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雄峻的地势地貌
云南是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它处于低纬度的高原区,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太平洋、印度洋,被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西北受青藏高原影响。山地高原占总面积的94%,盆地和宽谷(坝子)仅有6%。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状下降,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
阅读全文]

21.苍山十八溪
苍山十九峰不但巍峨雄浑,而且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碧溪悬挂。溪水跌宕东流,直奔洱海,这就是耳熟能详的苍山十八溪。十八条溪水就像苍山母亲孕育的乳汁,千万年来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洱海。
按由南向北的顺序,苍山十八溪分别为:阳南溪、葶(tíng)溟(míng)溪、[
阅读全文]

20.苍山十九峰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它北起洱源邓川,南止下关天生桥,连绵50多公里。《汉书》中称:“邪龙云南,其山如扶风太乙,上有冯河,周围万步,五月积雪皓然。”《读史方舆纪要》说苍山“介龙首、龙尾两关之间,前襟榆江,碧浪万顷;背环漾水,连络如带。十九峰环列向内,如弛弓然。”
苍山位于洱海之[
阅读全文]

19.苍山大理石
苍山之石,驰名中外。
大理石由大理苍山孕育,因此铸就了苍山之魂。大理石中的汉
白玉,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产,但大都泛泛无奇,惟独大理彩花石最
为奇美,且为苍山独有,为大理增添了无数的神奇和魅力。
云南世博园展出的大理石屏风
郭沫若因此吟《咏大理石》诗:
“三塔矜高古,
回思贞观年。
苍[
阅读全文]

18.玉带云
说完了苍山八景之一的“玉局浮云”之后,再说说堪舆媲美的“云横玉带”,即被旅游者津津乐道的“玉带云”。
每逢夏末秋初雨过天晴的早晨,巍峨的苍山十九峰之巅往往山岚四起,氤氲缭绕。飘浮在松林上空的缕缕云丝,渐渐聚拢,汇成一条无暇的白练在苍山腰肢上缠绕。这条白练或者迅速向两端延伸,宛若[
阅读全文]

大理的点苍山不光山势绮丽,风光秀美,而且缠绕的彩云同样名闻遐迩。
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
在变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
望夫云
每年春秋季节的茶花盛开之时,白雾横腰、彩云盖顶的大理点苍山常会出现一朵飘逸孤单的白云,[
阅读全文]

16.画舞法器东巴教
东巴绘画又分为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三种。其中以卷轴画最有名,以表现天堂、人间、地狱《神路图》为代表。
《神路图》是布卷画,长14米,宽约30厘米,有人、物、神、佛、鬼、兽各种形象370多个,色彩鲜艳,笔法粗犷(guǎng野、悍之意),是纳西古典绘画中的珍品。
东巴舞蹈源于纳西先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体现出[
阅读全文]
15.东巴文化纳西乐
(附视频)
纳西古乐在纳西族人民的生活里随处可见,婚丧嫁娶、起房寿辰、休闲娱乐都离不开它。
纳西古乐的内容主要有原始歌舞《热美磋(cuō)》、东巴音乐《白沙细乐》、纳西化了的地方乐音《洞经音乐》和具有代表性的纳西民间歌舞《谷气》、《纳西小调》等组成。其中最经典的是至今仍在丽江流行的两套大型古典乐曲,一是《[
阅读全文]

14.象形东巴活文字
(附视频)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脚下有一个自然生态大峡谷,人称东巴谷,这里悬崖峭壁鬼斧神工,山洞林立森然如梦,各种钟乳、枯藤、怪树、奇石、珍禽、鸣鸟、飞瀑等神秘杂陈。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却是世界至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
东巴文化发源于中坝的三坝乡白水台。
据传,纳[
阅读全文]
13.神秘的东巴文化
(附视频)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巴文化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在东巴教的传播中得以保存而得名。
东巴文化始创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华文化昌盛时产生,除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外,也受着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儒教等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东巴文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