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谙英语的我来说,这次到波士顿游览,感慨颇多。在国内时,只知道美国的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虽然熟知波士顿的倾茶事件等美国独立的历史典故,但对那儿的现存城市景观总不甚了了,去了之后才觉得,波士顿值得一游。由此可见,国内“喂”给大众的旅游资料并不可靠。更体会到,新闻中的“喂餐”给受众,能够做到“三人[
阅读全文]

去年夏到北京看望妹妹一家,顺便参观了心仪已久的白云观。这是中国至今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大型道观。道观的旁边就是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可见白云观的权威之一斑。我曾是金庸武侠小说爱好者,还希望能在那儿见到金庸笔下的道士,如全真七子邱处机等人的形象。
查网上资料,历史上白云观曾多次遭到毁坏。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的。建筑分[
阅读全文]

楼里邻居搬家、所丢弃的玻璃水杯,约有蓝球大小,有一个很好的侧平面,就拿来做了一个作品:怪物史瑞克的花园。花园中是他的夫人与恐龙朋友。
仍然用的是筒叶花月。这种很普及的多肉植物,看来最适合做玻璃缸盆景(terrariums)中的“大树”,试了其它多种植物,不是难栽就是长得不茂盛,放在这狹窄的空间中,总不合适。此外,又配栽了一丛类似[
阅读全文]

南宋人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诗句,
写的是今天镇江市北固山上的北固楼。
北宋人王安石也在这个时节,写过“京口瓜洲一水间,鈡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扯到的京口,也是与古瓜洲隔水相望的镇江市这一带。历经千年风雨,现在镇江市的此处景区依旧是原址。
北固山和北固楼不仅[
阅读全文]

用玻璃缸来制作微型盆景,现在很流行,花店中也常见。其优点显而易见:干净、可以放在办公桌子上全方位欣赏,由于用的是多肉类植物,可以不施肥、少浇水,易于管理。还有,整个景物缩聚在玻璃缸中,似乎另成一个小小天地。但中英文之间有些没有可以直接对译的词,不知怎么用英文来称呼这种玻璃缸型盆景。
这星期,懂英语的朋友,查了以后告诉我,才[
阅读全文]

筒叶花月是一款很普及、以观叶为主的多肉植物,四季常青,多作办公室、居室、阳台的摆件。
筒叶花月叶形奇特,筒状的肉质叶,长4厘米至5厘米,顶端呈斜截形、截面通常为椭圆形,叶色鲜绿,有蜡状光泽,冬季其截面的边缘呈红色。
我用来制作了一个多肉盆景,并取名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盆景中并不见大海,大海也放不进盆景中。[
阅读全文]

这次古巴游的另一个趣事,是去看看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得怎么样?
查百度百科,说“古巴是现存世界为数不多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之一”。社会主义是个说不清楚、“越学越糊涂”的事情,但在古巴可以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场景,本文结合题头的七张照片,讲讲所见的“社会主义”元素。
一是政[
阅读全文]

这次古巴之行,对于我们六十岁以上的人,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记得上小学时人人会唱《美丽的哈瓦那》,作为一首唱古巴的名歌,在上个世纪六十代风靡全国。还记得的几句歌词是: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耀我,门前开红花。在我们那一代人的想象中,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古巴和美丽的哈瓦那。一般来说,小学生只能被动地[
阅读全文]

这几天对“瘿子木”来了兴趣。“瘿子木”又称树根瘤,是指树木的一种变异,并不是指某个树木品种,很多树木都能产生“瘿子木”。树木生长过程中对虫咬的反应形成根瘤,将根瘤刨掉表皮,就会出现疤痕、就是“瘿子”花纹。从木材工业角度看,树干或树根长了瘤可能就不是合格的木材。我注意到在每个建筑工地的木围栏,用的都是长了不少[
阅读全文]

最近从一家二手店买到了一个树根瘤大花瓶,价格不菲、花了六十刀,但物有所值。
树根瘤又称“瘿子木”,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观赏木头。顾名思义,这种木材上的特殊花纹,是由树根瘤形成的,是树木生长过程中对虫咬的反应,是树木的一种病态。我猜想,一般生长正常而健康的树,是没有多少“瘿子”的。对于爱好者来说,要想获得一个长满根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