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国内微信、抖音和全世界风行的油管、推特等新兴网络媒体相比,博客有些落伍,但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我在近五年前的一篇博文中,曾提出一个收藏类的问题求助于网络,居然在这个月初,一位名为“风云”的博友作了准确的回复,让我解开多年疑云。在此,先向这位网友道谢,再谢谢一直坚特办博客的《文学城》。这说明,在占用资源少的前提下[
阅读全文]

这是一只很小的石块“手”,只比两元的硬币大一点。估计是页岩质地吧,虽然不如玛瑙坚硬、也是历经数百年的大自然洗刷、周身泥沙淘汰尽、才剩下这只手形的天然石块:灰色、象戴了棉手套,外面还有一层紫色页岩轮廓用作构勒。
此石块是我在一次出差途中捡到的,除了形状奇特以外,还连结有一段故事在我的记忆中,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1998年[
阅读全文]

我喜歡收藏探石的歷史有幾十年了。來。中途在山水之地,揀石成為我的保留節目,並且有時還會影響到其他人。是在生活遇到誘發和思想苦惱的時候。
再後來,漸漸喜歡上了內蒙瑪瑙石,因為它的體積小。精細和多姿。隨著收穫和加國,國內的大部分石頭送了人,只有瑪瑙石在前年了加國,那是後期大明和麻煩了,有出力的,有的趕在疫情爆發前夕,也吹有石頭[
阅读全文]

请欣赏,谢谢!
[
阅读全文]

这是一件作烟灰缸或肥皂盘用的实用器,香烟盒大小,并非作陈列用的工艺品。那年,在多伦多的圣劳伦斯周日古董集市,一位商贩出售小铜器杂件,三件一堆,售价好像是3加元。我看中一堆中有个小铜靴,很好玩'',就买回来。将这个已用得很旧.磨损得很厉害的小烟缸搁自一边。
一日,顺手取出来看:也不是铜器,虽镀了一层紫铜、但已露底,是合金吧。但看看这两个人[
阅读全文]

如果人类社会也按''丛林法则"运行,那必然以强凌弱,赖以脱离动物界的人类社会特有的公平正义就不复存在,具体到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方方面面,良知能否正常保持?怕道也难。令人刻骨铭心的文革便是证明。
转入正题,我藏有三只卡通式小鸭,神态藐视一切,是韩国所产。再找出二匹马'',虽风格不一样,也做得唯妙唯肖。放在一起,居然也成了一个故事。马[
阅读全文]

两件小铜器凑成一个主题,讲的是警察与醉汉的故事。
铜器仍然很小,高约10公分,警察这件作品,可能翻砂浇模不大成功,脸上尽是麻子,也无法修饰。是英国皇家骑警模样,大概平时贪吃贪喝,成了一个胖子,在街面上巡逻,遇有需要身手敏捷之处,不免吃力。
另一位先生,穿戴得还算绅士,但酒是喝多了,站立不住,只能抱住街灯柱子,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那街灯也是一百[
阅读全文]

说是小铜器,因为我断定不了这些是否属于地摊类的铜雕?习见的西洋铜雕大而精美,我这些多年以来从二手店或古董市场淘来的都是小而杂乱,不能称之为正宗的铜雕作品,也不都是欧美风格。这篇小文介绍的,就是产自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
这件铜器很小.约香烟盒大小,很有情趣。是主仆二人,主人一袭阿拉伯富人打扮,骑的是高大的骆驼。骆驼身上丛丛卷毛清晰可见。仆[
阅读全文]

黄杨木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木材。适合于雕刻成工艺品,由于该树种生长很缓慢,俗语:千年不老黄杨木。如果在谁家庭院中遇见一株高仅三米、直径仅十几公分的黄杨树,没准它的树龄己有五十年!如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辨别,就是数一数树干横断面的年轮。因为黄杨木质地细密颜色优美(牙黄色)又产量不高,所做成的木雕就是一般工艺品也价格不菲。如果是大师做的作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