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人们对某种花的喜爱,似乎也像是前世的宿缘。荷花的超然脱俗,菊花的高洁,百合花的馨人芬芳,也都是我所爱的,但我的最爱却是春天盛开的桃花,每每看到这灼灼盛开的桃花,我内心的感动真是无以言表,说是"桃花情结"也不为过,究其原因,应该源于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之所在。于是乎,自五年前就开始种植自己的桃花,总算是天不负[
阅读全文]
风信子开了,在这清明时节。洁白的、粉红的、翠蓝的小花,在风中摇曳。仿佛知晓我的心意,默默无声地低语,随风捎来母亲的消息……山中的野花,伴着母亲长大,而今母亲又回到了她挚爱的故乡,那山的怀抱,安详而宁静。耳畔传来贝多芬“致爱丽丝”的熟悉曲调,像是母亲在缓缓弹奏,柔柔的,轻轻的,抚慰着我的忧伤,还有那颗思念的心…附:母亲[
阅读全文]
说起潘安,你会想到什么?首先会想到的肯定是他的美貌帅气。著名的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潘安居首位,成语“貌若潘安”说的就是他。潘安到底有多美?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又有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阅读全文]
一篇旧作,暂解无法出游之郁闷---我天性热爱大自然,爱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总是让我迷恋和惊叹不已。具厚重历史沧桑感的人文景观固有其文化魅力,但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时常能给人的心灵以至美的洗涤及极致享受。在美国东部住了十几年,见惯了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高大而挺直的阔叶乔木,到处绿草如茵,鲜花似锦,因此一到西部,便被一望无[
阅读全文]
婉约派一代词宗,“词国皇后”李清照,千古才女,才华盖世,“巾帼不让须眉”,如同浩瀚星空中的一颗熠熠闪光的行星,光芒万丈,在以男性为主的诗词世界,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少女时代便吟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及“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灵动活泼,质朴[
阅读全文]
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懂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艺术的精英,可似乎他的一生都与他所处的时代错位,不合时宜。解放前,他因思想激进,领导学生运动,而被当时的上海市长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无奈之下只好走避台湾。文革期间,同样因思想超前,因言获罪,被关押加上劳动改造,长达十八个月之久。在粉碎“四人[
阅读全文]
一篇旧作,聊解思乡之意…我一直坚信人都有前世,不然如何解释为什么一个人会对某个地方情有独钟,而我的前世一定是水乡的女儿,因我爱极了江南的水乡,爱那小桥流水人家,爱那烟柳画桥,爱那水波荡漾,爱那份温柔缠绵,无从解释,像极了三毛对撒哈拉的前世宿缘似的迷恋。来访杭州,于我恰似故人相见,游子归乡。说起杭州,人人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
阅读全文]
被赞为天下第一大奇书的《红楼梦》,可惜是一部未完成之作,给后世读者留下了无数难解之谜。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作者只给出了完整的十二钗正册名单,又副册只给出了两个丫鬟-晴雯和袭人,而副册却只给出了一个女子-香菱。既然是十二钗,顾名思义,当有十二人。我在前面拙作中已探讨过又副册的丫鬟名单,而且我以为又副册中的女[
阅读全文]
《红楼梦》中的老祖宗贾母,是个慈祥和蔼、可敬可亲又自带威严的老人家,宠溺孙辈,善玩风趣,还品味不俗,并未活成宝玉厌恶的“鱼眼睛”之类,且在家族中享有崇高威望,论心机深沉,见识高远,亦无人比得过这位老祖宗,贾母才是整个贾家的真正掌门人,而贾家能有当日的富贵荣华,贾母绝对功不可没,她能赢得全族上上下下的尊敬和爱戴,绝不仅仅只是因为[
阅读全文]
大家熟知刘禹锡,是因为我们中学课本里的那篇著名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还有他的那首妇孺皆知的咏史诗《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及他的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刘禹锡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