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参学3:今天参学的内容: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见性之人,言下须见。。。。。。先看看见性之人是如何见性的?凡夫的心执着于六尘假象,也就是背觉合尘,在六尘假象上劳虑妄想,追求六尘假象的财色名利!天人用心把握念头,在意识心上下功夫,戒恶行善,努力做到至善,也就是众生的保护神!小乘人在本自清净心下功夫[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2: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一品中的三个偈子三种心性境界: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先来看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是指把握自心在身体六根的[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1: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其实,在《六祖坛经》中,“自性”是指:自己的心性!自性有三种状态:自性迷,也就是自己心性在十八界中;自性觉悟,也就是自性觉和自性悟。自性觉是指觉本自清净的见闻嗅尝觉知;自性悟是指悟本心本性的见闻嗅尝觉知性。自性圆满,是指觉悟后的佛境界,也就是圆成实性!菩提自性,是指觉[
阅读全文]
人生如戏与真理人生作者:逍遥禅人生如戏,是因为人时时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儿女面前是爸妈,在父母面前是儿女;在丈夫面前是妻子,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哥哥面前是弟弟妹妹,在弟弟妹妹面前是哥哥姐姐;在领导面前是下级或者员工,在下级或者员工面前是领导。。。。人在君臣、师生、父子、兄弟、夫妻、儿女、朋友关系中,总是在不断的扮演不同的角色,安[
阅读全文]
傅大士的偈子作者:逍遥禅南北朝时期有个傅大士写了一首偈子,千百年来参透的人寥寥无几,其实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从本性本空来看,明明是“空手”,我们却执着的认为我们手里拿着锄头。步行和骑水牛,都是本性镜中相的梦幻泡影,我们却执着的认为步行与骑水牛是不同的!人从桥上过,看到的是桥下水流不断,[
阅读全文]
禅诗欣赏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这是潭州龙山禅师的诗偈,诗里描写了他的悟道心得。
龙山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弘化之地在湖南古潭州(今长沙市龙山),故而后人尊其为龙山禅师。
三间茅屋从来住:三间茅屋是指自性三身,三间茅屋从来住,是说我们本来就是自性三身圆满的!
一[
阅读全文]
你行你的好,我修我的空!本来道不同,何必起纷争!人我是非汉,与我本无关!师父对与错,你来说了算!修行多少年,枉费草鞋钱!临死不成果,还得轮回转!逍遥禅于20200921[
阅读全文]
法是个什么东西?作者:逍遥禅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假象,也就是说心缘意根作用产生的法尘,这是凡夫法,也叫妄想执着分别法!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是指唯心所现的法,不同的心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恶心现恶法,善心现善法,清净心是清净法,光明智慧心是圣人心物一元的智慧法,本心本性现菩萨游戏神通的变化法,自性三身一体的真空妙用是佛法!因此[
阅读全文]
《心经》参学10: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逍遥禅:因此我们知道了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请最大神的咒语),是大明咒(是修行大光明心性的咒语),是无上咒(是最好的、没有比得上的咒语),是无等等咒(是无与伦[
阅读全文]
《心经》参学9: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逍遥禅:三世,指的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诸佛,指的是一切佛。一切佛都是依照般若智慧度自心到不生灭性的彼岸的,也就是用光明智慧心照见五蕴皆空,照破五蕴十八界的障碍,觉悟真心本性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指觉悟真心本性的理圆融。202009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