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黃山美,是的,黃山的怪石,雲海世界聞名。但拍出的照片,如果是晴天無霧,那就是一片光禿禿的石頭,毫無美感,因為樹木太少了,就是幾棵松樹。在攝影師眼中,僅僅是怪石是滿足不了畫面的美,因此都在等待霧霾來臨,讓畫面有水墨畫的朦朧色彩。其實有個地方可以拍出比黃山更美的畫面,這就是江西的三清山。三清山與黃山、華山、泰山、普陀山和克什克[
阅读全文]
香港寶蓮寺的天壇大佛是著名的旅遊點,每日遊人絡繹不絕,早已不是佛門清淨之地。為弘揚佛法,由香港正覺蓮社發展,在九龍大埔汀角,另建一座大型佛寺,名為慈山寺。背靠蒼翠八仙嶺,環抱船灣淡水湖,風水極佳。地處大埔船灣附近洞梓的慈山寺,獲李嘉誠捐資15億港元興建。最著名的是寺內豎立一尊全球第二高的戶外觀音像。2015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與其他多數寺廟[
阅读全文]
遙遠的歐洲,悠久的歷史。不遠萬里前去遊歷,印象也就很深。旅遊期間,總愛把東西方的歷史和文明進行比較,感觸良多。去歐洲旅行,看得最多的是那些富有歷史滄桑感,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教堂。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人類沒有任何一種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築藝術寫在石頭上。”西方教堂建築如同石頭寫的史書一樣,記載著西方宗教從古代產生一直發展到現代[
阅读全文]
近年歐洲不太平,恐怖襲擊時而有之,加上中東的難民潮,搞得歐洲各國雞犬不寧。但是一到六月,風和日麗,旅遊癮又發作。為安全起見,不去人多的地方。大城市不安全就去玩小城鎮,照樣開心快活。義大利有許多中小城鎮,古意盎然,美輪美奐的教堂,美酒美食,還有著名的霜淇淋,一樣令你渡過愉快的假期。現代的長途旅行一點都不會悶,旅遊巴士也有wifi可以隨意上[
阅读全文]
英國人的箴言:“英國就是鄉村,鄉村就是英國”。全世界都知道:英國的靈魂在鄉村。英國人對於鄉村生活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愛,住在鄉下,是英國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鄉村,在他們心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要瞭解英國,就要去到鄉下尋找答案!假如在中國的鄉村,我們能夠找到一處建於16世紀的中式建築,隆重接待一位遠道而來的友人嗎?中國人的靈魂又在哪裡?[
阅读全文]
在欧洲,每到一个地方,您所能看到的最辉煌、最耀眼、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无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
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
阅读全文]
到巴黎一定要参观三座王宫,卢浮宫,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去品味建筑之美,体验帝王之尊。一片比巴黎还大的皇家猎场,激荡着多少帝王的豪情?一座六百年铸就的建筑经典,又延续了多少皇族的美梦?晨曦微露,大地蒸腾,当拿破仑遇上枫丹白露宫,多少传奇从此开启?
在法国巴黎东南郊区,距离市区大概有6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做Fontainebleau,名字念起来齿[
阅读全文]
公元708年,宗教神话中的米歇尔大天使在枢机主教奥贝的梦中降临,领悟到启示的主教决定在距离海岸两公里的岛上,开始修筑这座梦中的天堂。从公元950年开始一直到1879年才算真正修筑完成。关于圣米歇尔山有着种种神秘的传说,大约在公元1000年,在《圣约翰启示录》中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有身孕的女人来到了山上朝圣,迷雾重重的涨潮时,在沙滩上生下了孩子。[
阅读全文]
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在现实中位于浪漫之都法国巴黎的城中心的塞纳河畔,12世纪路易七世时期,巴黎区的主教莫里斯·德·苏利,面对经济、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越来越多的信徒和游客,决定在巴黎原有的两处宗教场所——圣母玛利亚教堂和圣坦尼大教堂的旧址上,建造一座更加为宏伟的教堂。于是,1163年,一个持续了将近两个世纪的伟大工程开始[
阅读全文]
巴黎,众所周知的时尚都市,浪漫已经成为他的代名词。同样出名的还有另一称号,美食之都。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除了对食物讲究色香味及营养外,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甚至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法国美食的特色在于使用新鲜的季节性材料,加上厨师个人的独特的调理,完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佳肴极品,无论视觉上、嗅觉上、味[
阅读全文]