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花枕头-----一面光",用来比喻徒有外表,毫无内涵的人。小时候妈妈一边绣枕套,一边给我讲这个成语。她还翻过来布满线头的另一面给我看,说:"多丑。"妈妈说她自己的母亲女红很差,一直遭到婆婆的冷嘲热讽,于是妈妈从小就努力跟着奶奶学女红。很小就会缝被子、做桌布,然后十一二岁开始动剪刀裁衣服,再发展到后面,可以做棉衣棉裤、做鞋,还可[
阅读全文]

父亲走了六年了。每次回家,总喜欢在父亲的书房里待一待,翻翻他的旧物,弹弹他的钢琴。尤其喜欢抽看他一面墙的书。那些书五花八门,有的比我的年龄还大。有一次我和哥哥发现一个线装本旧书里面,居然夹着民国时期的一张彩票。父亲曾经花了好多时间,按照类别来整理他的书柜,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没完工。可气的是,几个月前,忽然有大院里的干部上门搜查,[
阅读全文]

不知道我的记忆可靠不可靠----我小时候,有一辆小推车,竹子做的,类似婴儿床,四个轮子,可以当床用,也可以调整木板,里面能对面坐两个小朋友,中间的木板就是小桌子。模糊的记忆里,妈妈和好友推着她们的两个孩子----我和那个"疑似"青梅竹马,一起出去晒太阳。
还有模糊的记忆,是我推着自己的洋娃娃和一众小朋友过家家,那个"疑似"早已淡出。
[
阅读全文]

妈妈喜欢各种干果,尤其喜欢刚出炉的糖炒栗子。去喜欢的果栗园买了各种干果,没等我开口,老板娘就送了一袋热乎乎的糖炒栗子。捧着纸袋,看看上面写着"一炉栗子馋",觉得很幽默,为啥不写"一炉栗子香"呢?
仔细想想,也对。"香"是栗子的状态,"馋"是食客的期待。妈妈常说:老了,变馋了。那么,她状态不错。
在我的记忆中,妈[
阅读全文]

题外话:这个系列一共十一篇,是基于去年回北京看望妈妈的感触写的随笔。在今年春天探亲回来的时候再读,颇有感触。衰老是不等人的......生命不会因为大家的挽留而停止向前。好在妈妈还认得我们仨,还能和我们一起欢笑,还能品尝我们每个人下厨做的饭菜。
现在把这一系列放进博客,算是留存纪念。
-----------------------------------------
回想起来,很久没有在金秋回[
阅读全文]
回头看看,十七个月,九十多万字的连载,我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还行!这部小说写得有点累。其中涉及到很多从来没触及的领域:侦破、司法、毒品、警察、政客......一度希望结束在第三部。可是人物日渐丰满,故事如期(甚至有时候出乎自己的意料)展开,留下太多的线头,挖了太多的坑,逼着自己,不得不向第四部进发。《谷雨立夏间》的主角谷雨出生在香港,于大火[
阅读全文]

一晃又是一个星期,陪审团还是没有裁定结论。十二个人对于二级谋杀罪、有意图过失杀人罪、无意图过失杀人罪的定义和谷雨的“犯罪”过程一次次展开对比讨论。原本有几个坚持无罪定论的陪审员最终开始了动摇。其中一人报告法官,自己感觉在陪审团的讨论中受到了某些成员的压力,甚至是暗搓搓的威胁。他觉得自己身心疲惫,无法以正常的理性继续完成工作,需[
阅读全文]
谷雨的警员好友们近期收到了警告:不许再搞声援活动了。反社会大潮的运作,抹黑了警局形象。
亚裔社区对谷雨的声援也逐渐式微。很多活动原本是通过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他们都侧面提出,目前的形势下,再支持谷雨的话,他们的资金都成问题。
而声讨谷雨的势力则提出:轻判了捷运杀人警察,要在这个杀人的警察身上讨回来。有人甚至质问地检官办公室,为何没[
阅读全文]
陪审员十二人,六人由Henry挑选,五人男性,一人女性,其中三人非裔,两人西班牙裔,一名白人;Teresa挑选的六名陪审员中,两名男性,四名女性,其中三名白人,一名中东裔,两名华裔。
十二人背景各不相同,其中两人有过陪审员经验。他们在庭审结束之后的第二天聚集到一起,听取法官指导。
法官公事公办,照本宣科:“陪审员们,你们在这次审判中扮演着最重[
阅读全文]
“反对!”Teresa拍着桌子跳了起来:“你这样是逼迫我的客户变相认罪,并且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压力,这是违规行为!”
法官发话:“检方律师,请注意你的言辞。辩方律师,请注意你的职业态度。”
Henry笑了笑,语气轻快地说:“好的。我问完了。”
Teresa一时间僵住了,她向谷雨投去抱歉的目光。四目相交的一刹那,她在谷雨眼里看见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