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毛囡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有没有听说过部队有擦枪费? 下面的资料图是51年华东和上海军政机关发的供给制人员补贴表和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同样灶别的伙食费野战部队的要比地方党政的标准高一些。野战部队有一项补贴是第一次听说:擦枪费,一挺轻机枪的擦枪费等于10枝长短枪的擦枪费。 通过这张表大家可了解一些解放初上海的物价。表中价格还是旧币,10,000旧币=1元新币,所以那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50、60年代的国家稿酬制度 论坛一些对稿酬制度不了解、没拿过或见过稿费的人在那里大谈"稿费真相"和合理性。出版社是有稿酬制度的,合规定就发稿费,不合规定就没稿费,你认为谁拿稿费不合理,你应该怪制度规定,而不是只指责拿稿费的人。毛主席发表文章、著作有稿费为什么不对了呢?看看下面这些拿稿费的情况,毛拿稿费不特殊吧。你们指责毛拿稿费,你们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谁是《国际歌》歌词中文译者和最早译者?1983年萧三病逝后,作协为他写的悼词说《国际歌》的歌词是萧三和陈乔年译成中文的,胡桥木在审查悼词时提出了意见:萧三,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政务院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52年定行政7级。后来作协的正式悼词改成了:萧三"是《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既然是"主要译者之一",就应该有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1-02-20 07:39:02)

许世友用50元准备后事关于许世友上将大家有很多传说和故事,其中最特别的是文革后唯一实行土葬的开国将军。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火化倡议,党员高干除了许世友都在火葬倡议书上签了名,许世友表示死后要土葬,葬在他母亲墓旁。
土葬,一直是许上将的意愿,1979年,他为此事又给他的儿子写了下面这封信,嘱其子用寄去的50元准备棺木。85年老许去世,虽然当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一组资料看常委员长的格局

凯申校长经过北伐,基本摆平各路军阀后,1935年戴上了特级上将军衔: 该套军服已似元帅服,三军总司令仍感不足,非要个"大元帅"头衔: 以后委员长、总裁、总统头衔越来越大,地盘越来越小,连尉官、科级干部都要亲署任命,这是什么格局? 看看委员长的老对手,老朋友虽除了主席并无其他头衔,但只给元帅授衔,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军队干部的档案查阅流程 前段时间论坛提到了文革其间的外调,好多人提到那时的外调太多且不慎重。这里有几份要求对军队干部作外调的资料,看起来审批要求还是较高的。外调,一是查档案,一是查知情人了解情况。下面两份资料都是要求查阅档案。当事人师职以上干部,其档案归总政干部部管理。查阅流程是:当事人所在的大单位(军区或军兵种)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工资变动情况大家在讨论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的工资情况,那个时候正处于改革专型期,工资一、两年变动一次,对很多人来说工资已不是唯一的收入,奖金和各种补贴在有些行业已是收入的重要部分,外企的收入更高。高校、研究所等主要还是靠工资,下面是当时的一些工资单,可帮助大家大致了解那段时间工资的实际变动情况。不过到90年代中后期,学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2-09 12:57:39)

老上海的有轨电车前几天贴了几张五、六十年代的交通线路图,大家对上海那时的有轨电车印象很深,由于年代久远,大家的回忆不免有些出入。我找到了一些资料可帮大家更确切地了解老上海的有轨电车行使情况(标示“老”上海是区别于现在上海重新出现的有轨电车)。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路线1路是由英商在1908年开通的,自静安寺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从几张老交通图回看五十年代的上海公交线路 下面是几张上海老交通线路图,前2张是52年的线路图,有轨电车有10条线路;无轨电车有7条线路;公共汽车有20条。那时上海市内主要交通工具有轨电车占重要位置。由于有轨电车的缺点,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轨电车开始逐渐减少到最后(70年代)全部拆除。
这是59年的线路图: 这时有轨电车减到8条线路;无轨电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主席和陈毅谈诗的一封信陈毅写了诗请毛主席改,主席除了改了一首外还给陈毅写了下面这封信:
信的内容是:陈毅同志: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