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真碑》,1843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门外,当时已残断,只余中部一段。碑阳刻字存20行,碑阴存刻字30行,隶书体。三国魏太和五年(231)刻立,曹真碑铭文字体结体严整,雄劲端庄。此碑是存世不多的三国时期碑刻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
阅读全文]

东汉汉安二年(143年),孝女曹娥投江寻父。汉元嘉元年(151年),刻石立碑,以彰孝烈。碑既立,传闻蔡邕闻讯来观,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关于碑文书者,多有争议,一说为晋无名氏所书。又传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书曹娥碑,小楷,新安吴茂先为其刻碑。三年后,王羲之去世。因此,后世认为此作是王羲之生平最后的一幅小楷。[
阅读全文]
转眼已然三月中,去年今日太匆匆。
左邻右舍门窗紧,大店小铺货架空。
咫尺无端千里远,寸书有虑万家同。
莫叹山水无寻处,春望又临杨柳风。
[
阅读全文]

张猛龙碑也称《张猛龙清颂碑》,立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现在山东曲阜孔庙中,碑文记颂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功绩。古人评价其书“开欧虞之门户”,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楷书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
阅读全文]
https://www.bilibili.com/s/video/BV1ED4y1X7s3
这一段京剧《野猪林·大雪飘》是钱浩梁唱的,场景,唱词,唱腔,配器都好,历听弥新,值得一存。
[
阅读全文]
大风起矣波涛激,潜底鱼儿浑不知。浪静风平传讯息,又浮水面戏涟漪。[
阅读全文]

《张迁碑》亦称《张迁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碑高2.92米,宽1.07米,明初出土,现陈列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碑刻隶书朴茂,外方内圆,为历代金石、书家推崇。明拓本为最早版本,称“东里润色”本。
[
阅读全文]

去年秋天临的,拿出来拾掇拾掇,换件春装,虽然还是蓬头乱发,聊可存照。
[
阅读全文]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友人在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典。众人曲水流觞,即兴赋诗。《兰亭序》即是王羲之为此诗集写的序文。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用行书写成,其章法、结构、笔法堪称完美。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