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张春桥、王力、关锋、姚文元对毛主席“生日讲话”的回忆 一九六六年毛主席生日家宴情况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张春桥回忆 1966年12月25日,当我走进他的住所时,他正在同李讷、李实姐弟说话,空气很活跃。见我进来,就说,“你想回老窝啊!”我一时脑子转不过来,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直到他说:“上海形势很好,红卫兵起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七章参加毛主席的生日家宴 1.我对毛主席在生日宴会上讲话的回忆 1966年12月的时候,我们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就多次向主席说,希望在毛主席生日的那天与主席一起吃个饭,以为庆贺。主席一直未作答复。12月26日下午4时许,主席机要秘书徐业夫打电话给我,并要我立即通知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锋、姚文元,一共六个人,于下午5时到中南海主席家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六章张春桥处理上海“安亭事件”和中央召开工交座谈会 1.文革运动从学校向工厂和农村的发展 八届十一中全会公布“十六条”以后,一些工厂的工人也都纷纷投入到文革运动中。按照当时原有的规定,除学校以外,工矿企业等系统和农村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都以原来城乡“四清”运动的部署来进行。并且规定,学校的学生不要到工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五章批斗“彭、罗、陆、杨”及彭徳怀 1.批斗“彭、罗、陆、杨” 1966年12月12日,在首都工人体育场,召开了有十万人参加的誓死保卫毛主席,斗争“彭、罗、陆、杨”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誓师大会”。这是文革中第一次有广大群众参加的公开批斗原中央上层高级领导干部的大会。但是,这个会议,并不是中央文革小组发起和组织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四章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提出 在1966年10月1日林彪所作的国庆讲话中,提出了“资产阶级反对革命路线”这个概念。这个讲话稿是张春桥起草、陈伯达参与修改的。在事先中央开会讨论的时候,王力曽经提出过“资产阶级反革命路线”。主席说,反对革命不等于就是反革命。总理说,主席说得对,要把反对革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三章知识分子在文革运动中受到的打击 1.文革初期校园内的斗“牛鬼蛇神” 文化大革命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始,又是先在学校里面发动起来的。这使得当时一些学术界的“权威人士”,和学校里的一些教师与学校的领导,同时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群众运动的冲击。毛主席在建国初期就曽经说过,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只有在经济领域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二章文革中的“老红卫兵”、“西纠”和“联动” 1.活跃在文革初期的“高干子弟” 现在被称为“红二代”的“高干子弟”群体,今天仍然是中国政治、经济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而在文革运动的初期,这个高干子弟”群体里的大多数人,出身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和建国初期,正在大中学校读书,有着青春的激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一章红卫兵运动 1.主席培养接班人的战略思想 鉴于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严重教训,毛主席曾就“接班人”问题讲过很多话,并亲自写下了这样的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是在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章八届十一中全会 1.八届十一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1966年8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是具有重要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尽管在5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但是这个运动究竟怎么搞,在党内是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主张的。按照刘少奇、邓小平他们的方针,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打倒“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九章撤销工作组 1.1966年7月18日毛主席回到北京 1966年7月16日,毛主席以73岁的高龄,在武汉长江里畅游一个多小时。7月18日毛主席从武汉回到北京。 他一回来,就住进了钓鱼台的12号楼。当天,徐业夫通知我,让我们中央文革小组的人去12号楼开会。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锋和我等人去了以后,主席和我们一一握了手,随后就让我们把前些日子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