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嘉年華(carnival)是天主教的传统节庆,许多国家都有,要论规模和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当数每年二月在巴西所举行的“里约热内卢嘉年华”。阿祥早早订好了机票,每天都处在热切期待的亢奋情绪之中,教小赵觉得好笑,只是不好说破。当置身里约热内卢街头喧闹的人群之中,小赵终于理解了阿祥那颗躁动的心。令他好奇的是,阿祥从来没亲身参与过[
阅读全文]
七
洪老板走之前,为小赵请了一位老师,每周三天到别墅里来教他西班牙语。又找了一个小伙子阿祥当他的司机和向导。阿祥是洪老板的远亲,出生在澳门,九岁的时候随家人来了巴拉圭,已经在此居住了十年,能用粤语和小赵交流。另外还请了一位当地女子MaríaClaudia做家务助理,负责打扫卫生和照顾小赵的起居饮食。小赵和阿祥说笑,没想到自己竟然变[
阅读全文]
六
老赵把被枕得发麻的右臂从枕头上抽出来,扭头望向病房的门,还是没有动静。他忽然间有些感悟,觉得这次住院还是有些好处。每天过着基本相同的日子,有点像磨道上不停转圈的驴,能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未尝不是好事。虽然犹太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笑就笑吧,谁叫他是“上帝”呢。说起来,自己在巴拉圭那段日子确实多彩[
阅读全文]
五
小赵学过“世界地理”,知道巴拉圭是南美的一个小国,仅此而已。他以为洪老板要到那里去开分厂,派自己到那里去充实技术队伍,甚至派自己去当技术指导。这在当时是常有的事情,他有一位朋友的妻子,是一家大纺织厂的缝盘女工,就曾经被厂里派到东南亚的分厂当技术指导。想到自己有可能成为“钦差大臣”,心里美滋滋,几乎没听到洪老板再说什[
阅读全文]
四
输掉两周薪水以后,小赵反复检讨自己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记得刚到香港不久,在师傅的小工厂学徒那段时间,有一次周末去探访几位比他先到的知青朋友。他们五个人合租了一套房子,还轮流做饭,很有点当年在农场过集体生活的味道。晚饭过后,大家开始聊天,聊的是当年在农场的人和事,还有当下在香港讨生活的苦与乐。过了一会,有人打开了收音机,收听澳门[
阅读全文]
三
按照师傅周炳所给的地址,当年的小赵来到荃湾一座工厂大厦。他乘电梯到了五楼,迎面是两扇大玻璃门,玻璃门后是一个弧形的接待柜台,坐着两位负责接待的小姐。看到她进了门,其中一位小姐站了起来,很有礼貌地问他有什么事。眼前的阵势与他想象中的工厂大不相同,令他有点迷茫,然而接待小姐背后的墙上有公司的名号,确实和师傅写给他的一致[
阅读全文]
二
耳边仿佛听到走廊里有动静,伴随着压低了嗓门的说话声。他静静地等着看是不是有人要进病房里来,声音渐渐地弱了,没有人进来。他想,这回出去有几件事要赶紧办。头一件事要把居所重新装修,把大儿子嘉玮原来的睡房扩大。嘉玮在大学里念了两个和电脑相关的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国际大银行工作了三年。攒够了学费和生活费,嘉玮辞职到英国再进修[
阅读全文]
一老赵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沉重的眼皮抬起一点点,入目是一片白色,耳边听到有规律的机器嗡鸣,还能闻到淡淡的消毒液气味,他感到自己是在医院里。周围没有人走动,也听不到说话声,看来别指望有人能够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事。他把眼睛闭上,努力回想之前发生的事。
早上五点刚过,老赵驾驶着那辆通宵巴士,穿过红墈海底隧道到了铜锣湾,前面就是“中央图书[
阅读全文]
很多人都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至于这句话的来源大概不甚了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这样说有明显的针对性,后人则泛指不要拘泥于书本的记载,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如今网络资讯丰富无比,几乎是无所不[
阅读全文]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ConfessionsofanEconomicHitMan这本书九年前在美国出版,一个星期就登上了亚马逊网站的畅销书榜;初版发行后的第五个星期就进行了5次重印......中国经济学家杨斌的推荐序题目是“为全世界人民敲响的警钟”。
我很仔细地读完了这本大作却没有预期的收获。作者以“局内人”的身份披露美国的大财团利用丰厚的财力影响美国政府,美国政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