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文世界里突然刮起了一股“凡尔赛体”的写作风。按网上的说法,凡尔赛体是以先抑后扬,自问自答的方式,来不经意的炫耀自己想要炫耀的东西,然后还要显示自己很苦恼很不高兴的样子,让吃瓜群众们羡慕嫉妒恨。之所以这种文风以“凡尔赛”来命名,是因为在法国的奢华王宫—凡尔赛宫。凡尔赛现在也指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贵族精神。说到这里,[
阅读全文]

秘鲁菜的特色,是融合了西班牙、南美原住民、东亚移民等民族的菜系,再辅之以秘鲁当地食材而形成的一道道美食。
秘鲁西邻太平洋,作为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带来了肥美的海鲜鱼类。从十六世纪起,西班牙人在秘鲁开始了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并为此带来了西班牙菜系。秘鲁人从海上捕捞鱼、虾、鱿鱼等海鲜,配以辣椒、洋葱和柠檬食用,制成了可与西班牙海鲜饭比[
阅读全文]

宁芬堡宫Nymphenburg,是一座位于慕尼黑西部的近代巴伐利亚王宫,又被称为夏宫。我们在2017年夏天曾前去参观。
关于这座宫殿的来历,有着一个既直男,又豪门的故事。
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宗教矛盾激化。到了1618年,终于爆发了席卷全欧的宗教及争霸战争-“三十年战争”。巴伐利亚是天主教的重镇;在它的牵头组织下,德意志其它信奉[
阅读全文]

茶餐厅,是一种具有香港平民特色的美食文化。
早年香港只有西餐厅提供西式食物,收费昂贵。二战后,香港人受西式饮食风俗影响日甚,冰室开始提供廉价的仿西式食物。冰室当时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红豆冰、三明治、吐司等小吃;部分设有面包工场,生产菠萝面包、蛋挞等。冰室提供的食品种类逐渐增加,开始结合西菜馆和餐室的模式,演变成为今天的茶餐厅,提供[
阅读全文]

洛杉矶是全美拥有汽车总数最多的一个城市。然而堵车情况也相当严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当局开始研究修建轻轨或者地铁来改善交通问题。又过了十年,开始进行相关工程建设。截止2000年,先后完成了蓝线、红线、和绿线轻轨。这些线路都以市中心为终点站,开往长滩、好莱坞、圣莫尼卡等地。
以上路线都是开往市中心以西或者以南的地区。为了照顾东边地区通勤[
阅读全文]
最近在看一部中国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故事背景为宋朝。这部连续剧我还没看完,单是它的名字和主题曲已经很吸引我的注意。
此剧的名称取自北宋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原词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中,当代作词人张[
阅读全文]

位于欧洲东部大平原的波兰,与中国基本上没什么交集。国人大都会通过网络或者媒体来了解波兰的情况。但由于波兰历史上与俄罗斯和德国的恩怨情仇,这让国人似乎更倾向于以自己对俄德两国的好恶(而不是对波兰的印象)来评价波兰这个国家。
而在波兰自述的历史里,则把波兰描述为两次拯救欧洲的救世主(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1920年的华沙之战)。再加上波兰在近代[
阅读全文]

慕尼黑宁芬堡宫的马车博物馆内,珍藏着一辆黄金马车。这辆马车金碧辉煌,气派非凡,一看就是贵人的坐驾。它的故事,要从十八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一次选举说起。
神圣罗马帝国在现在的欧洲中部。帝国的皇帝,不是世袭的,而是由境内八个大的诸候和主教选举产生。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亚,是其中一个拥有选举皇帝权利的诸候,被称为“选帝侯”Electorate
[
阅读全文]

慕尼黑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巴伐利亚州首府,人口约150万。我们在2017年夏天曾跟随旅游团来到这里。
我们的第一站是慕尼黑老城。看着眼前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听着导游深情的解说,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
一、建城
慕尼黑的历史要从一条桥开始说起。
中世纪时,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它不仅是调味剂,也是一种防腐剂(那时[
阅读全文]
相信很多近三十年内曾在中国大陆读书的读者都对学军、学农不陌生。我把相关经历整理了一下。
一、初中学军(广州沙河顶武警基地)
这是我的第一次学军经历。八月底的一天,基地的军车载着我们这群初中生来到了广州沙河顶武警基地。那里的环境一般,供水不稳定,三餐也难以下咽。同学们还屡次因为迟到而被教官罚跑和做掌上压。我对那次军训的最深印象,是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