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山公園在台北市大安區,海拔約105公尺,早期是「福州山第九公墓」,於1995年間規劃建置為休閒公園,於園區內植樹造林並設置登山步道、涼亭等景觀設施,成為市民休憩活動的生態公園。福州山山麓下的「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早期為四四兵工廠的彈藥庫,現在是自然生態保育公園,園區內有台北樹蛙、長吻白蠟蟬等保育類動物。這兩座公園用健行步道串聯起來,沿途可[
阅读全文]

小烏來天空步道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懸掛於小烏來瀑布上方,天空步道的底部為強化玻璃的結構,凌空延伸出11公尺的廊道,遊客站(或坐)在70公尺高的玻璃平台上,俯瞰氣勢磅礡的瀑布和溪谷風景。原本位於小烏來天空步道旁的風動石有「鬼石」之稱,高約5公尺,重達50噸,底部支撐面積僅0.5平方公尺,狀似搖搖欲墜,卻又聞風不動,令人嘖嘖稱奇。然而,2013年7月,蘇力颱風[
阅读全文]

軍艦岩親山步道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為大屯山系的著名山嶺,山頂巨大聳立的岩石,宛如乘風破浪的軍艦,因而得名。軍艦岩的海拔不高(約190公尺),步道維護良好,從登山口一路上坡都是階梯,號稱有500階。扶搖直上的階梯,讓我氣喘噓噓,忘記數階梯數,下山時專心數到497階,今天走了994階梯,給自己按個讚!站在山頂平台可以360度眺望四野,將台北盆地和環山景觀盡收眼[
阅读全文]

大艽芎古道位於桃園大溪,早年在北橫公路還未開通之前,百吉、阿姆坪地區的居民經由這條山路將農產品運至大溪販賣。現在的大艽芎古道則是附近居民休閒健行,享受芬多精與賞桐的最佳去處。
開車去桃園大溪走步道,導航定位「大艽芎古道」,走到盡頭就是「大艽宮」,古道的登山口在路旁石階。一個老舊的木牌寫著「大艽芎古道入口」,拾級而上,導覽看板有些[
阅读全文]

鼻頭角位於台灣東北角的岬角,因地形如鼻頭而得名。鼻頭角燈塔始建於1897年,二戰時期損毀,1971年重建至今。70年代的鼻頭角燈塔區沒有圍牆,站在鼻頭崖邊俯瞰浪花要特別小心,強風吹得衣衫鼓脹陣陣響,失足會墜崖。學生時代,鼻頭角是熱門的夜遊景點。晚上在望月坡玩團康遊戲,海面上漁火點點,特別的回憶,一輩子難忘。相隔四十年,這次是第四次去鼻頭角,竟是[
阅读全文]

出磺坑古道位於苗栗公館鄉的出磺坑與大湖鄉法雲寺之間,這條古道以法雲寺為終點,所以又稱為「法雲寺古道」。若是開車前往,導航定位「出磺坑古道」就會抵達城隍廟停車場,健行路徑從城隍廟走到法雲寺再原路返回;反之,若導航定位「法雲寺古道」,就從法雲寺走到城隍廟再原路返回。步道全長約2.5公里,往返一趟約需2~3小時,沿途最美的風景是在胡天宮附近,俯[
阅读全文]

老崎步道在苗栗縣頭份市,開車導航定位,抵達終點卻遍尋不到老崎步道的指標,問了路過山友才知,後花園步道就是老崎步道。「頭份後花園」位於頭份東北角,是一個兼具文化、生態、農業、休閒特色的區域。後花園步道貫穿這片紅土台地,沿路有松林石階步道、楓香紅土步道及枕木扶桑步道各展風情。步道最高點海拔180.59公尺設有觀景平台,俯瞰壯闊山野風光,涼風習[
阅读全文]

水濂橋步道在新竹縣峨眉鄉的獅頭山風景區,步道單程只有500公尺,卻有兩座橋跨越深邃的溪谷,潺潺溪水流過壺穴和小溏,清幽極了。糯米橋是一座百年歷史的石拱橋,將大石砌成方塊,以糯米和糖加入石灰製成黏著劑,打造拱橋。早期道路未開闢前,這條糯米橋是往來峨眉、南庄之間的必經橋樑。水濂橋步道是獅山步道群中的一條最短最輕鬆也是最優美的步道。若是時間[
阅读全文]

大崎棟步道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背休閒農業區,登山口位於百年古廟樂善堂兩側,終點為大山背海拔705公尺最高點山頂。在山頂的觀景平台上可俯瞰油羅溪、上坪溪、頭前溪以及竹東、新竹的壯闊景色,最遠的天際是台灣海峽。
樂善堂是百年古廟,香火興盛又在旁邊蓋了樓房,設置了巨大的觀音神像和許多佛像,居高臨下,護佑鄉里。大崎棟步道有兩個登山入口[
阅读全文]

朝陽步道在宜蘭縣南澳鄉的龜山,步道全長2.2公里,沿途設有景觀台,可眺望廣闊的太平洋、烏石鼻海岸線、南澳漁港等景觀。登山口就在南澳漁港的路邊,停車很方便,也有公共廁所。登山之前,可以先逛逛漁港,拍下漁船進港靠岸以及現場拍賣魚貨的情形。上行的陡升步道以枕木舖設,拾級而上,有兩處觀景平台可歇息取景。但是,雜草樹幹叢生,想要找到最佳攝影角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