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7.家庭成份苦乐尝 毛泽东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一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该思想体系对家庭的约束就是现在仍难以脱离的家庭阶级成份,简称家庭成份。 毛泽东时代的家庭成份十分重要,它是你的政治出身,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决定了你的终生命运。那时候,贫下中农是农村的领导阶级,他们家庭的子女根正苗红,说话办事理直气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外出参观长见识 见到今天的莘莘学子为学习疲于奔命,就有了回忆我中学时代学习情结的强烈冲动,因为那时的学习有劳有逸,根本不成为负担。 我所经历的初中生活是每天正课7~8节,早读和夜自习都由学生自由掌握,你可以读语文,他可以背英语,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教师偶尔才到教室转上一圈,绝不盯在学生后面亲自“督阵”。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跑灶”“搭伙”上初中 公元1964年,我稀里糊涂地告别了“低标准瓜菜代”时期,幸运地挤进了每期12圆人民币的初中生行列。学校远在十几华里的地方,每天需要早起晚归,当时称这种求学方式叫“跑灶”。农民没有钟表,把握不住时间,只好把早晨出发的号令全权交给雄鸡。只要大公鸡扯起喉咙“喔喔”一叫,我就得赶紧爬出被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刻骨铭心食堂饭 让全体社员都吃食堂大锅饭,是大跃进运动有效的配套措施之一。当时的工作组为了不给大食堂留退路,不但将家家户户做饭用的锅铲瓢勺等凡是铁制的炊具全部收缴,就连农民烧饭取暖的火炉(农村称煤火)也统统扒掉,将扒出的炉条、火口及通火条等一切与铁有缘的物品统统回炉炼铁,借以增加大办钢铁运动的成果。 初到食堂就餐,习惯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别具一格抓教育 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习惯于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农民办起了大食堂,过上了“军事化”生活。生产队长三声哨响,全体社员就要集合整齐,排队出发。如果谁慢了,轻则扫“暮气”,重则被“帮助”。 我所知道的扫“暮气”是与会者席地而坐,被扫的对象则在人前垂手而立,在众目睽睽之下,先是队长训,后是积极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大跃进”中小学生 在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上小学都在七岁之后,甚至10岁入校都不算晚,而我6岁就跨进了校门的原因,却源于一次偶然。 孩童时,我就对自然知识很感兴趣。比如见热能发光,我就认为光与热一定如影相随。那时,农村小孩每逢大热天都光屁股一丝不挂,而在黄昏凉意袭来时为留恋大人们海阔天空的交流,我常常蜷缩在做饭窑门口,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忆海拾贝 白继周 公元1951年12月16日,我在嵩山北麓的一个小山村中降临人世,开始了坎坷的生命历程。 接纳我的故乡山穷水尽,座落在一个小小的盆地里,由一条绕村而过的小河冲积而成。尽管这条满是鹅卵石的河床常年干涸,但还是在夏秋季风雨交加时偶尔发威,在盆地中孕育出二龙戏珠景观令人神往。古时候,这里盛产的白色美玉闻名遐尔,人称白瑶。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日故事——回郭镇除奸(7) 多行不义必自毙,法网难逃同类惊,故事到此收场。
杨树湾中,俩团长代表巩县抗日民主政府对密探进行了短暂地审讯,验明正身后就地枪决,将事先写好的布告压在尸体上。 第二天,密探被毙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回郭镇的大街小巷,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邵寨据点内的日伪汉奸、密探特务异常震惊。“兔死狐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日故事——回郭镇除奸(6) 密探调虎离山,仓皇逃命;战士上当受骗,包围裸女。鬼子闻讯助战,双方鸣枪告别。 后院一墙之隔的厢房内,正在泄欲的“虾米”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就预感到了末日来临。只见他一把推开妓女,顺手把枕头下的短枪抓在手中。妓女见他冷不丁操起了武器,就战战兢兢地问:“老……老总,你……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日故事——回郭镇除奸(5) 正义和邪恶较量,团长与“狗熊”交手。是枪击?或徒手?细读方能知详。 前院东厢房外,徐副团长快步走到已被战士包围的窗户前,手指蘸上吐沫,悄无声息地捅烂了窗户纸,仔细观察屋内的情况:明亮的罩子灯下,“狗熊”正一手搂着妓女的脖子,一手端着四溢的酒杯,使劲向妓女口中灌酒,口中含混不清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