件好了,不要說大人物愛惜生命,希望一輩子風風光光,有頭有臉;稍微有點小錢的中年人士,也都想著法子讓自己神清氣爽,盡可能舒服到退休的年紀。看來,人類只要有權有錢,都想活得久一點。這可能是硬道理。我一直以為,只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看特朗普發動的關稅和貿易大戰,令世界打得不可開交。特朗普本人為了踐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誓言,也是豁出老命到處飛:一會兒歐洲(英國),一會兒亞洲(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一會兒阿拉斯加見普京,一會兒德州察看災情;一會兒關心基督教兄弟被人欺負要收拾尼日利亞,一會兒又出面調和中東停火,見證柬泰和平協議簽署。每天跟打仗似的。一張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我最近看到好幾個<有關老齡化社會的報告>,還是有些驚訝:聽說台灣地區的老齡化情況特別嚴重,說是每3個台灣人,就有一個60周歲或以上的人士,應該算是超高老齡化社會了。人口增長出現反剪刀差的窘境。香港情況也不容樂觀。據特區政府統計:截至到2024年12月,香港社會60周歲或以上人士,也有170萬人。意味著每4個香港人中(750萬總人口),就有一個60歲或以上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感覺東西方人的思維,真是有很大的不同。我看美國傳媒、中國傳媒,以及國際比較中性的傳媒,比如法廣電台,德國之聲等,對於這場習特峰會,評價真是見仁見智,大相逕庭。最值得說道是特朗普總統,他在返程的空軍一號上,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竟然給這場峰會打了12分,看來,美國人得到了想要的東西;而中國這邊,則是宏大敘事,高瞻遠矚,重點突出了習近平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僅以此文獻給即將到來的2025九九重陽節。過去中國有句老話“好心辦壞事”。意思是一個人出於好意,做了一件看似不錯的好事,但結果並不理想,甚至很糟糕。於是,精明的人會說你很傻,很蠢。說你“好事辦壞事”而得不償失。
看來,這是我們華人社會的一條致命的忠告。應該是經驗總結,大概率。不然,也不會成為<增廣賢文>裡的名句。最近,我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看特朗普總統最近為加勒比海週邊一些國家,都喜歡把毒品運到美國銷售,殘害美國人的這個情況,非常光火,不僅下令高壓打擊販毒分子,還嚴厲制裁一些國家的領導人。看來,美國社會歲月靜好,國家太有錢,雖然債台高築,但國民還是活得滋潤;二是美元還是好東西。美元作為世界第一硬通貨幣,想要的人還是很多。所以,販毒集團為了利益,也不怕死人,豁出去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