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第八章刘少奇、邓小平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刘少奇、邓小平主持会议决定派工作组 从1966年6月1日晚,中央电台广播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后,全国上下都沸腾起来了。在各个大学里,大字报铺天盖地,连中学都闹起来了。每天中央文革小组电话不断,哪里出了什么事情,发生什么问题了,告急的电话接连地来。 为了应对各种问题,中央也是接连不停地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七章中央文革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1.中央文革小组的建立 中央文革小组是在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后才正式开始工作的。我1966年5月初从上海回到北京,就已经在钓鱼台办公了,但此时钓鱼台还是归外交部礼宾司管理。因为那里原先是用来接待外宾的,所以里面的各种设施都是比较好的,餐厅的伙食也好,但价格要比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都贵。等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始 1.从批判“三家村”到改组北京市委 1966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姚文元写的《评“三家村”的反动本质》的文章。同日出版的《红旗》1966年第7期,发表了我写的《评〈前线〉〈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资产阶级立场》的文章。姚文元的文章是他在上海和江青、张春桥一起讨论过的,主席也知道。我的文章则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五章田家英的自杀 1.自杀的经过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专案组,审查“彭、罗、陆、杨”问题的同时,中央决定成立由安子文、王力和我三人组成的专门小组,负责审查田家英的问题。 总理要我去找公安部部长谢富治,请他配合我们三人小组工作。这是我第一次与谢富治打交道。我去了公安部与谢富治谈完工作后,他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四章毛主席作“五七指示” 1.紧急飞往上海 1966年5月12日下午,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打电话到钓鱼台找我。徐业夫在电话里对我说,主席有重要的事情召见陈伯达、杨成武和我。让我去通知他们,我们三个人必须在明天一早赶到上海。 接到徐业夫电话,我立刻告诉了陈伯达。然后又打电话给杨成武。杨成武说,他也接到徐业夫的电话了,并且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三章“五一六通知”通过前后 1.批判“彭、罗、陆、杨” 1966年5月1日,我回到了北京。过了五一节,我就去中南海找汪东兴报到。汪东兴向我传达了中央的决定,由我接替田家英的工作,这个时候田家英的事情还没有公开。后来总理把我找去,他对我说,中央决定在中南海成立秘书局,让童小鹏和我负责领导秘书局的工作。童小鹏主管机要处,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二章批“二月提纲”和起草“五一六通知” 1.毛主席批评“二月提纲” 1966年3月,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永直受张春桥委托,到北京来办事。许立群见他时对他说,姚文元的文章,你们上海没有经过中央讨论就发表了,连个招呼也没打,上海市委的党性到哪里去了?杨永直回上海后,就把北京的批评向张春桥汇报了,春桥又报告了主席。也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田家英擅自删改毛主席的讲话 毛主席在1965年12月21日召集陈伯达、田家英、胡绳、关锋、艾思奇等五个人谈话,是毛主席第一次公开表示自己对批判《海瑞罢官》的态度。他说,《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五九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这就指明了围绕着《海瑞罢官》问题所发生的争论和斗争,并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为革命而研究历史 戚本禹 无产阶级是旧世界的掘墓者,又是新世界的建设者,它肩负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责任。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懂得历史发展的规律,就不能成为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因为这样,无产阶级重视历史,重视历史研究。 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实践中,要从过去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中去汲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三部分中央文革小组的日日夜夜 第一章从《评〈海瑞罢官〉》到“二月提钢” 1.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一向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他始终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去了国家政权和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