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许多人将心灵安置于宗教信仰上。(网络图片)许多人的精神寄托是宗教信仰,有人则是寻找到一生的嗜好,能够让他安置内心,不再惶惑不安。然而,生命的际遇难料,有时候人往往在遭遇到打击时,改变了性格、兴趣、生活型态,甚至是最终的精神寄托。例如,将全身心寄托于宗教信仰上的人,可能会由每天烧香拜佛又念经的虔诚者,转成为怨恨神佛,内心飘荡且空虚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禅门有个著名的公案,关于梁武帝萧衍与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摩。在普通元年,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泛海来华。九月廿一日到达南海,广州刺史萧昂迎礼,表奏京师,武帝遣使往迎。次年十月一日到达建康。
梁武帝与达摩。(网络图片)武帝见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尊者答道:“并无功德”。武帝惊问道:&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金菊和秋爽。(摄影:天雪友人)菊香 韵起白玉堂秋丛敬华黄风姿绽金蕊根深透天香几枝共枕囊润色楚辞章
霜花吐幽丛。(摄影:天雪友人)重阳遣怀兰芜共秋堂修筠削笛羌霜花吐幽丛折枝逸寒香怀此贞秀姿莲心寄重阳天涯思故园临风泪两行
秋风催叶红。(摄影:天雪友人)枫舞寒烟绕梧桐秋风催枫红不忍枯草凉片叶落从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一直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不为自己谋利、谋权、谋色,就要招到天地诛杀。因此当我看到林彪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本能地认为,林彪此人,绝非善类。其实,这是误解。现在才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处是《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佛家的意思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1-10 19:27:43)

岳飞(1103年至1142年),是南宋抗金名将。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字鹏举,出身农家。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战功赫赫。绍兴十一年(1141年)被诬下狱,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尽管岳飞一生短暂,但他与佛教之情缘却很深长。今就史料之见,作一岳飞信佛之叙述。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宋理宗。(网络图片)宋理宗(1205年-1264年)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总共四十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宋代皇帝。宋理宗本不是皇子,只是南宋皇室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曾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后又被立为宋宁宗养子,赐名昀。在他之前的皇帝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竑,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论语》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网络图片)张姓人家溯源,其中有著名的“百忍堂”的堂名。据《旧唐书》中《孝友列传》记载:寿张县(今濮阳市台前县)张家庄村张公艺(公元577一676年),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堂,和睦相处。唐高宗路经其家访贤,询问治家之道,张公艺写百余“忍”字受唐高宗嘉奖。远在东晋时期,张公艺尚未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康熙像(网络图片)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哥哥弘历简直让康熙过目难忘: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he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维诗中的意境,静谧高雅。(网络图片)读王维的《山居秋螟》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多了文学底子,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据《尚书》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意思是说,为官的到了七十岁,就要告老还乡了。到了明代,退休年龄提前到了六十岁,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历代的一些开明贤达人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求退下来,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就自觉让贤,让年轻的官员顶替上来。有的还以诗表明心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退休诗”。
陶弘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