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故鄉全名叫做愛汶河上的斯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城名是由古英語的「道路」(straet)與「淺水灘」(ford)兩個詞組合而成。這地方今日是個小鎮,有兩萬餘人居住,但在莎士比亞的年代,人口僅有千餘人。顧名思義,斯特拉福位於愛汶河(Avon)畔,距倫敦西北一百五十四公里處的瓦威克夏郡Warwickshre的正中心。因出了個莎士比亞而名聲大噪。如今在這個小鎮,到處都是與莎翁[
阅读全文]
知名旅遊景點英國巨石陣,素來被認為是英國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巨石陣位於英國離倫敦大約一百三十公里一個叫做索爾茲伯里的地方。那裡的幾十塊巨石圍成一個大圓圈,其中一些石塊足有六米之高。巨石陣已經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幾千年。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人確切知道當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巨石陣是早期英國部落或宗教組織舉行儀式[
阅读全文]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Tussaud's)是位於英國倫敦的一間蠟像館,其在阿姆斯特丹、紐約、香港和拉斯維加斯都有分館,在中國大陸,上海分館也於2006年開幕。蠟像館是由蠟制雕塑家杜莎夫人於1835年在倫敦貝克街建立的。蠟像館1884年遷入Baker街的馬利波恩Marylebone路現在的館址。1925年的一次火災燒毀了很多蠟像,但由於磨具都得到保存,使得很多較舊的蠟制品得以重制。大家都[
阅读全文]
遊歐洲一定要去參觀教堂,因為歐洲的歷史文化與教會分不開。若對教堂毫無興趣,則是一大損失。無論意大利,西班牙,甚至到俄羅斯都是如此。在倫敦,西敏寺和聖保羅大教堂是最著名的。西敏寺,由於位於昔日倫敦城中心之西而得名,俗稱TheAbbey。正式名稱叫西敏聖彼得寺,是獻給聖彼得的寺廟。這座寺廟由愛德華訂下根基,十三世紀時亨利七世增建後面的禮拜堂,於一[
阅读全文]
小孩子在幼稚園都唱過倫敦橋之歌:"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fallingdown,fallingdown"(倫敦橋要倒了,倒了,倒了),傳播了幾代。後來看慧雲李演的《魂斷藍橋》,那座滑鐵盧鐵橋,配上慧雲李的美麗身影,在霧濛濛的倫敦,顯得浪漫而帶著悲情。電影插曲《友誼萬歲》流傳至今。但倫敦之橋不只是滑鐵盧橋,泰晤士河上的橋有二十八座,從百年前的倫敦塔橋、西敏寺橋、[
阅读全文]
世界上有甚麼地方,可以既是皇宮、堡壘、監獄、刑場、軍火庫、造幣廠以至是珠寶室?這地方在倫敦,叫「倫敦塔」,九百年來成為了倫敦的標誌,雖然它所代表的,並不是光采的歷史。今日的倫敦塔,仍被華麗的外衣包裝,遊客主要是來看在珠寶室展出的皇冠寶石。而在整個格局而言,倫敦塔的確有其壯觀氣勢,城牆堅固可守。昔日的白塔是皇宮,今日則成為武器庫,而[
阅读全文]
歐洲有四大城市是我最喜歡的,巴黎,羅馬,聖彼得堡,還有倫敦。在這裏可看到歐洲文化的精華。倫敦作為首個金融中心的歷史源遠流長。股票的雛形在這裏形成,至今已有五百年歷史。倫敦還是個自由、熱情、時髦、有藝術和文化的城市,是個要細細品嚐的國際大都會。在倫敦旅行十分方便,一張地鐵券便可跑遍全城,遊覽城內的風景名勝,白天可以參觀具文化氣息的博[
阅读全文]
很多人以為大英博物館是世界收藏最多的博物館。其實,世界上的博物館,如果以藏品數量計算,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才是世界上收藏最多的博物館,位居世界第一。藏品之豐富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在成功的舉辦了1851年倫敦世博會後,英國皇室為了建立英國文化、藝術、科學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將英國塑造為文化強國,在南肯辛頓地區興建了規模龐大的集[
阅读全文]
在倫敦參觀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自然是首選。它創建於一七五三年,其宗旨是透過保護、展示、完善和研究所藏珍品,展示各種文化的演變,以利今世,造福子孫。雖說從一開始,收集活動是面向全世界,可惜不少藏品實則是英帝國主義的掠奪品。當然,若不追究歷史,則六百多萬件藏品,經年累月也看不完,畢竟是呈現了世界文化的瑰麗多姿。
2003年是大英博物館建館二[
阅读全文]
多年來,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有三件寶:皇室,足球和下午茶.誰知世事寒涼,今不如昔情已逝.皇室連年糗事頻傳,最得人心的戴妃猝逝人間,光彩不再.足球稱霸世界已是四五十年的往事了.三缺了二,英人只好飲杯感嘆的下午茶,不無失落之感.
在咖啡當道的今天,英人高傲地保持飲茶的傳統,自是有其一套獨特的飲茶文化.正如廣東人飲茶是吃點心午餐,英國人的下午茶,是在兩頓正餐間的甜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